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弹优势太大,美媒发出警告:一旦爆发冲突90%战机无法升空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各种尖端武器的部署,让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态度逐步发生了改变,过去美军的理念是以进攻来换取亚太地区军事基地的安全和军事优势,确保在冲突爆发时能够一举摧毁对方的有生力量,迅速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使其丧失攻击美国军事基地和武器装备的能力,以此来确保美国的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地位。然而,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美国已经从过去的进攻夺取优势理念,逐步向如何在冲突中确保军事基地安全转变。
为此,近些年美国大费周章,不顾中国反对在韩国、冲绳和关岛等地部署陆基“宙斯盾”系统、“萨德反导系统”和“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等,并拉拢菲律宾和日本等国在相关海域部署反舰导弹等,增强第一岛链内对中国海军的遏制能力,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能够在解放军的火力打击下生存下来,从而进行反击。当地时间4月27日,美国《1945》网站就发表一篇题为《美国空军可能因导弹袭击被摧毁在跑道上》的文章称。
美国《1945》网站的报道
美国在印太地区(美国提出的,在亚太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至印度洋地区的新战略理念)的军事基地越来越容易遭受攻击。并表示美国的隐身飞机可以躲避雷达并渗透敌方领空,但却无法在跑道上躲避导弹的攻击。原因是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固定的军事基地随时都在监视之下,美国的一举一动都不可能做到完全保密,其次就是美国在这些地区的军事基地缺乏坚固的堡垒,无法为作战飞机提供安全的庇护。还列举4月初,美国为威胁伊朗回到谈判桌上与美国进行新一轮的核谈判,并向胡塞武装发起军事打击,检验其作战效能。
为此,美国向印度洋上的迭戈加西亚空军基地部署了至少6架B2“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然而轰炸机才抵达几个小时,卫星图片就很快在互联网上流传,部署了几架,具体在什么位置一目了然。并显示这些轰炸机暴露在跑道上,一旦爆发冲突这些轰炸机将第一个遭受导弹打击,在地面就像活靶子一样。且该基地还在伊朗的导弹打击范围之内,如果伊朗的导弹成功突防,那么美国的这些B2“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将遭受致命的攻击,一旦遭受损失,那么将影响美国的空中战略部署。
迭戈加西亚空军基地暴露在卫星监视下
且该军事基地还缺乏坚固的堡垒进行防护,轰炸机被暴露在跑道上,即使导弹没有直接命中,其爆炸产生的碎片也足以让这些轰炸机丧失作战能力。除此之外,该网站还列举在俄乌战争中,尽管俄罗斯拥有强大的防空能力,但面对乌克兰的无人机时也显得力不从心,无人机体积小,飞行高度低,密度大,航程大,难以被发现和拦截,可以穿透俄罗斯的防空系统攻击俄罗斯后方的军事基地,使得俄罗斯的空军基地和弹药库曾多次遭到袭击。例如在2023年8月20日俄罗斯空天军一架图-22M3轰炸机,在诺夫哥罗德州的索利齐机场就遭乌克兰自杀式无人机袭击,造成轰炸机被摧毁,让俄罗斯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遭到摧毁的图-22M3轰炸机
而当时图-22M3轰炸机部署的机场距离俄乌边境650公里,如此远的距离且还是战略基地,居然被乌克兰的无人机突破,这在各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认为俄罗斯的防空系统远没有宣传的那么强大,也缺乏机库的保护。所以,美国《1945》网站认为,美国的军事基地除了面对导弹的威胁以外,也同样面临无人机的威胁。同时,该网站还表示,与伊朗相比中国的打击手段更多,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更容易遭到致命打击。特别是弹道导弹的威胁远大于无人机,如关岛和冲绳的军事基地,这两个基地作为美国空军辐射整个亚太的航空枢纽,它们更靠近中国大陆,一旦爆发冲突首当其冲将遭受打击。
关岛军事基地上的B52战略轰炸机
同时,美国五角大楼最新的《中国军事力量》报告中就提出,目前中国有数百枚导弹能够直接打击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美国最近利用战争游戏模拟了美国如果武力介入台湾问题时,得出这样的结论,面对中国弹道导弹的饱和式攻击,美国空军将有90%战机会被摧毁在地面上,大部分连升空的机会都没有。另外,该网站还提到美国的迭戈加西亚空军基地、冲绳基地、关岛基地、设在澳大利亚和韩国的军事基地均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首先就是机库堡垒不足,大部分作战飞机只能停靠在跑道上,抵御攻击的能力有限。
火箭军
与露天部署相比,作战飞机有机库堡垒的掩护,其生存能力将大大增强,可有效抵御导弹、无人机和弹片的袭击,降低损失。而露天部署,即使导弹没有直接命中,其产生的碎片也会给飞机造成致命损伤,使其失去作战能力,从而失去升空反击的机会。为此,近些年美国不断向亚太部署各种先进防空导弹和反导系统,并计划强化这些军事基地的防护能力。但超额的开支也让美国难以负担,美国原本是优先考虑主动进攻和部署各种先进防空导弹来保护基地,不过防空导弹高昂的成本与价格相对较低,突防成功率更高的导弹和无人机相比,让美国难以承受。
在最近美国关于使用先进防空反导系统拦截中国导弹攻击的可行性的报告中,美国前空军部长肯德里克就强调,美国军方可能没有足够的弹药储备来防御大规模、低成本的火力。为此,美国采用被动防御加固的飞机掩体,成为了一种可行且负担得起的解决方案,并且会成为美国优先考虑的事项。在2025年的亚太防卫预算中,美国五角大楼申请的4.06亿美元预算,却仅够采购12枚标准3防空导弹,平均一枚的价格高达3300多万美元,成本过于高昂,经不起中国数百枚弹道导弹的消耗,且拦截弹道导弹的成功率仅有50%左右,效果也不理想。
B52飞机机库
如果这笔费用用来建设机库,五角大楼至少可以加固100个飞机掩体,以确保在弹道导弹拦截失败的情况下有第二道防御措施,提高作战飞机和军事人员的生存能力。同时,近些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各种部署和建设相对缓慢,尽管美国2025年的军费开支已经达到了惊人的8500亿美元,但就连印太地区110亿美元的基础预算都没有能够满足,增强反导能力、升级军事基地的计划一再推迟,使得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变得越来越脆弱。同时,美国军事专家也发出警告,如果美国不增强亚太地区军事基地的防卫能力,即使发展再尖端的作战飞机,一旦跑道被导弹摧毁,先进飞机的作用将变成“零”,毫无意义可言。
所以,近年来随着中国尖端武器的不断部署,美国已经将如何在冲突中使亚太的军事基地生存下来纳入首要考虑的问题。如果美国无法防御来自中国导弹的攻击,那么美国将彻底在亚太地区丧失立足之地,从而削弱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实力能力。特别是中国有规模庞大的东风21D、东风17和东风26等弹道导弹,这些导弹的射程覆盖了美国苦心经营数十年的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且中国还有庞大的卫星网提供情报支持,美国在这些基地的一举一动,甚至是航空母舰的动向都在监视之下,随时都会遭受致命打击。除此之外,中国海军和空军也在一步步壮大,美国在亚太的军事优势已无法凸显出来。
注:以上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潜望者2025年4月27日著,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