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撒尿弄坏电梯,家长拒付1.1W维修费,为不赔钱 连夜跑出贵阳
最近,贵州贵阳枫丹白露小区的事儿在网上炸开了锅。一个9岁小男孩在电梯里撒尿,把两部电梯都给整瘫痪了,家长还玩起了消失,简直比电视剧还离谱。

事情得从3月11号凌晨说起。那天,小区1号电梯突然“闹罢工”,物业一查监控,好家伙,罪魁祸首是个小男孩。他对着电梯按键撒尿,尿液渗进电路板,线路短路,电梯当场“歇菜”。物业也没追究,想着修修就完事了,结果这一“宽容”,让孩子觉得啥事没有。

仅仅过了两天,3月13号,这孩子又在2号电梯干了同样的事儿。这次更严重,电梯主板直接报废。维修费用飙升到2.2万不说,他自己还被困在电梯里,吓得够呛。这就像现实版的“偷鸡不成蚀把米”,让人哭笑不得。

现在只能靠1号应急电梯,小区400多户居民可遭了殃。早晚上下班、上下学高峰期,大家挤在电梯口,排着长队,一等就是半小时。低楼层的还能爬爬楼梯,高楼层的可太难了,老人孕妇和小孩爬楼梯,安全风险直线上升,业主们怨声载道。

物业找到男孩家长,提出让他们先垫付一半维修费,也就是1.1万,剩下的物业先垫,等电梯修好再划分责任。一开始家长果断拒绝,后来叔叔加入协商,谈了整整一个小时,家长才勉强同意。可到了交钱的时候,家长却没影了。打电话说在外地,现在不能回去,疑似连夜跑了,这操作让人大跌眼镜。

这事儿在网上曝光后,网友们纷纷谴责家长不负责任。有人说,这家长太“坑”,完全没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也有人建议物业直接起诉,用法律来解决问题。

其实,根据《民法典》第1188条,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监护人是要担责的,所以家长掏钱维修是天经地义的。

从这件事,我们能清楚看到家庭教育缺失的危害。孩子在电梯里撒尿,可能一开始只是好奇、不懂事,但家长没有及时纠正,反而纵容,这就给孩子传递了错误的信号,让他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严重。长期这样,孩子怎么能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呢?

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孩子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巨大。缺乏正确引导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行为偏差。

比如之前有个新闻,一个孩子在商场随意破坏展品,家长不仅不制止,还说“孩子还小,不懂事”,结果孩子越来越任性,最后闯下大祸。

再看物业和业主之间的矛盾。业主想要先修好电梯,保障正常生活;物业担心承担过多责任,坚持先划分责任。这一矛盾反映出双方沟通不畅,也凸显出在这类问题上缺乏明确规范。

这起“熊孩子撒尿”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家庭教育、责任划分和社会规范等多方面的问题。希望广大家长能引以为戒,重视孩子的教育;也希望相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和处理机制,别让类似的“闹剧”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