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靡全国的骗局,捧上神坛炒到天价,如今白菜价没人要

社会 04-08 阅读:8724 评论:9

前言

市场真是有趣。

当年有些东西被吹得天花乱坠,就算炒到天价,那也有很多人趋之若鹜得购买。

然而时过境迁,这些东西很多都跌下神坛,就算卖到“白菜价”,也有很多人嗤之以鼻...

那么,这些曾经的“宝贝”都有什么呢?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燕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燕窝一直被视为珍贵的滋补品。

尤其是在2000年代初期,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燕窝更是成为了上流社会和富裕阶层的消费标配。

那时候,一盏小小的燕窝动辄上千元,甚至更高。

但就算如此,他依旧成为了馈赠亲友和自我享受的首选。

那为何燕窝会卖的这么贵呢?

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其稀缺性。

金丝燕筑巢于高崖峭壁之上,采集过程危险而艰辛。

加上燕窝富含唾液酸等营养成分,被认为具有滋阴润肺、养颜美容的功效,因此在中医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

当时不少投资者看准商机,大量囤积燕窝,期待价格进一步攀升。

然而,好景不长。

2011年,媒体报道称部分燕窝中检出了超标的亚硝酸盐,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虽然这或许主要是因为燕窝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问题,但消费者的信心已经受到严重打击。

与此同时,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燕窝的营养价值也开始被质疑,虽然燕窝确实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但相比其他如鸡蛋类的营养物,燕窝其实也不算太高,炒到数万元一公斤确实太贵了。

更为关键的是,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发展和东南亚燕窝产业的扩大,燕窝的供应量大幅增加,稀缺性大大降低。

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品质参差不齐的燕窝产品,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

到了2015年后,燕窝价格开始大幅下滑。

曾经每公斤数万元的燕窝,如今可能只有几千元,甚至更低。

一些囤积燕窝的投资者损失惨重,不得不低价抛售。

不过燕窝市场趋于理性也不完全是坏事,毕竟它的价值该是多少就该是多少。

钻石

在很多人心中,钻石象征着永恒的爱情,是求婚和结婚的必备之物。

事实上,钻石作为珠宝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它成为婚姻象征和必需品却是相对近代的事情。

这一切要归功于全球钻石巨头戴比尔斯公司的营销策略。

这种营销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钻石消费在国内迅速升温。

2010年左右,中国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几乎将购买钻戒视为结婚的必要环节,钻石价格也水涨船高。

然而,随着信息的透明化和消费者认知的提升,钻石的神话开始被打破。

因为钻石并非像宣传的那样稀有。实际上,地球上的钻石储量相当丰富。戴比尔斯等大公司通过控制钻石开采量和市场供应,人为制造稀缺感,从而维持高价。

其次,钻石的保值能力被严重夸大。与黄金等贵金属不同,二手钻石的回购价格通常只有原价的30%-50%,有时甚至更低。

这意味着,一旦购买钻石,就很难以接近原价的水平变现。

更何况现代技术可以制造出与天然钻石几乎无法区分的人造钻石,但价格却低得多。

那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花大价钱购买天然钻石?

就这样,人们对钻石的兴趣越来越少,钻石的价格也慢慢降低。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地球钻石储量比较多,但一些特定种类的钻石确实比较稀有,他们的价格可不是随便降低就降低的。

这么一看的话,钻石降价反倒还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

邮票收藏

中国的邮票收藏热潮始于上世纪80年代,并在90年代达到顶峰。

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邮票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成为了收藏爱好者的首选。

其中,1980年发行的《庚申猴》邮票,是中国邮票收藏史上的传奇。

这枚面值8分钱的邮票,在1990年代曾被炒到上千元,成为了无数收藏者梦寐以求的珍品。

类似的还有1980年的《齐白石作品选》、1981年的《梅花》等,都曾创下惊人的价格纪录。

或许正因如此,当时很多商家看到了商机,吸引了众多藏家和投资者。

一些人通过投资邮票赚取了可观的利润,这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的繁荣。

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普及,传统邮政通信逐渐被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所取代。

邮票的实用价值大幅下降,这也间接影响了其收藏价值。

更为关键的是,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投机行为。一些商家和投资者囤积大量邮票,人为抬高价格,导致市场泡沫不断膨胀。

当泡沫最终破裂时,许多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

以《庚申猴》为例,这枚曾经价值连城的邮票,在2000年后价格开始回落。

不过因为它的特殊性,在之后的发展里也有过兴起,但也不至于那么辉煌了。

而那些发行量更大、艺术价值较低的普通纪念邮票,普通大众连买都不想买了,价格跌幅更是惊人。

结语

邮票收藏热潮的消退,反映了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当一种商品被过度炒作,脱离其内在价值时,价格回落是必然的结果。

而细想之下,其实其他两个产品也是如此,他们都被商家或者消费者吹的过高,以至于当一些人觉得货不幅值的时候,那些商品的虚高会被彻底打破。

当然咱已经说过,这不完全是件坏事,毕竟一款产品该是什么价值,那就应该是什么价值。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燕之屋利润下滑24%,聘请王石代言抢占男人燕窝市场

新浪财经-百年谎言被戳破?中国真钻让欧美钻石巨头慌了:你们不能这么卖

长江商报-“丙申猴票”昨来汉献瑞 庚申猴身价暴涨20万倍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4-20 12:41:36

    八十年代炒到三十万元天价的君子兰也是一个例子。

  • 2025-04-18 16:50:32

    一样贵到普通民众买不起[呲牙笑]

  • 2025-04-18 20:01:00

    钻石,别人回收黄金白金的根本就不要。钻戒拿去人家都是给你撬下来,只要黄金白金[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