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于毅用力过猛,郭京飞不够老辣,上来硬刚,严重脱离事实
《杠杆》在开播前的预告中,打的是“经侦”剧的牌子。
众所周知,经侦题材在电视剧领域,是不多见的,之前如梁凤仪的财经小说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并不能算是经侦剧,只能算商战片。
早期荧屏有一部张嘉译和白百何主演的《浮沉》,讲述国企改制中发生的问题,这一类剧(也包括如《人民的名义》)也更侧重于反腐倡廉。
所以,若要说到“经侦剧”,说实话,我脑子里还不能浮现出一部真正这样题材的作品。
"经侦"的重点,是打击经济犯罪,这一类犯罪在商业社会中广泛存在,却极少完整出现在文艺作品中。
所以,当我看到《杠杆》宣传的时候,我还真是十分期待的。
加上参演的实力派演员,郭京飞、于毅、张丰毅、佟丽娅、熊黛林,等等,我期待看到一部有高超智慧,对商业逻辑、内幕和刑侦手段都有出色诠释的一部有质感的好剧。
可是一路追下来,发现是我肤浅了。
《杠杆》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还得从经侦处长萧剑(于毅饰)侦查的离奇车祸案开始,(且慢,一个经侦处长去调查一起车祸?这开头我严重表示质疑)通过对“海翔集团”违法操控股市的调查,牵扯出商业大佬胥枫(郭京飞饰)。
一桩桩案件的矛头指向了20年前的金融大案和背后的洗黑钱集团,却发现胥枫的背后还有更多隐情……
怎么说呢,我真是对这部剧怀有极大的热忱,第一集开始的那段拍卖,胥枫以1000万买下一幅名画,这本应该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开头。
而且对白也是颇有深意的,比如说在拍卖之后,胥枫透露拍卖名画的真实意图时说的那段,如果将拍卖圈这一黑幕好好挖掘的话,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点,或许这样的话题过于敏感,不能过审?
如果导演和编剧的能力强一些的话,可以用各种手段来达到想要表达的目的,可惜,这个话题就戛然而止了。
正当经侦支队长张华录下了胥枫的关键证据时,却遭遇重大车祸,这个悬疑的漏洞设置不能说有问题,在第一集里出现也是合理的方向,
问题在于,这个领了盒饭的张华,就只是领了盒饭而已,剧中后续对这个情节被没有追溯这让人觉得,好像是为了要这个角色死而死的。
这种强行设定的剧情,在剧中不时就会出现,如为了让案件推进,胥枫自己否定了他的九资计划,也是匪夷所思。
哪怕是一部经侦片,也有破案的逻辑在里面,观众按照编剧的思路看剧这没什么问题,问题是缺乏强有力的动机和情节去支撑这些设定。
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缺乏逻辑,经不起推敲的情节呢?原因在于编剧缺乏对经侦这一领域的了解、对商业逻辑的最基本的理解。
以我前面说过的梁凤仪财经小说和影视剧为例,为什么很精彩生动?因为作者本身出自富裕家庭,她的人脉关系也多与这些有关,她有大量的可用素材来完全成一部作品。
或许有人会杠,“这么说的话,编剧必须要富裕阶层、金融出身了”。
不是。
对一个作者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不能脱离现实,这“现实”,是需要创作者沉下心来,研究这个领域,熟悉自己所要写的这一族群的群像,而不是闭门造车。
而现在,高速运转的影视行业,加快了出品的速度,再没有多少人和机构,愿意真正潜心创作,打磨一部作品。
好的作品是需要打磨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都是快餐。
快餐能好吃吗?当然也是可以的。
快餐的美味,在于对食物的标准化高要求,“标准化食物”指的就是对应的每一个角色,演员,都有很好的掌控。
这一点,《杠杆》很可惜也没有做到。
我们不说其他配角,当然在配角中是有出彩的,例如,张晞临演的反派龙哥,我觉得比任何一个角色都要生动,但这毕竟是不能撑起一整部剧啊。
先说说郭京飞这个角色吧,说得宽容一点,我觉得无功无过,怎么说,郭京飞也是有过演话剧经历的,但总感觉,郭演胥枫,缺了口气,缺在哪里呢?
首先我感觉还是角色的深度不够,胥枫是一个类似卧底一样的人物,这本来就有点牵强,卧底+商业大佬+在幕后运筹帷幄的警察,本来就是硬凹出来的,要演好这个角色的厚度,难度可想而知。
在《都挺好》里,郭京飞演姚晨的那个哥哥,多出彩啊,把一个有小算盘的自私自利的小人物演的那叫一个真实。
同样的小人物,还可参考《我是余欢水》。
可胥枫这个角色,我在他身上只看到了表面化的老于世故和持重,看不到他老辣果断的一面,更多的是和警方之间的来回推手。
表象化是胥枫这个角色的硬伤,说到底,就是不真实。
而于毅演的萧剑,我觉得过于浮夸了。
于毅也是一个有功底的演员,无论演戏还是戏曲、唱歌,都很见功力。
可是在《杠杆》里,我看不到任何他可以get到这个角色的点。
我们评价一个演员对角色的掌控,最直观的是看他演的这个人物,是否真实,是否就是你身边的某某某,或者说,这个人是否让你产生了共鸣,让你感觉到他的角色光环。
这些无论是萧剑还是演萧剑的于毅都没有让我们感觉到。
一个经侦大队的大队长,从开始到结束都在挤眉弄眼,面部表情夸张,我真不知道,这是要卖弄他的舞台表现力还是要展现他的话剧功底,虽然说,话剧演员出身的他来演电视剧是降维打击,但话剧和电视的表现,还是需要有区分的。
可惜了《杠杆》少有的经侦题材没有写好,剧本没有厚度是最大的硬伤,不尊重事实的乱造最终会被观众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