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奇瑞汽车混动之夜开幕 2025年将推出39款混动产品

汽车 04-11 阅读:5 评论:0

2025年4月10日,奇瑞汽车在以“中国混动 智领全球”为主题的混动之夜活动上,正式发布最新全球混动技术、全球混动技术标准宣言及奇瑞混动技术开源计划。这场活动不仅是奇瑞混动技术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从“跟随者”向“领跑者”的跨越宣言。

通过20余年的深耕布局,奇瑞提出了混动技术的“三驾马车”战略:对核心技术的全链条掌控、以安全为底线定义行业标准、携手全球伙伴共建开源生态。不仅是对技术路线的梳理,更是中国车企首次以系统性思维重构全球混动竞争规则的开端。这一战略以核心技术自主化、安全标准全球化、生态共建开放化为核心,将奇瑞从单一的技术创新者推向行业生态的引领者。

奇瑞对混动技术的掌控始于对动力系统的垂直整合。其新一代鲲鹏天擎混动专用发动机以48%的热效率刷新全球纪录,通过高膨胀比设计与深度米勒循环技术,将油耗推入“2升时代”,并剑指“1升时代”的终极目标。

与之匹配的DHT变速箱家族,从DHT120到DHT280覆盖全场景需求,其中DHT280以280kW的功率输出和24000rpm的电机转速,重新定义了混动性能的天花板。

而在电池领域,锁子甲防护结构与智能温控技术的结合,让混动专用电池在-30℃极寒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

这种全链条的技术闭环,不仅让奇瑞摆脱了对供应链的依赖,更通过模块化平台(如M3X超混平台)实现了“一平台多场景”的灵活适配——风云A8以2000公里实测续航树立节能标杆,瑶光CDM-S凭借四擎四驱系统实现4.26秒零百加速,山海T2加长版则以XWD智能四驱开辟硬派越野新赛道。

在技术狂奔的同时,奇瑞以“安全冗余”思维重构行业标准。磐石车身结构中高强钢铝占比超80%,热成型钢与铝合金防撞梁的刚性组合,让碰撞测试成绩直指全球五星标准;锁子甲电池系统通过双层壳体与毫秒级熔断机制,在针刺、挤压等极端测试中实现“零热失控”,彻底打消用户对电池安全的顾虑。

更关键的是,奇瑞将安全验证推向全球极限工况——从南美大坡道到北欧极寒,从180km/h高速亏电持续行驶到复杂路况下的动力稳定性测试,这些严苛挑战不仅解决了插混车型高速失速的行业痛点,更将安全从“被动应对”升级为“主动预判”。依托全球5大数据中心与800+实时诊断节点,车辆可提前感知故障并推送解决方案,让安全成为一场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护航。

如果说技术自研是奇瑞的立身之本,那么开源计划则是其破局全球市场的关键落子。作为行业首家开放混动核心技术的企业,奇瑞将电控系统、能量管理算法等底层代码向全球开发者开放。在这一生态下,奇瑞与海外百年车企的混动系统合作洽谈,已不仅是商业交易,更是中国技术深度嵌入全球供应链的标志性事件。

世界混动看中国,中国混动看奇瑞。好的产品理应全球共享,2025年,奇瑞将推出39款混动产品,其中HEV 3款,PHEV 28款,REEV 8款,奇瑞品牌19款,捷途品牌9款、星途品牌5款、iCAR品牌2款、OMODA丨JΛECOO品牌3款,智界1款,加速中国混动全球普及。

技术共享成为本次发布会的另一大亮点。奇瑞联合顶尖高校启动“混动技术开源计划”,开放核心接口,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发布的《全球混动技术标准宣言》,呼吁行业共建技术共同体,以中国标准定义全球高度。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奇瑞的技术话语权,更将混动竞争从单一产品升级为生态体系的较量。

奇瑞并未止步于当下,氢燃料电池、合成燃料(E-Fuel)等前瞻技术已进入研发阶段。活动现场展示的氢发动机与超混平台,预示着其在新能源赛道的全维探索。正如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所言:“混动技术的极限,永远在下一个弯道。”

从自研技术到开源共享,从中国市场到全球宣言,奇瑞正以“理工男”的硬核姿态,重塑混动赛道的游戏规则。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盛宴,更是一次中国汽车工业向价值链顶端攀升的宣言——当混动技术的未来被注入中国智慧,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或将迎来新的转折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