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响之后哪有赢家, 订单暴跌, 大面积停航, 80个中国出发航次被取消

国际 04-25 阅读:0 评论:0

随着中美关税战愈演愈烈,其负面效应率先在中美航线海运市场暴露出来,据可靠数据来源,目前已经有80个从中国出发的航次被取消。

暂停订舱,订单暴跌,大面积停航,这些都深刻揭示着贸易战背景下,全球航运的困境。

截至目前,特朗普政府还未展现出真正的谈判诚意,中国航运又该如何破局?

关税风暴中的海运业

特朗普掀起的贸易战,让今年海运市场局势严峻,恰似一艘巨轮在汹涌波涛中奋力前行,处境艰难。

依据国际航运领域权威分析机构Alphaliner最新披露的数据,自4月伊始,中美航线累计取消了80个由中国港口启航的航次。

此举波及范围广泛,马士基、中远海运、达飞等全球航运业的领军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与此同时,跨太平洋航线的集装箱运输价格呈现出持续下滑态势,部分航线运价相较于2023年同期已近乎腰斩。

中国港口大量积压空集装箱,美国进口商纷纷暂停订单,这一系列现象揭示着全球物流体系正面临着一场犹如“多米诺骨牌效应”般的连锁式崩溃危机。

全球化进程中所构建的看似坚如磐石的供应链体系,实则暗藏着诸多脆弱性环节。

海运业的剧烈波动,其影响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贸易数据范畴,更深层次地折射出国际政治博弈格局对普通民众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贸易数据深度分析平台Vizion的实时监测数据有力印证了当前市场趋势的显著变化。

数据显示,在3月的最后一周,美国自中国进口的集装箱数量同比急剧下降64%,与此同时,从越南的进口量则实现了23%的同比增长。

这一显著的市场转向直接引发了中美航线货运量的急剧萎缩。

一位来自浙江义乌的玩具出口企业负责人透露,按照往年惯例,4月份本应是发货高峰期,但今年其仓库内积压了超过300个集装箱的库存,甚至货运代理公司都建议其暂缓预订舱位。

显而易见,关税战的第一波受害人已然出现。

中国航运的新航道

当前这场市场风暴正深刻重塑着全球海运领域的格局态势。

丹麦知名海事咨询机构Sea-Intelligence基于专业分析与研判预测,倘若高关税政策持续推行,至2025年第三季度,中美航线货运量或将进一步下滑20%。

面对这一情况,全球航运公司加速布局数字化。

更深层次的变革体现在贸易网络的重新构建上。

中远海运新开通的“中国 - 智利樱桃快线”成效显著,成功将车厘子的运输时间缩短了7天,极大地提升了运输效率与货物新鲜度保障能力。

与此同时,马士基开辟的“越南 - 墨西哥跨太平洋航线”也展现出卓越的运输性能,其运输效率相较于传统的中美航线提升了12%,为区域贸易往来开辟了新的高效通道。

这些变化清晰地揭示了未来贸易发展的趋势。

以往单一依赖中美贸易的“超级航线”时代正逐步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是区域化、分散化的多枢纽网络正在逐渐成型。

这种新的贸易网络格局将更加灵活、多元,有助于降低贸易风险,促进全球贸易的均衡与可持续发展。

在本轮全球航运危机浪潮中,中国企业凭借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主动出击开拓新兴市场,逐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众多中国制造商正将战略目光聚焦于东南亚、欧洲及其他新兴市场。

在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这些市场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

从这个角度出发,中美贸易战逐渐演变为“胆小鬼游戏”,谁先撑不住谁先低头,于中国而言,这场由特朗普掀起的关税战,理应由特朗普先低头。

当下,特朗普政府已经逐渐承受不住高额关税的后果,几次软化中国进口产品的态度,表明中国的强烈反击是有作用的。

尽管短时间内,对中国经济有负面影响,但是只能说,中国发展到这个体量,美国对华全面贸易战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俗话说得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