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领导人通话!达成协定,特朗普让步

推荐 03-19 阅读:312 评论:0

美加领导人通话就在加拿大对美国实施了“报复性”关税,打响反击的第一枪之后,特朗普难得地做出了让步。根据环球网的报道,3月5日,美加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大约50分钟的通话。

美加领导人通话:关税与芬太尼问题在电话里,特朗普又提到了“芬太尼问题”,表示很担心。而特鲁多则更关心关税问题怎么解决。用特朗普的话说,这次通话“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挺友好的。从这个细节看,双方交流得还算融洽,至少是“充分交换了意见”。通话刚结束,白宫新闻发言人就宣布,特朗普决定给从“美加墨协定”进口的汽车一个月的关税豁免。这可能就是他们这次通话达成的“君子协定”,没有书面签字,只是口头承诺达成的共识。要知道,就在前一天,特朗普还撂下狠话,如果加拿大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他将下令以同等金额进行反击。但通话后50分钟,特朗普就做出了现阶段最大的让步。

美加关税博弈这么说吧,现在说的“现阶段做出的最大让步”,是因为双方正在谈的关键时候,任何举动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就像演戏一样,每一步都要小心。2月初的时候,特朗普宣布要对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但就在他准备动手的时候,他又说先缓一缓,不急着收税,给个30天的缓冲期。结果到了3月4日,关税本该生效的日子,加拿大直接硬怼了回来。然后特朗普又来了个突然袭击,说4月2日起就要对等征收关税。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让他的关税威胁看起来没那么厉害了。接下来他还怎么继续施压呢?这次决定给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汽车一个月的关税豁免,不只是为了跟加拿大达成协议,也是因为国内有不少声音在呼吁这样做。毕竟,汽车行业可不是吃素的,它需要全球化的供应链才能运转。比如说通用汽车,他们去年生产的某款车型,有20%是在加拿大制造的,31%是在墨西哥制造的。所以你看,这事儿挺复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全球化下的汽车供应链风险在其他配件方面,有些零件来自日本和德国,而车机系统则是中国的。可以想象,一辆依赖全球分工制造的汽车,在特朗普挥出关税大棒之后,不仅要承受额外的成本压力,还可能面临供应链断裂的风险。所以,特朗普决定推迟加税,不仅是因为回应了加拿大的报复性关税,也是在他听取了美国国内汽车行业领导人的意见后,做出了暂时的妥协。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想单方面设置贸易壁垒,对他国进行制裁,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结果就是“两败俱伤”。简单来说,特朗普现在打的是“闪电战”。他希望在短时间内,趁着其他国家还没反应过来,用关税大棒施压,迫使他们与美国签订新的贸易协议,向美国商品开放市场,从而尽可能地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

特朗普刺激经济的困境毕竟特朗普的任期就只有4年,而且这是他的最后一任了。时间这么紧,根本没机会慢慢建设产业链,吸引制造业回流。所以他只能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刺激美国经济。但是呢,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腰。特朗普对外挥出的关税大棒,最终很可能得由美国消费者买单。这样一来,反而会损害美国自己的利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