印度前后签下1040架大单,并对照中国提要求,空客CEO不好明说
印度人洒起钱来,阿拉伯人都得甘拜下风。
2022年,全球航空领域爆出一则惊天大新闻。印度的塔塔集团直接砸出千亿美刀,向美国波音和法国空客订购了500架以上的喷气式飞机,刷新了世界纪录。
要知道,在世界民航领域,购买20架飞机就已经是尊享VIP待遇的大客户,100架飞机足以让航空巨头把你的照片当作财神爷每天“三跪九叩”,500架是什么概念,根本无人敢想。
(印度的塔塔集团)
而更让人不敢想象的是,在完成这笔大订单之后,塔塔集团又意犹未尽,先后在2023年、2024年加大投入,最终将这个数字提升到了1040架。
但就是这样一个“财神”,却因为提出了一个对比中国的要求,致使空客和波音公司的老板一度愁上眉头,偏偏发愁的理由又不能明说。
印度方面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引进飞机的时候,再引进相关的生产线。
毕竟,当年中国引进空客时,便引进了空客的生产线,为国内的航空业服务。
印度觉得,虽然自己的经济实力不如中国,但毕竟也是全球第五的存在。
再加上入主印度航空业的塔塔集团信心勃勃,发誓要带印度航空业起飞,那么这个自比“印度三星”的超级财阀,带着超过千亿美元的“钞能力”登门拜访,空客实在难以拒绝。
(塔塔集团在印度约等于三星在韩国)
但无奈的是,空客就是想拒绝印度的要求,只不过在财神爷面前,拒绝的理由实在是不好明说。
这不能明说的一方面是,目前国际飞机的产能有限,和印度的合作到底能否落地,都是一个未知数。
另一方面,印度国内航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供应链体系不够完善,技术人才储备也不足。
这意味着即使生产线成功落地,印度可能也难以保证其稳定运行,从而影响飞机的生产进度和质量,还可能对空客的品牌形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空客公司的生产线)
印度制造的质量上乘,空客早已有所耳闻。
就比如说,在工业制造领域,塔塔集团下属的钢铁制造企业曾多次被曝出产品质量问题。
2010年左右,印度国内媒体报道,塔塔钢铁某工厂因设备老化、技术更新滞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次品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考虑到钢材对于工业生产制造的重要性,空客公司确实有理由担心塔塔集团的生产和管理水平。
(塔塔集团的钢铁厂)
当然有人会说,塔塔集团的钢铁丑闻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产品生产线,与制造飞机的高级钢材无关,而且这件事已经发生在10余年前,失去了参考价值。
但即使是到了现在,塔塔集团的下属工业制造企业依旧毫不省心。2022年,塔塔汽车旗下的捷豹路虎品牌再度被曝出供应链危机。
由于过度依赖海外进口零部件,在全球化供应链波动中屡次停产,甚至导致交付延迟数月。
(民用客机制造)
而3年后,也就是2025年,塔塔集团在印度规划的电动汽车工厂也因为本土供应链种种原因而暂停。
受如此前车之鉴的影响,很多空客高层担忧,若将生产线迁入印度,是否会面临类似风险。
一旦印度本土供应链无法支撑高精度航空零部件的生产,整个项目将陷入瘫痪。
(空客的生产厂)
印度糟糕的营商环境更令空客头疼的是,在印度投资的外企很容易受到当地政府的刁难。
举一个和印度类似的例子,很多在西班牙踢球的球星经常陷入偷税丑闻。
这是因为西班牙经常修改税收法律,致使球星以前合法的纳税行为,在新法律生效后不再合法,新法律可以借此追溯过往,让球星们面临巨额罚款甚至牢狱之灾。
(在西班牙踢球的球星最怕税务部门上门)
在印度,这一套甚至被新德里当局玩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印度政府曾在多次修改法律后,对小米、三星等外企展开突击调查,并以新法律生效后的税收、环保、垄断等问题为由,对这些企业处以高额罚金,甚至冻结其银行账户。
(印度也非常擅长修改法律这一套)
很多在印外企高层私下抱怨:
“在印度经营的最大风险,不是商战,而是在和一个随时可能变脸的政府博弈。”
在这样的情况下,空客高层确实有理由对印度的营商环境抱有疑虑。
尤其是和空客合作的塔塔集团作为印度本土的巨头企业,背后的政治影响力不容小觑。一旦空客和塔塔集团在生产活动中,发生利益博弈,而政治力量开始介入局势,空客将会极为被动。
(空客CEO傅里)
在这样的被动之下,空客CEO只能在与印方的磋商中祭出“拖延战术”,希望时间站在自己这边。毕竟在1040架飞机的订单面前,空客再怎么不愿意建立生产线,都不能直白无误的告诉给印度方面。
既然说什么都会得罪财神爷,只有先打打太极将建设生产线的事,一拖再拖,最后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好的选择。
与此类似,波音也采用了类似做法。
(波音公司也为此头疼)
印度的飞机梦所以,即使莫迪和塔塔公司为了国产飞机生产线而绞尽脑汁,目前事情的进展依旧不甚乐观。
而这个国内飞机生产线,却是目前印度方面最为重视的项目。
毕竟,前文已经提到了,印度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对于飞机运输有着极大的依赖。
综合互联网上公开数据可知,印度民航市场年增速达15%,2024年旅客量突破1.5亿人次,但机队规模仅为中国市场的1/3,而且60%新购飞机通过国际租赁获取,短期缓解运力压力,但长期加剧财务风险,且难以培育本土航空制造业。
(印度的靛蓝航空公司)
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确实有理由在一次性购买1040架飞机以后,与空客波音等公司展开合作,引进相关的飞机制造线。
但问题是,印度航空制造业关键零部件(如发动机、航电系统)高度依赖进口,本土企业无法满足空客、波音的技术标准。
而且印度糟糕的营商环境,也让这些大公司心有疑虑。
(印度航空公司)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这1040架飞机能够交付,印度能否完成自己的飞机梦想,同样是一个未知答案。
或许印度与其在这里奢望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还不如先提升自己的内功,增加自己的精密零件制造能力,改善自己的营商环境,这样才更加实际。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民航史上最大订单!印度航空拟掷千亿美元采购波音空客近500架客机》
2、金融界《印度航空CEO警告:全球飞机短缺将至少持续四年》
3、金融界《莫迪政府力推民机总装线建设,两大制造商却“打太极”,波音暗示需买更多飞机?》
网友评论
-
2025-04-21 16:22:09
印度有钱人比中国顶级有钱人还有钱,两个国家顶级有钱人福布斯看不到的
-
2025-04-21 16:20:57
你去义乌逛逛,那些印度人开口就是几十几百货柜,满足所有条件后,只要半柜[笑着哭],还有可能只给定金[笑着哭]
-
2025-04-21 14:31:15
1040架飞机✈️分500年平均交付的吧?否则就别吹牛
-
2025-04-22 11:58:25
自媒体天天煽动这个煽动那个,一直自hi
-
2025-04-21 12:57:38
飞机✈️到手,钱不付,阿三的老套路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