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毛主席视察袁世凯坟茔时有人提议夷平,毛主席:不能平

历史 04-26 阅读:2 评论:0

1952年11月1号,毛主席坐上了火车,准备回北京。他这次出门,主要是去看了看黄河。因为这次出行是用中央给的7天假期,所以毛主席说是去放松一下。他还跟一起去的人说,不管到哪,都得记住三条规矩:不见客、不吃人家的饭、也不插手地方上的事儿。

这天,毛主席看完了黄河的情况,就坐上了火车回北京。毛主席学问渊博,对好多重要的历史地方都特别熟悉,心里跟明镜似的。听说回京的路上会路过安阳,他立马就让火车在安阳停几个小时。

【喝农民的水】

上午大概十点钟,毛主席的火车到了安阳。虽说这次出行毛主席已经很注意保密了,但在到安阳前,他去参观岳庙时还是被不少老百姓给瞧见了,所以他的行程也就被一些人提前知道了。等毛主席的火车一到安阳站,好多当地的领导早就等在车站了,毛主席一看这阵仗,有点惊讶,问了句:“哎呀,怎么都来了?”然后也就没再多问啥。

毛主席下了火车,潘复生就开始给他一一介绍。当介绍到一个叫程耀吾的行署专员时,可能潘复生口音有点问题,毛主席把“程”听成了“陈”,就开玩笑说:“陈耀吾,这名字不错嘛,是不是耳朵旁边的那个陈?”

程耀吾一听,就明白毛主席把自己的名字给弄混淆了,于是他就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毛主席解释了自己的名字。毛主席听完,就开玩笑说,他的名字可没自己的响亮,因为程耀吾听起来就像是只照亮自己,而毛泽东呢,那可是照亮整片大海,恩泽整个东方。程耀吾作为安阳地区的专员,不应该只想着照亮自己,更应该照亮百姓。这话一出,毛主席就大笑了起来。

毛主席那会儿说的话,其实是句玩笑,但话里能听出来,他心里头,老百姓永远排第一。后来,毛主席坐车到了小屯,为了安全,小屯那边早就“封锁”了。可就算这样,好多当地的乡亲还是忍不住,想亲眼瞅瞅毛主席,都爬上了房顶、墙头,远远地看着。

小屯这个地方,是中国最早期的古都殷都的遗址。毛主席对这座古都评价很高,他说纣王之所以会失败,主要是因为他太爱享受,到处建宫殿,用了好多老百姓的钱,还让他们吃了不少苦。说到这些时,毛主席看到房子上、墙头上都站着老百姓,他有点不高兴地说:“让老百姓下来吧,我又不是神仙,又没多长几只手几只脚。”

毛主席去考察时,不太喜欢一大堆当地干部迎接,反倒爱往老百姓堆里钻。就像他考察黄河那会儿,路过邙山,自己就下车开始徒步爬山了。邙山是个黄土堆成的小山包,那时候还没开发呢,没有台阶可走,只能顺着小路往上爬。

毛主席爬到山顶上,看到那边有几个农家的土窑洞,马上就迈步走了进去。毛主席进了窑洞,一点也不嫌弃那里简陋,反倒因为自己在窑洞里生活工作过好多年,心里头还挺想念的。

毛主席走进窑洞没多久,村民刘忠贤一眼就认出了他。那时候日子过得苦,家里没啥好东西招待,刘忠贤只能翻出一只不起眼的粗瓷碗,装满清水递给毛主席。跟在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见状,赶紧掏出自己的水壶和茶叶,想泡杯茶给毛主席,但毛主席却摆手拒绝了警卫员的茶水,接过刘忠贤递来的粗瓷碗,一口气把水喝了个精光。喝完水,毛主席把空碗还给刘忠贤,还连说了好几声谢谢。

因此,即便到现在,我们还能瞅见不少毛主席在农田、工厂等地的照片。在那些照片里,毛主席身旁常常围着普通的农民和工人。就凭这一点,蒋介石一辈子都没法比,他最后失败也就不奇怪了。

毛主席在小屯稍作停留后,就坐车奔向了安阳市。他原本想亲自瞅瞅安阳市的风貌,但罗瑞卿提醒他,行程可能已经被不少老百姓知道了,要是进城,说不定会被大伙儿围住,耽误后面的安排。所以,毛主席就没进安阳城,只是在车上远远看了看安阳市的一些主要建筑,接着就赶往袁世凯的墓地了。

【来到墓区】

袁的墓地是在北洋政府那会儿建的,就在衡水的北边上。这墓地建得可真够大的,总共花了150万银元,建了两年才搞定。看着这么豪华的墓地,你是不是觉得跟古代皇上修陵墓似的?你猜对了,袁当时就有这想法,虽然没当上皇上,但墓地还是按那规模建的,花了老百姓不少钱。

这座坟墓建得相当气派,听说建造时是以美国总统陵园为标准,但同时还融入了不少咱们中国的特色,就好比园子里立着的那堵装饰墙。

这块大照壁就在玉带桥边上,有7米高,差不多30米长。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拦住走路的人的目光,不让他们直接看到里面。背后的原因说是“坟山贯气”,这虽然是个老封建的说法,但袁大人却特别赞同,所以就有了这座照壁。

另外,在墓地的大门那儿,立着俩大石狮子。这俩狮子可讲究了,不光雕刻得特别精细,用的石头还是一整块儿的。要想找这么大又这么好的石头,那肯定得花不少人力物力。整个墓地看起来,感觉就像是花了老百姓好多钱一样,到处都是浪费。

毛主席看到那些大石狮子,就问了个问题:这么大的狮子,是用一整块大石头刻出来的,那当时的人们到底是怎么把这么大块石头运到这儿的呢?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儿。而且吧,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压根儿不知道答案,从这里也能看出毛主席的知识面有多广。

曹幼民那时候是地委书记,他刚好在毛主席旁边,对这个问题心里有数,马上就说:“那个石狮子是用水喷上去冻住然后搬过来的。”毛主席听了挺高兴,他伸手摸了摸石狮子的脑袋,赞叹道:“这都是咱们劳动人民想办法弄出来的宝贝啊!”

后来,毛主席走到了碑亭那儿,碑亭里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大总统袁公世凯的坟墓”,这石碑的雕刻工艺也是相当精巧。绕过碑亭,就来到了飨堂,这地方在古代是用来款待宾客吃饭的场所。毛主席没在这儿多逗留,直接就踏上了一条往高处走的石阶,爬上去往远处看,把整个袁家墓地都尽收眼底。

没过多久,曹幼民派来送饭的人就到了,他就说让毛主席先去吃个饭,毛主席爽快地答应了。他走到一块大石头旁边,招呼大家围成一圈坐下。送饭的人赶紧打开背包,掏出些简单的吃食和果子,摆在了毛主席跟前。

毛主席笑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后吩咐人把水果都均匀地分给在座的每一个人。他转头看向曹幼民,笑眯眯地说:“曹地委书记啊,你可是负责分土地的,这回咱们就来个‘平分水果’,人人有份。”可大伙儿都愣着没动,最后还是毛主席自己动手,一一给大家分了水果,大家这才开心地吃了起来。

毛主席说话特有意思,很会逗乐子,让场面热络起来。大伙儿边享受着吃的,边聊着天,氛围渐渐热闹了。这时候,毛主席提起了袁的那些坏事,听得大家心里头火冒三丈,有的人冲动得说要铲平袁的坟墓。可毛主席一听,立马摆手说:“不行,咱得留着,还得好好保护,当个反面例子给后人看看。”

那天下午两点钟左右,毛主席到了车站。本来他和当地的领导约好在站台上碰头,不过毛主席的车开得快,提前就到了。这时候,有人就说,要不咱们也别等了,直接开车往北走吧。但毛主席觉得,人家主人还没到,咱们就先走,这样不太好。于是,他就站在月台上,耐心地等了大约十分钟,一直等到那位领导赶到了。毛主席见到他后,还特别叮嘱,要好好建设安阳。说完这些,他才安心地上了火车,继续他的行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