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起得对,创业不遭罪——天真一笑开启你的内容宇宙(二)

推荐 03-16 阅读:0 评论:0

之前在杭州参加一场营销沙龙,席间有个创业者问我:“天真一笑老师,你说品牌名重要吗?我觉得产品过硬,名字随便起个高大上英文缩写是不是也行?”

我没直接回答,转头问在场其他人:“你们记得住‘ZKJK’是卖什么的吗?”

全场沉默。

那人脸一红:“是做智能家居的......”后来听说他融了几千万,却因为消费者记不住品牌名,产品堆在仓库过期。

这让我想起早些年给客户做咨询时遇到的怪现象:企业家愿意花十万、百万请设计师做LOGO,却只用十分钟就能定下品牌名。就算老板重视的,往往也不愿意找专业人士起名,有的老板自己苦思冥想几天弄一个,自我感觉良好。有的更离谱,找算命先生起名字,以为能顺风顺水,结果成了商业笑话。

取名字是个学问,对一个人和他的事业、项目都极其重要,所以这次干货分享,我好好和大家聊聊起名字这件事。希望大家能点赞收藏,或是分享给你身边需要的朋友。

虽然很多人都听过超级符号这个词,但是名字绝对不止是个符号,而是企业战略的“第一颗子弹”。

有个做儿童辅食的客户,战略很清晰,产品检测比欧盟标准还严,产品价值做得绝对扎实,非常到位,但它的名字却偏偏要叫“量子营养”。好吧,妈妈们一听以为卖的是什么黑科技保健品,不到半年就黄了。

有些品牌名字不够贴切,就自己打补丁。比如小鹏汽车,光叫“小鹏”容易让人误会是个小家电品牌,加上“汽车”二字,立马清晰了。刁四麻辣烫也是,单说“刁四”像个江湖称号,配上“麻辣烫”直接锁定品类。

说到底,好名字不是玄学,是门科学。

说到起名字的忌讳,头一条就是别装高深。前阵子帮人看项目,遇见个典型反面教材——一个新晋茶饮品牌非要叫“菡萏集”,创始人说是取自“清水出芙蓉”。结果做消费者调研的时候,有00后测试对象问店员:“你们家奶茶是兔子屎味的?”可能猛一看感觉有“菟”这个字吧。

更糟的是测试外卖平台点单率的时候,八成测试对象打不出“菡萏”俩字,直接搜“那个莲花的奶茶”。

三个月后,品牌名称抠来抠去,总算换成“荷花仙子”,调研数据勉强及格。可惜投资人早就没了耐心,也错过了这一赛道的风口。这项目还没正式上市就死掉了。

起名这事,本质是跟人性较劲。人脑天生排斥陌生符号,就像你永远记不住含有特殊符号得WiFi密码。

观察那些活得久的品牌,名字都有共同特征:简单+符合品类调性。西贝莜面村要是叫“敕勒川餐饮集团”,估计现在还在内蒙打转;蜜雪冰城若坚持用创始人本名“张红超冷饮”,哪能开出几万家店?有个做智能门锁的客户,产品能防液压钳破拆,却起了个“智盾科技”的名字。我说你这像军工企业,不如改叫“铁将军”,后来成了电商平台该类目TOP3。

第二个忌讳是寄托太多个人喜好。有些老板总在名字里堆砌理想。见过最离谱的是个瑜伽服品牌,非要叫“梵我合一”,消费者不但记不住,还以为是卖佛具的。还有个做生鲜肉的,取名“庖丁解牛”,大爷大妈逛超市直嘀咕:“这肉是不是注水的?”反倒是我常去的社区超市,生鲜区挂着“猪二哥”“羊小妹”的牌子,连三岁小孩都能记住哪个柜台卖排骨。

最近帮人起名时发现个新趋势:00后创业者开始用网络梗。有个做解压玩具的95后,非要注册“疯狂星期四”。我说你等着收律师函吧,最后定名“虐个寂寞”,大受顾客欢迎。

说到底,好名字要像钩子,能挂住消费者记忆。三顿半咖啡要是叫“精品冻干咖啡粉”,估计还在淘宝摆摊;太二酸菜鱼若用“老坛记酸菜鱼”,哪能引发年轻人打卡?有个做女性内衣的客户,产品主打无感穿戴,我给她起了“一层空气”,结果招商会上全是“真的像没穿”的赞叹。

第三,起名最忌端着,装高度。见过某高端民宿,门匾上刻着“雲栖孤境”,游客导航到半山腰就掉头——名字太凄冷、太有聊斋风。后来改成“竹林望雨”,房价涨了反而天天满房。还有个做酱酒的,原名“天醴琼浆”,经销商都说记不住,改成“闷倒驴”后,光靠工地人群市场就吃饱了。

这两年流行国潮,又有人走进误区。有个做汉服童装的,注册“霓裳阁”觉得还不够雅(难),非要加生僻字变成“翾嫘轩”。家长买衣服得查字典,最后淘宝店全是“请问第一个字怎么念”的客服记录,不到半个月赶紧下线重修。反观“小戏骨”这个品牌,用童星穿汉服的视频带货,名字朗朗上口,半年做到细分市场第一。

最近让我惊艳的是个深圳团队。做户外电源的,产品能供电饭煲和火锅,起了个“野人供电”的名字。露营爱好者更为基于名字的品牌故事打动:“没野人供电,都不敢说自己是真野人。”

当然也有朴实到极致的案例。郑州有家烩面馆,招牌就三个字“喷喷香”,开业当天队伍排到马路对面,食客都说:“看招牌就知道得劲儿!”

这些年见过太多企业死在名字上。有个做AR眼镜的团队,技术比微软Hololens还牛,非要叫“视界革命”,消费者以为是卖杂牌手机膜的。去年改叫“XX魔眼”后,销量才开始有起色。

这些教训告诉我们:消费者不是评委,没空给你的品牌名打分,他们只会在一瞬间,决定要不要淘钱。

好名字,应该是品牌写给消费者的“情书”。

当“自然堂”成为东方美学的代名词,当“元气森林”让无糖饮料席卷全球,这些品牌早已证明:

一个伟大的名字,能在消费者心中种下一颗价值的种子,而时间会让它长成参天大树。

下一篇《开启你的内容宇宙》(三),近期也将发布。敬请关注。

如有问题咨询作者或想系统学习内容创作,请私信联系。

关注我,更多改变你命运的见识,都在这里。

标签:创业野人

网友评论

天真一笑

资深品牌营销创意专家,社会趋势热点深度洞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