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成了“人从众”的现场,街头黑压压一片,至少十万人走上街头,其中包括很多组织,人数高达80万。

到底发生了啥事,让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其实,导火索是去年11月新修的火车站塌了,出事后伤亡惨重,全国上下炸开了锅,愤怒的情绪迅速蔓延,直接动摇了总统武契奇的支持率。最开始,大家的诉求还比较简单:查清事故原因,找出责任人,给遇难者和受害者一个交代。当时,学生群体明确表态,他们只是关心事故本身,跟政治无关。但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会按剧本走,随着抗议的人越来越多,反对派也闻风而动,迅速加入进来,硬是把一场关于公共安全的抗议,演变成了要求总统下台的大运动。有的激进示威者甚至喊出“武契奇必须进监狱”的口号,场面彻底失控了。面对汹涌的抗议浪潮,武契奇站出来表态,我可以接受选举或公投,但你们要搞什么“过渡政府”,这事儿没门!他还特别强调,这次抗议不是外国势力在背后捣鬼,虽然它的规模和组织能力看起来有点不寻常。与此同时,塞尔维亚的内政部门也没闲着,迅速逮捕了13名嫌疑人,其中6人被控“煽动骚乱”和“策划政变”。这波操作一出,抗议者更怒了,双方的对抗进一步升级。这时候,美国人也登场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儿子小特朗普跑到了贝尔格莱德,他一边批评抗议活动,一边强调美国并没有干涉塞尔维亚内政。按他说的,他这次来主要是为了谈生意,计划在贝尔格莱德建一座特朗普大厦。这个理由听起来挺正经,但问题是,偏偏挑在塞尔维亚国内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来,难免让人浮想联翩。抗议活动不但没有降温,反而越来越激烈,甚至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办公室被警方突袭。武契奇咬定,这些组织在背后煽风点火,推动抗议升级。就在抗议当天,全国所有铁路线路都收到了炸弹威胁,激进分子试图制造更大的混乱,整场运动已经开始朝着暴力冲突的方向发展。武契奇警告说,塞尔维亚正面临“被颠覆的危险”,甚至拿自己和叙利亚前总统阿萨德相比。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塞尔维亚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夹在欧美与俄罗斯之间,既受到欧盟的压力,又长期保持着亲俄、亲我们的立场。这里天然就是外部势力较量的前线,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成为某些国家“渗透”的目标。对武契奇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平息抗议,避免局势进一步失控。如果他搞不定,可能会向外部寻求帮助,比如找美国或者俄罗斯站台。只是,这种抗议背后究竟有没有外部推手?反对派到底有没有“外援”?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从整个事件的发展来看,这一幕确实有点像过去几年发生在其他国家的“颜色革命”,先是由公共事件点燃不满情绪,然后迅速演变成政治斗争,最终目标直指最高领导人。至于塞尔维亚的未来怎么走,那就得看武契奇的应对了。如果他稳住了局势,这次风波或许还能过去;但如果抗议继续升级,那塞尔维亚的局势可能会变得更加不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