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那个揭露“三鹿奶粉”的上海记者简光洲,后来怎么样了?
简光洲于社交媒体发文称,自己告别了工作长达十年的单位,也离开了新闻行业。
他还说了一句,“理想已死”,让网友们想起了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
简光洲是第一个敢于把这件事写成新闻稿并发布出来的记者,而这个过程是异常艰难的。
“三鹿奶粉”事件是如何被他发现的?他在搜集素材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一、使用三鹿奶粉,多名婴儿身体出问题简光洲在2008年报道“三鹿奶粉”事件,而早在2003年,奶粉就已经出现问题了。
当时,有传言一些地方的婴儿,长得怪异,四肢小,脑袋却很大。
到了2004年,安徽阜阳很多家长发现自己家的孩子吃过“三鹿”奶粉后,长相开始变得奇怪。
头越来越大,这种状况后来被媒体称之为“大头娃娃事件”。
当地的疾控中心对婴儿食用的奶粉做了检测,发现奶粉有问题,确认大头娃娃是奶粉造成的。
这份报告被发布到网上,引起很多人热议。
因为那时的三鹿,是国民品牌,很多家长都给孩子买三鹿奶粉。
就在大家都相信阜阳疾控中心的报告时,三鹿奶粉却对外表示,三鹿奶粉清清白白,疾控中心检测失误。
让人更为意外的是,几天之后,疾控中心站出来道歉了。
事后,三鹿不仅洗白了,还趁机宣传自己的奶粉质量好,请家长放心购买。
躲过一时的三鹿,依旧不思悔改,最终在2007年再次跌入神坛。
甘肃岷县儿科医生张伟接诊了一个不满周岁的婴儿,孩子脸色蜡黄,哭闹不止,查出来是肾结石。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得这种病呢?
起初,张医生以为只是个例,但是接下来的日子里,接连救治的好几个婴儿都是同样的症状。
就诊过程中,张医生询问孩子的家人,家长们都提到,孩子吃的奶粉是三鹿的。
张医生回想起几个月前看到的一个帖子,有人说三鹿奶粉有问题。
当时还不相信,可是眼前的孩子极有可能就是奶粉造成的。
为了确认自己的猜想,张医生开始收集就诊过程中资料,整理成有理有据的资料。
起初,他找的是当地的媒体,希望媒体发出去,可以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但是,三鹿那会儿在国内的实力太强大了,没有记者敢报道此事。
二、简光洲收集证据,三鹿不得不道歉就在张医生觉得自己整理的一堆材料要变成废纸的时候,简光洲出现了。
据张医生回忆,简光洲是直接从汶川地震现场来到甘肃找他,让他觉得眼前人靠谱,自己的愿望将要实现。
他把事情前后,都告诉了简光洲,还把那份沉甸甸的一份报告也交到了简光洲的手上。
简光洲当场就告诉他,“此事我管定了!”
终于有人愿意站出来说明此事,可是张医生也很清楚,这背后隐藏着重重困难。
在甘肃的医院里,简光洲见到了身上插满管子的婴儿,哭闹不停,心里非常难过,向孩子们的家长了解情况。
回到上海后,简光洲开始从网上搜集所有跟三鹿奶粉有关的新闻、帖子等。
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简光洲不仅限于停留在网上搜索,他还走访很多三鹿奶粉的销售点、医院儿科等,试图寻找更多的线索。
2008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
那一年里,奥运会、汶川地震……而当简光洲把三鹿奶粉事件发布出来后,轰动了全国。
他直接点名指出,三鹿奶粉是毒奶粉,含有有毒物质——三聚氰胺。
自诩见惯风浪的三鹿,在接受采访时,还信誓旦旦地说,他们家的奶粉没有问题。
很快,卫生部对外公开发文,指出严查三鹿奶粉的问题。
三鹿奶粉慌了,立即变脸,说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只有七百吨。
可是,大众不认可,猜测实际上也许远远多于七百吨。
随后,国家亲自下场,严查三鹿奶粉,还严查了国内其他品牌的奶粉,居然有22家奶制品企业生产的产品里都有三聚氰胺。
国内乳品行业,瞬间从辉煌的顶峰跌到了谷底,行业信用完全被透支了。
从这之后,大家买奶粉,不再看品牌、不再相信看广告,甚至对国产食品都产生了怀疑。
孩子要吃奶粉,国产的不安全,很多家长被迫开始研究国外的奶粉。
面对如此严重的信任危机,政府迅速出台多项措施,加强对奶粉、食品等安全的监管。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也给了消费者一定的安全感,但要真正恢复公众的信任,还需要更多实质性的努力。
为了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国家还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提高了食品行业的准入门槛。
这之后的简光洲还做了一系列的新闻,“三鹿奶粉”事件也很快被别的新闻淹没,一切好像又回归平静。
直到2012年8月,凭借一己之力揭开企业不良行为、整顿了奶制品行业的简光洲,突然对外宣布,他离开了自己非常喜欢的新闻事业。
已经见过大风大浪,按理说,他会对这新闻行业更加游刃有余,为什么突然离开呢?
有人猜测他这些年承受了很多来自各方的压力。
有企业暗地里施压,也有一些不能明说的势力威胁……让他在新闻这条道路上走着走着,心态都绝望了,“理想已死”。
辞职后的简光洲,选择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跟过去的工作不在同一个行业。
简光洲为了揭露三鹿奶粉的真相,深入调查,不怕得罪只手遮天的企业,追求新闻的真实性,让人敬佩。
他的报道,撕开了国内乳制品行业的黑幕,让消费者看清了不良企业,避免继续受到伤害。
同时,他也推动了我国相关法律进一步完善。
而他离开追求真实的新闻行业,也让人觉得可惜,新闻行业从此少了一个敢于说真话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