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沙俄撤离伊犁:《伊犁条约》签订后,13万伊犁人被沙俄掳走
1878年,左宗棠已经快七十岁了,他刚把新疆收回来,就碰上个更大的难题,就是沙俄硬要占着伊犁不走。
1871年那会儿,沙俄瞅准阿古柏在南北疆搞了个哲德沙尔汗国的空子,立马动手,直接占领了伊犁,把伊犁九城的地盘全给占了。
【很多人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咱们可以回顾一下历史。】
1755年,那是在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清朝把准噶尔汗国给摆平了。过了六年,到了1761年,乾隆又动手解决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这下子,整个新疆地区都回到了清朝的怀抱里,像喀什噶尔、巴尔喀什、伊犁这些地方,都稳稳当当地被收复了。
以前的新疆,面积比现在要大得多,伊犁那一块儿正好就在新疆的中间。所以,为了好管新疆,乾隆皇帝在1762年专门搞了个伊犁将军的职位,让名将富察傅恒的侄子富察明瑞来当第一任。
伊犁的这位大将军,动手在这儿建起了九座城池,管起了整个新疆的大小事务。
为啥到了1871年,伊犁就变成了边境地区呢?这事儿得从1864年那份《塔城界约》讲起。
1689年,在康熙皇帝那时候,沙俄和咱们清朝签署了《尼布楚条约》。这条约把东边的地界给划清了,就是以外兴安岭那条线为准。虽然咱们稍微吃了点小亏,但好处是挡住了沙俄再往南边扩张的势头。总的来说,这可以算是个公平的条约。
1727和1728年,雍正皇帝在位的时候,沙俄和清朝搞了两个条约,一个叫《布连斯奇条约》,另一个叫《恰克图条约》。这两个条约把两国的中部边界给划清了,就是沿着额尔古纳河和沙宾达巴哈那条线。说实在的,这次沙俄也没占到啥便宜,条约挺公平的。
到了1860年,沙俄和清朝又搞了个新约定,就是《中俄北京条约》。这回,他们重新划了东边的地界,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的一大片地方,加起来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呢,都划给沙俄了。这里面有咱们都知道的好地方,比如海参崴、库页岛、雅克萨、海兰泡,还有那个江东六十四屯。
东部和中部地区都已经有了明确的分界线,可西部那边儿的事儿还没定下来。就这么拖着,一直拖到了1864年,沙俄又强行让清朝政府签了《塔城界约》,也管它叫《勘分西北界约记》。这一签,咱们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就这么被割让出去了。
这下可糟糕了,巴尔喀什那一大片地方,差不多全让沙俄给抢去了。两边的边界,嗖的一下子就挪到了伊犁那边。伊犁呢,本来在新疆中间好好的,一下子变成了边境地带。这也就是沙俄为啥能借着阿古柏之乱,火速占领伊犁的真相了。
【沙俄留给清朝的伊犁,只剩下了一片荒芜。】
1871年那会儿,沙俄硬是把伊犁给占了,清朝政府当然不乐意了,直接提出了强烈的反对。可沙俄却在那装模作样地说:“我们到这来,其实是帮你们看着伊犁的,不然这块地儿早被阿古柏给抢去了。只要你们能搞定阿古柏,把新疆夺回来,我们二话不说,伊犁立刻归还给你们!”
从以往的事情来看,俄国人说话,跟某些不靠谱的事儿似的,根本没法让人信。就拿个明白的例子说吧,1689年的时候,两边明明都签了《尼布楚条约》,把东边的地界都划好了。可为啥到了1860年,又得签《中俄北京条约》呢?非得把那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盘给抢过去。
那时候,沙俄说要归还伊犁,但提出的条件相当严厉。要知道,清朝那时候刚把太平军之乱摆平,紧接着又碰到了捻军,国家正努力恢复,啥都需要重建呢。
这时候,想让清朝花大力气,动用好多人和东西去远征阿古柏,抢回新疆,恐怕是不太可能的事儿。而且,阿古柏那边还有英国撑腰呢,到底派谁去搞定这事儿啊?
真没想到,左宗棠竟然只用了一年多,到1878年就把新疆给收复了。这下子,沙俄完全没话可说了。
那咱们就坐下来聊聊吧,想想办法怎么把伊犁给要回来,让事情顺顺利利的。
最先去和对方谈判的是崇厚,这家伙居然一口答应了沙俄的要求,然后他们就签了个叫《里瓦几亚条约》的东西。按照这个条约,伊犁南边特克斯河那块地、霍尔果斯河西边、还有塔城东边斋桑泊以东的地方,全都被划给了沙俄。更离谱的是,他连清朝政府那边都没打招呼,自己就急着从克里米亚半岛跑回来了。
清朝朝廷火了,立刻撤了崇厚,换上曾国藩的大儿子曾纪泽去谈。左宗棠也是气得不行,放出狠话:沙俄要是不让步,咱就开打!
到了1881年,两边终于谈妥了,签了个叫《中俄伊犁条约》的东西。这样一来,特克斯河那片地方又回咱们中国了。但遗憾的是,霍尔果斯河西边那一大片地,还是被沙俄给占去了。更糟糕的是,咱们还得给他们900万卢布,算是军费赔偿。
总而言之,协议已经签好,这事儿看似是搞定了,对吧?但其实还没完呢。
1882年,清朝政府派金顺来管伊犁九城,结果大家一看,全愣了。咋回事呢?伊犁九城被沙俄糟蹋得差不多了,跟被彻底扫荡过一样。没人、没钱,连建筑都给拆了,整个就是块废地。
哎,沙俄那手段可真够绝的,明显是不想让咱们这边好起来啊!而且呢,他们还把这儿十多万的老百姓,大部分都给抓走了。没人了,伊犁还怎么发展呢?
由于伊犁不再处于新疆的核心地带,清廷没办法,只好把新疆的行政中心从伊犁挪到了迪化,其实就是现在的乌鲁木齐。
【十多万伊犁百姓,被沙俄劫掠到了霍尔果斯河以西。】
1873年的时候,沙俄那边算过伊犁这块地方大概有多少人,结果是13万左右。到了1876年,沙俄有个将军又重新数了一遍,人数还是差不多,大概是12万9千人左右。
后来,苏联那边说他们公布了一份档案,里面对被抓走的伊犁老百姓的情况讲得很详细。这些人里,维吾尔族和回族占了大头,哈萨克族也有不少。
在那次事件中,维吾尔族被掳走的家庭少于一万户,男性大约有2万5千人,女性则大约是2万1千人。回族那边,被掳走的家庭超过1100户,男性差不多有2500人,女性大概是2200人。
说到哈族人被劫走的数量,具体多少并没有明确记录。但维族和回族加起来,已经超过5万人了。要是再把哈族人算上,那人数肯定得有七八万了,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他们觉得苏联的记录大大低估了被抢走的人数。你看,其他资料都显示,伊犁那边被抢走的居民大约有13万人。而且啊,除了苏联说的那三个民族,应该还有布鲁特人、蒙古人、索伦人、汉人等等,可苏联的报告里压根没提。更过分的是,他们居然厚着脸皮说“伊犁这些人都是自己愿意加入俄罗斯国籍的”,这不是瞎扯嘛!很明显,苏联这是在给沙俄开脱。
人都被抢光这么一大堆,那些牛羊啊、粮食啊、还有财产啥的,根本就算不清了。中国人嘛,都恋家,谁也不想背井离乡,这13万人心里头也是一百个不愿意。
再说,要是跟沙俄混在一起,那就像是被后妈养的一样,俄国人根本不会把他们当作自己人来对待,这些人充其量就是俄国的新苦力。所以,这事儿一闹出来,伊犁的好多老百姓就琢磨着悄悄溜回来。但说实话,一旦踏进了俄国人的地盘,想再回头?那比登天还难。
【总关于沙俄后期掠夺成性的一点思考。】
沙俄那时候老抢东西,主要就是盯着中亚和我们。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干不过西方的那些大佬,特别是1856年那场克里米亚战争,沙俄差点儿就被打趴下了,国家都快没了。
在东方被掠夺那会儿,他们不光想要好地方,还想要很多人。为啥呢?因为这些人能给他们做苦力。中国人挺机灵,啥活儿都能上手。不论是电工、泥瓦匠、木匠、油漆匠,还是挖矿、家务、放牧这些,只要能吃苦,咱们就去做,实在是生活所迫啊。
说到这事儿,我就想到了1861年,俄国那个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搞了个大动作,就是农奴制改革。那时候,沙俄国内问题一堆,矛盾激化得很。亚历山大二世为了缓和一下,就把农奴给解放了,这样农奴们的好处是有了点。但话说回来,这么做却让那些农场主们吃了大亏。
在准备和动手干这事儿的时候,沙俄加快了去抢别国地盘的速度。为啥呢?那些农场主、地主老爷们,一直以来都靠着农奴干活,突然间没了农奴,他们肯定不乐意沙皇的改革啊。为了摆平国内的这些乱子,沙俄政府就想着到外面去找点人来顶替农奴。于是,抢来的地和人就成了他们的心头好。
很遗憾,我猜想啊,咱们清朝晚期那会儿,有好几百万老百姓被沙俄强行带走,估计都是这么被变成了俄国人的新农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