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种植有讲究,这些蔬菜不能挨着种,老农的经验之谈
菜园种植有讲究,这些蔬菜不能挨着种,老农的经验之谈
在自家的菜园子里种点新鲜蔬菜,那可是一件既有趣又实惠的事儿。不过,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就像办公室里摆放绿植,好看是好看,但有些搭配不好就活不久。种蔬菜也是,有些蔬菜可不能挨着种,这是老农们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我有个朋友在华南地区的一个小镇上,家里有个小菜园。他就跟我讲过,他以前不懂这些讲究,把所有的蔬菜都种在一起,结果收成并不好。就像我们熟知的西红柿和黄瓜,很多人觉得把它们种在一起挺好的,既能节省空间,又能一起收获。但实际上,西红柿是喜阳作物,而黄瓜相对比较耐阴,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黄瓜可能会因为光照过强而生长不良,叶子发黄,茎蔓细弱。我朋友按照自己的想法种了一茬之后,发现西红柿虽然长得还可以,但是黄瓜却没什么产量,而且还经常闹病虫害。
再说说洋葱和韭菜吧。洋葱散发出来的气味对有些害虫有一定的驱避作用,而韭菜呢,它自身能散发出一种辛辣的气味,也能防虫。从理论上来说,把它们种在一起好像是个不错的想法。我认识的一个华北地区的菜农老李,有一次就尝试了这种搭配。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挺不错的,心想这样一来,害虫应该不敢靠近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大概一个月左右吧,他发现洋葱的生长速度明显变慢了。原来,洋葱和韭菜虽然都能防虫,但它们对土壤养分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洋葱生长需要大量的钾肥来促进鳞茎的膨大,而韭菜生长则需要更多的氮肥来维持叶片的生长。这样一来,在同一块地里,土壤中的养分很快就被竞争光了,双方都不能很好地生长。
还有一些比较冷门的蔬菜,比如紫背天葵和落葵。紫背天葵含有的花青素比较多,营养价值很高,而且紫背天葵的叶子是紫红色的,长得很奇特。落葵呢,它的茎和叶都很柔软滑嫩,是一种很好的绿叶蔬菜。这两种蔬菜的生长习性差异也比较大。紫背天葵喜欢凉爽的气候,在温度较高的时候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而落葵比较耐热,在夏季高温的时候还能正常生长。如果把紫背天葵和落葵种得离得太近,在夏季高温的时候,紫背天葵可能会因为忍受不了炎热而生长变缓,甚至叶片发黄枯萎,而落葵虽然长得好,但是周围的环境对紫背天葵的影响会让整个种植区域看起来很不协调。
我在网上也看到有网友分享自己种蔬菜的经历。有一位网友住在山地种了一些蔬菜,他提到他尝试把芹菜和茼蒿种在一起。芹菜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土壤的透气性要求不是特别高,只要土壤保水能力好就行。茼蒿呢,它是半耐寒性的蔬菜,喜欢冷凉的气候,而且茼蒿的生长比较细弱,根系不是很发达。这两种蔬菜在山区种植的时候,就因为地形的影响出现了问题。山区的地势有高有低,排水情况不一致。芹菜种植在稍微低一点、排水不太好的地方,在连续下了几天雨之后,大概过了7天左右,根部就开始腐烂了,因为积水太多,芹菜生长的环境湿度太大。而茼蒿种在稍微高一点、排水好的地方,虽然生长还算正常,但是周围腐烂的芹菜发出的气味容易招来害虫,茼蒿也受到了影响,叶片上出现了一些虫洞。
在居家种植蔬菜的时候,很多人可能觉得在阳台种点蔬菜既方便又能体验种植的乐趣。可是如果不注意蔬菜之间的搭配,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生菜和胡萝卜。生菜一般是生吃或者做沙拉的,它生长比较快,对光照要求比较高。胡萝卜则需要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才能长出粗壮的根。但是在阳台上,空间有时候有限,如果把生菜和胡萝卜种得太近,生菜的快速生长会遮挡住胡萝卜的光照,大概15天左右,就会发现胡萝卜的叶片开始发黄,生长变缓。而且生菜在浇水的时候,如果水分过多,流到胡萝卜根部,可能会导致胡萝卜根部缺氧,从而影响生长。
咖啡厅有时候也会摆放一些绿色植物,虽然和菜园种植不太一样,但有些原理是相通的。比如说绿萝和水仙,绿萝喜欢湿润的环境,水仙也是水生花卉,但是如果把它们靠得太近,水仙的花朵可能会被绿萝的枝叶遮挡,影响观赏效果,而且在水分蒸发和空气流通方面也会互相影响。这就好比在菜园里,如果把喜湿的蔬菜和喜干的蔬菜挨着种,对它们各自的生长都没有好处。
在我们老家,也就是华北地区的一些村庄里,种地的老农们都知道这些讲究。像豆角和玉米,很多农户以前会尝试把它们混种。豆角是藤蔓植物,需要搭架子生长,它在生长过程中会占据很多空间,还会垂下来。玉米虽然高大,但是它需要足够的阳光才能让玉米棒子发育好。当豆角长得很茂盛的时候,会遮挡住玉米的阳光,影响玉米的生长。我听说昌平有个草莓种植户王师傅,他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刚开始的时候在草莓地旁边种了一些香菜,香菜的气味很浓烈,本以为可以驱赶一些害虫保护草莓,但是过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发现草莓的花授粉变得很困难。后来才知道,香菜的气味虽然对某些害虫有驱赶作用,但是对草莓的花粉传播也有影响,蜜蜂等昆虫都不太愿意在散发着浓烈香菜味的地方活动,从而导致草莓的产量受到影响。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蔬菜的种植布局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包括对光照、水分、养分、温度等环境因素的要求。在菜园种植的时候,我们要根据这些特点来合理安排蔬菜的种植位置。
比如,可以把叶子类蔬菜和果菜类蔬菜分开种植。叶子类蔬菜像菠菜、小白菜等,它们生长周期相对较短,一般3到5天就能长出一茬新的叶片。它们对光照要求不是特别高,只要有散射光就能生长得很好。果菜类蔬菜像西红柿、辣椒等,它们需要充足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养分供果实发育。而且果菜类蔬菜的生长期比较长,需要更多的养分和空间。
还有根茎类蔬菜和叶菜类的搭配问题。根茎类蔬菜像萝卜、土豆等,它们的根系比较发达,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比较深厚的土壤层,这样才能让根系充分生长。叶菜类蔬菜的根系相对比较浅,如果把它们种得很近,叶菜类蔬菜的根系会在浅层土壤中争夺养分,导致根茎类蔬菜不能很好地吸收到足够的养分,从而影响根茎的发育。
不同地域的蔬菜种植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华南地区,气候炎热湿润,适合种植一些喜热、喜湿的蔬菜,像空心菜、通菜等。这些蔬菜生长速度快,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长得特别好。但是如果把它们和喜凉的蔬菜种在一起,如生菜、油麦菜等,就会互相影响。在华北地区,气候相对干燥和寒冷一些,像白菜、萝卜等比较耐寒的蔬菜是当地的主要种植品种。如果要把一些热带蔬菜引种到华北地区,就要考虑搭建温室等设施来调节温度,而且还要注意和其他本地蔬菜的搭配,避免因为环境不适应而生长不良。
在居家种植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室内外的环境差异。在室内阳台种植蔬菜,虽然可以享受到阳光和一定的通风,但是温度和湿度可能会受到室内的影响。比如在冬季,室内温度比较低,湿度也比较小,这时候适合种植一些耐寒的蔬菜,像香菜、小葱等。而且在室内种植的时候,要注意合理浇水,避免因为浇水过多而导致根部腐烂。
在咖啡厅或者办公室里种植一些小型的蔬菜或者绿植,主要是为了装饰和营造轻松的氛围。但是也要注意植物的生长习性。比如在办公室的窗边种植一些薄荷之类的香草植物,薄荷的生长速度比较快,需要经常修剪。如果不注意修剪,它可能会长得很杂乱,而且薄荷的气味比较浓烈,如果和周围的其他植物搭配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周围的植物生长。
除了蔬菜之间的搭配,土壤的肥力和酸碱度也很重要。不同的蔬菜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不同。有些蔬菜需要肥沃、疏松的土壤,而有些蔬菜能在相对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例如,在酸性土壤中,适合种植蓝莓等小型浆果类植物,如果要在同一个区域种植番茄,就需要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同样,在碱性土壤中,像菠菜等蔬菜可能会生长得更好,但是如果要种植西兰花,可能就需要改良土壤。
在老家的菜园子里,有一位老农张大叔,他有一个很大的菜园。他把菜园分成了几个区域,每个区域种植的蔬菜都不一样。他有一个专门种植叶菜类的小角落,那里种的蔬菜有茼蒿、菠菜、小白菜等。他还有一块地专门种果菜类蔬菜,有西红柿、豆角、黄瓜等。在他的菜园旁边,他还种了一些中药材,像金银花等。他说金银花的生长比较粗放,而且它的一些特性还能对他的蔬菜生长有一定的帮助,比如金银花的花朵可以吸引一些昆虫,这些昆虫也会为他的蔬菜授粉。他还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蔬菜的种植种类,比如在夏季的时候,他会多种植一些耐热的蔬菜,像冬瓜、南瓜等;在冬季,他会在菜园里扣上薄膜,种植一些耐寒的蔬菜,像芹菜、韭菜等。
在阳台种植的时候,我们也要根据阳台的方向和光照时间来选择蔬菜。如果阳台是朝南的,光照比较充足,那么适合种植很多蔬菜,像生菜、番茄、辣椒等。如果是朝北的阳台,光照相对较少,可以选择种植一些耐阴的蔬菜,像生菜、羽衣甘蓝等。而且不同的蔬菜种植方式也不同,有的需要搭架子,像豆角、黄瓜等;有的则需要密植,像小白菜等。
在咖啡厅或者办公室种植蔬菜或者绿植的时候,要考虑空间和美观的问题。可以种植一些小型的多肉植物或者香草植物,像薄荷、迷迭香等。它们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散发出宜人的香气。但是要注意把它们放在合适的位置,避免因为光照或者通风问题影响生长。
总之,无论是菜园里的大规模种植,还是居家、办公室、咖啡厅里的小规模种植,我们都要考虑到蔬菜的生长习性和环境因素。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特点,只有合理搭配,才能让它们茁壮成长,收获满满。那么,你在种植蔬菜或者绿植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因为搭配不当而出现问题的情况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