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的飞机、刚买的飞机、刚买的飞机,被打啦

娱乐 05-09 阅读:249 评论:0

最近一段时间,你大概率刷到过这样一条短视频:以歌曲的形式,描述的了某个国家刚买的飞机,在人类历史上最高等级的空中交战中,被对方打下来了。

这个所谓的对方,其飞机,购自于我国。所以,从这个有限的样本对比看,我国飞机的实战性能,明显大幅度领先于对手。在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拥有高素质理科人才的中国,我们的军事装备领先于其他国家,轻松击败对手,这听起来一点也不奇怪,甚至没有一丝丝夸大事实的感觉。制度是一个很难量化的指标,但制度背后的人均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精英化的受教育年限等因素,对于推动这个具有绝对优势的工业化进程而言,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夸张地说,能够轻松击败对方的飞机,我们中的几乎每一个人,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结果是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的,但千万别以为,在世界的其他角落,这种奇迹同样能够发生。当前世界,在多个领域与我国非常相似的,当数印度。这两个14亿人口的大国,合计拥有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当工业化奇迹出现在我国的同时,另一个14亿人口大国的印度,发生了什么?考虑到人工成本同样低廉、以及汇率对于GDP核算的影响,我们用现价美元的GDP和按购买力平价(PPP)衡量的GDP,来描述这个过程。数据之所以始于1990年,是因为按购买力平价(PPP)衡量的GDP数据,始于这一年。

1990的时候,不管是按照现价美元衡量,还是按购买力平价(PPP)衡量,我国GDP总量,基本与印度持平。按照现价美元衡量的GDP算,约为世界总量的1.5%,按购买力平价(PPP)衡量的GDP算,则为3.6%。在之后的近三十年间,我国GDP增长速度,与印度相比,有明显的区别:我国增长快速明显快过印度,也快过世界平均水平。按现价美元算,2023年,我国GDP占世界的17%,而印度仅为3%,虽说高于1990年时的水平,但仅达到我国2000年时的水平。按购买力平价(PPP)算,印度GDP达到世界的8%,而同一核算体系下,我国GDP达到世界的19%,是印度的两倍有余。所以,不管是现价美元,还是购买力,印度经济规模想追上我国,至少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印度的优势,那就是规模庞大的年轻劳动力。与之对应的是,我国2024年末的平均年龄已经来到42岁。同样的14亿人口规模,随着年轻劳动力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我国与印度的竞争,早晚会呈现出白热化状态。刚买的飞机、刚买的飞机、刚买的飞机,被打啦能够大热,便是这种竞争格局下的体现。从当前看,我们的优势仍然是明显的。但假以时日,比如十年或二十年之后呢,印度将在多个领域尤其是人口领域拥有极大的优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代人从怀胎到失去对世界的影响力,几乎需要一百年的时间。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漫长过程的影响力,并尽早规划,以避免在未来陷入被动的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