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虽好,长期服用仍需谨慎

推荐 03-23 阅读:1243 评论:10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兴趣。合理利用中药以促进健康管理与疾病防治是一种科学且值得推崇的做法。然而,很多人对中药副作用的了解不够充分,长期滥用中药导致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屡见不鲜。那么,长期服用中药有哪些副作用,我们又该如何合理使用中药呢?

中药自带“天然”光环

很多人认为中药是“纯天然”药物,副作用应该比西药小,觉得“长期吃也没问题”,甚至还有人认为“没事也可以吃点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种观点可能源于人们对中医“药食同源”的误解。

一些中药如枸杞子、红枣等,既是药材又是食材,容易让人产生“安全无害”的印象。但事实上,中药作为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的物质,其副作用的大小不能一概而论。虽然中药多源于天然植物、动物或矿物,但并非所有中药的副作用都小,有些中药本身含有毒性成分,如川乌、马钱子等,如若使用不当容易产生毒副作用。

长期服用存在风险

长期服用中药,特别是在未经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潜在伤害。

肝肾损伤:肝脏和肾脏是人体主要的解毒和排泄器官。长期服用中药,尤其是含有毒性成分的中药,轻则加重肝脏和肾脏负担,重则导致肝脏和肾脏功能受损。比如,雷公藤中的雷公藤碱、苍耳子中的毒蛋白等都对肝脏有一定损害,何首乌、巴豆、马兜铃等长期服用容易产生肾毒性。

消化系统受损:长期服用某些中药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长期服用黄连、苦参、穿心莲等苦寒之性的中药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引起腹泻、食欲不振。短期服用番泻叶能缓解便秘,但长期服用容易导致肠道变黑。

损伤神经系统:过量或长期服用含有乌头碱的中药(如川乌、草乌、附子等),可能导致神经系统中毒,出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

重金属中毒:部分矿物类中药含有重金属,如朱砂(含硫化汞)可用于安神,但长期服用可导致汞蓄积,损伤神经系统;外用雄黄(含砷)可治疮疡,内服过量可能引发急性砷中毒。

另外,长期服用中药还可能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皮疹等,这些反应通常是由个体差异或药物使用不当引起。

科学使用守护健康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安全性建立在科学使用的基础上。

严格遵循剂量与疗程的“安全线”:使用含有毒性成分的中药(如川乌、草乌)时,要严格遵医嘱服用,不能超过最大使用量;对于药性较为平和的中药(如黄芪、当归、白术),连续服用超过3个月也应咨询医生。

注重中药质量:应在正规医院或药店购买中药,有效避免购买到伪劣中药;关注炮制工艺,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半夏生用有毒,需经姜汁或明矾炮制后才能入药。

监测肝肾功能:长期服用中药的患者,尤其是服用一些具有肝肾毒性的药物,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肝肾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中药虽好,但并非多多益善。患者应根据病情和体质变化,在医生指导下适时调整用药剂量和时间。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停药或调整用药方案。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这句话强调无论治病还是养生,都需遵循“适可而止”的原则。科学使用中药,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守护健康。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责编:秦楚越

编审:裴晶莹

监审:董杰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4-05 08:47:24

    古人是啥都说过,但说和做是两回事,社会不会因为你说过什么而进步

  • 2025-04-05 08:22:03

    凭啥不接受双盲测试?中药不是法外之地

  • 2025-04-20 22:40:45

    上次说这句广告词的还是一款一级致癌物: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得瑟]

  • 2025-04-10 01:24:21

    这货要知道广东人的饮食就不会在这瞎逼逼了。

  • 2025-04-27 23:36:12

    目前没有哪种医学是完美的!过敏性疾病,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脾胃疾病,慢性疾病,非器官性疾病,西医药治疗方式大多以抑制缓解症状,让人长期服药为主,各种副作用及并发症,套娃式坑钱!看众得分清治疗症状和治病根本,拖到最后严重了,不是割一刀的事儿,人财两空啊!各位,身体才是最根本的,身体好,百病消……小病别拖到后期,用中医的理论“治未病”,防范于未然!如果已经得了大病重症请去正规医院,中医也不是全能的,科技医疗对于症状缓解,急症,生物病毒类,重症吊命等还是不错的……祝各位用好各种优势的医疗技术,长命一百二十岁[哈哈笑]!

  • 2025-04-10 15:39:03

    西药可以长期服用吗?白痴!

  • 2025-04-09 19:28:18

    中药里的清热解毒、凉血、降火,功效等同于低剂量的抗过敏药,可能导致细胞活性降低,器官功能下降,出现消化不良、尿频、神经衰弱等症状。体质差的人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