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巷人家》到《六姊妹》,“资本家的丑孩子”,别祸害观众了
近年来,年代剧凭借对时代风貌的细腻刻画和人物命运的深刻描摹,成为国产剧赛道中的“口碑担当”。
然而,近期两部备受期待的年代剧《小巷人家》与《六姊妹》,却因选角争议陷入舆论漩涡。
观众直言“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矛头直指剧中两位演员——范丞丞与辣目洋子。
作为2025年开年大戏,《小巷人家》凭借扎实的剧本和精良的制作,首播即斩获豆瓣8.3分的高分。
剧中通过三个家庭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命运沉浮,展现了时代洪流下的人性光辉与矛盾。
前8集堪称“教科书级叙事”:两位小演员饰演的童年与少年版“庄图南”,以沉稳的书卷气和隐忍的责任感,将学霸长兄的形象演绎得深入人心。
观众评价道:“小演员的表演浑然天成,仿佛从原著中走出来的角色。”
然而,当成年版庄图南登场时,剧集口碑急转直下。
范丞丞饰演的成年庄图南,被批“五官乱飞、演技浮夸”。
剧中一场兄妹争执的重头戏,原著中庄图南本应展现隐忍与痛心,但范丞丞却以瞪眼、咧嘴、肢体僵硬的表演方式,将角色塑造成“地主家傻儿子”。
更令观众难以接受的是,其表演与两位小演员建立的角色底色完全割裂——少年版庄图南的书桌旁总摆着《平凡的世界》,成年版却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拿成时尚杂志的摆拍道具。
面对潮水般的差评,范丞丞在2月20日的直播中回应:“收到很多批评,我会努力改进。”
但网友并不买账,“出道6年参演12部影视剧,演技仍停留在‘偶像表情包’阶段”的质疑声持续发酵。
值得注意的是,其参演的《小巷人家》豆瓣评分已跌至7.1分,短评区高赞留言写道:“建议剧组出‘跳过庄图南’专属剪辑版。”
**《六姊妹》:央视背书难掩“选角灾难”**相较于《小巷人家》的“高开低走”,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六姊妹》则因“辣目洋子饰演老六”的选角争议,从开播首日便陷入舆论风暴。
这部聚焦女性成长的年代剧,集结了梅婷、高露等实力派演员,开播收视率一度突破1.8%。
然而,当辣目洋子饰演的“何家喜”登场后,收视曲线出现明显下滑。
剧中,何家喜作为家中幼女,本应是娇憨叛逆的“团宠”人设。
但辣目洋子的表演被指“将少女演成市井泼妇”:双马尾造型暴露面部浮肿,瞪眼噘嘴的夸张表情贯穿全剧。
在一场姐妹争执戏中,梅婷仅用低头拭泪的细微动作便传递出长姐的辛酸,而辣目洋子却以叉腰、跺脚、翻白眼的“三件套”演技,让观众直呼“辣眼睛”。
更引发众怒的是,其网红式表演与剧集厚重的年代质感形成强烈撕裂——当其他角色在纺织厂为生计奔波时,何家喜的戏份更像“网红探店vlog”。
据云合数据统计,《六姊妹》播出第三周,辣目洋子相关片段在短视频平台的弃剧率高达42%。
面对争议,制作方在2月22日发布的纪录片中解释:“选角注重角色适配度。”
但网友犀利反驳:“资本强推的‘资源咖’,毁了一部本可封神的好剧。”
这两部剧的选角争议,折射出影视行业深层顽疾。
一方面,流量逻辑侵蚀创作底线。
范丞丞与辣目洋子背后,是平台与资本对“数据安全”的病态追求——前者微博粉丝超3600万,后者抖音话题播放量破50亿。
制作方为换取招商保障,宁愿牺牲角色适配度。
《六姊妹》招商会上,某品牌明确要求“主演需具备日均热搜体质”,恰与辣目洋子的网红属性高度契合。
另一方面,表演培训体系严重断层。
范丞丞在《演员请就位》中获陈凯歌评价“有潜力”,但六年过去,其演技仍停留在“皱眉即深沉、咧嘴即开心”的初级阶段。
辣目洋子更将短视频的夸张表演带入正剧,把“接地气”演成“洒狗血”。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指出:“非科班演员若未经系统训练,仅靠‘灵气’难以驾驭复杂角色。”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舆论反扑展现出观众审美能力的跃升。
“我们可以接受相貌普通的演员,但绝不接受毫无敬畏的表演”成为主流声音。
在《六姊妹》弹幕中,观众自发标注“何家喜戏份可倍速”的提示;《小巷人家》豆瓣小组则发起“抢救式剪辑”活动,将范丞丞戏份替换为AI换脸视频。
《六姊妹》虽背靠央视,但年轻观众流失率高达37%。
资本或许能操控选角,却无法篡改观众手中的遥控器。
**破局之道:让演技回归衡量标尺**两部剧的教训,为行业敲响警钟。
首先,建立演员分级制度迫在眉睫——让老戏骨扛品质,让实力派担主线,让流量明星在适配角色中磨炼演技。
其次,优化制片流程,如《觉醒年代》采用的“演员工作坊”模式,开机前对历史背景、角色心理进行系统培训。
对于演员自身,“敬畏心”比“上进人设”更重要。
吴彦姝78岁仍坚持每天研读剧本,这些才是对职业的真正尊重。
反观范丞丞在综艺中调侃“拍哭戏用薄荷膏”,辣目洋子带货面膜时声称“演员靠脸吃饭”,轻佻态度暴露职业素养的匮乏。
观众正在用脚投票,市场终将去伪存真。
当资本泡沫退去,唯有那些“把角色烙进生命”的演员,才能穿越周期,在荧屏上留下真正动人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