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突然出手!莫迪咬牙硬撑,印巴冲突背后藏着多少暗箭?

国际 04-30 阅读:197 评论:0

印巴火药桶这次算是捅到金融战线了,当地时间4月26日,巴基斯坦财政部长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春季会议时突然甩出一张"经济底牌",提出希望将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额度从现有的300亿元人民币提升至400亿,并计划年底前发行熊猫债券。

这一举措背后,是巴基斯坦应对印度制裁压力与国内经济挑战的双重考量。

首先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本币互换。本币互换额度是两国或地区央行在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中约定的可动用对方货币的最大金额,是一种备用融资安排,主要用于支持贸易结算和满足金融市场流动性需求,通俗来说是两国央行互相“借对方的钱”,

以中巴现有300亿额度为例,巴方可按约定汇率将本币兑换成人民币,到期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此次追加100亿额度,意味着巴基斯坦央行可直接通过印钞换汇,无需依赖美元等第三方货币。而熊猫债券则是巴方在中国境内债券市场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

其实说白了,无论是熊猫债券还是本币互换,都是巴基斯坦找中国借钱,应对自身外汇短缺的关键举措。

作为人口达2.4亿的发展中国家,巴基斯坦长期面临贸易逆差、外汇储备不足和高额外债压力。2025年初,其外汇储备仅余158.6 亿亿美元,而外债规模超过846.01亿美元,而卢比汇率一年暴跌20%,借美元还债的利息越滚越大。

巴基斯坦的经济困境并非单一因素所致。长期以来,与印度的军事对峙导致军费开支高企,年均军费占 GDP 比重超过 3%,挤压了民生与基建投入;国内政治更迭频繁,政策连续性不足,外资投资信心受挫;加上气候变化引发的洪灾等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剧经济脆弱性。

尽管拥有丰富的煤炭、铜、金等矿产资源,但受限于技术和资金,开发进度缓慢,未能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在印巴对峙的表象下,是大国博弈与区域合作的深层角力。巴基斯坦地处南亚、中亚与中东的交汇处,是 “一带一路” 倡议的重要支点,中巴经济走廊(CPEC)更是核心项目。

中国对巴方的支持,不仅出于地缘战略考量,更是维护区域稳定、推动能源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必然选择。瓜达尔港的建设与运营,已成为中国西部出海的重要通道,而巴基斯坦的稳定直接关系到这一战略枢纽的安全。与此同时,中东局势的变化也为南亚的博弈增添了新变量。

如今,巴基斯坦在这个时间点突然向中国求援,背后有巴基斯坦"既要保经济命脉、又要筑战略防线"的连环战略部署。

近日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袭击事件,可谓彻底“点燃”了巴印两国的新一轮争端,也暴露出南亚地区 “安全困境” 与经济脆弱性的双重挑战。

彼时在沙特访问的莫迪慌忙结束行程回国,随后印度政府迅速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指控巴方“支持跨境恐怖主义”,并以此为契机展开全方位施压。

首先,印度宣布暂停执行《印度河河水条约》,掐断向巴基斯坦输送的3条河流水源,导致巴基斯坦的农业生产和水力发电受到威胁。而后,又在未预警的情况下开闸泄洪,导致杰赫勒姆河水位突然上涨,巴控克什米尔的部分地区出现紧急水情,河岸居民被迫逃往安全地带。

莫迪政府利用占据印度河上游的地理优势,拿捏巴基斯坦的水源命脉,不仅是对巴方的报复,更旨在通过高压手段迫使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让步。

面对印度的挑衅,巴基斯坦展现出了强硬姿态。总理谢里夫紧急召开国家安全会议,军方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外长达尔明确表示将 “以牙还牙”。巴方一方面向国际社会呼吁调解,另一方面加强边境防御部署。

为此,巴基斯坦陆军不断向印巴前线运送主战坦克、步战车、反坦克导弹、防空系统和SH-15型155毫米卡车炮等主战装备,只要印度敢越界巴基斯坦就立马能够进行反击,并保护己方的重要设施。

之前有媒体称印度把刚服役的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派往阿拉伯海,随后巴基斯坦海军和空军方面也提高了战备等级。歼-10C战机、枭龙战机、F-16战机挂弹在空中执行战备巡航任务,海军舰艇则在重要港口进行相关军演,守护住重要的海上通道,避免被印度海军实施封锁或对重要港口进行军事打击。可以说,巴基斯坦对于此次局势的升级,各方面都做好了准备。

根据印巴两国军方的说法,当地时间26日晚11点30分至27日凌晨2时许,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再次交火,好在双方没有人员报告伤亡,局势还算可控。但若是这种小规模的交火多了,难免不会出现人员伤亡,届时就很可能就会升级局势,最终演变为两国之间大规模的战争。

可以说,巴基斯坦对于此次局势的升级,各方面都做好了准备,一方面在政治、军事上与印度进行斡旋,并主动向中国致电,希望对此前克什米尔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进行调查,还自己一个清白。中方也强调对巴方的支持,意味着我们不会眼睁睁看着巴基斯坦陷入险境,必然会给予他们实质的支持,不排除会向巴基斯坦提供财政支持、武器等等。这几天后,巴基斯坦财长奥朗则布就表示,希望中方能够增加1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额度,获得经济支持。

其中从中方的话中不难听出两重考量,一方面重申坚决支持巴方反恐行动,给印度制造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印度,不要在没有实质证据的情况下把责任全都归咎巴基斯坦身上。

巴基斯坦各方面都做好了应对的准备,现在就看印度是走和这条路,还是走武装冲突这条路。

从军事实力上来讲,印度无论是陆军、海军、空军,还是军费开支体量都要比巴基斯坦大得多,如果单纯是对比军事水平,巴基斯坦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巴基斯坦海军就8艘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护卫舰,分别是从中国进口的4艘F22P型护卫舰和4艘054A型护卫舰,054A型护卫舰虽然具备区域防空和远程反舰能力,但要想与印度的航母战斗群对拼基本不现实。

而陆军无论是人数,还是主战坦克数量,印度都占有绝对优势。可以说,巴基斯坦仅空军具备与印度一较高下的能力,且还有一定的优势。

巴基斯坦的空军装备有200多架JF17“枭龙”战机、20多架歼10CE战斗机、70多架F16“战隼”战斗机,以及大批歼7战斗机。其中50多架JF17“枭龙”战机和20多架歼10CE战斗机装备有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具备发射霹雳15空空导弹的能力,该导弹最远射程超过200公里,超过印度空军装备的俄制R-77导弹和法国的“流星”导弹。

而且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长期接受美国的训练,具有较高的飞行素质,其具备生产组装JF17“枭龙战机的能力,远超印度飞行员能力。

另外巴基斯坦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两个强大的后援,并在此次印巴关系升级时有了实质性的动作。

一个就是中国,在此次印巴局势升级之际,巴基斯坦战略司令部突然在X社交网站发布的一张JF17“枭龙”BLOCK3战机挂载霹雳15空空导弹的图片,旨在告诉印度我们不只是歼10C和F16能够与印度阵风和苏30对抗,JF17“枭龙”战机也具备这样的能力。

第二个是土耳其

许多人只知中巴关系铁,却忽略了土巴之间同样牢不可破的纽带,在逊尼派伊斯兰世界中,两国关系堪称模范典范,近些年土耳其还向巴提供无人机技术、护卫舰建造支持,并联合研发武器装备等,是紧密的战略伙伴。土耳其想要重塑昔日奥斯曼帝国的区域影响力,而巴基斯坦则是其延伸至南亚的重要支点。

在此次印巴关系升级之际,土耳其就用行动展示出两国非同一般的关系。

当地时间4月28日,巴基斯坦《开伯尔邮报》就发表一篇题为《土耳其向巴基斯坦运送军事物资,应对地区紧张局势》的文章称,2025年4月27日,一架土耳其空军C130 “大力神”运输机抵达巴基斯坦卡拉奇。除了卡拉奇以外,还有6架土耳其的C130“大力神”运输机降落在伊斯兰堡的一个军事基地,也就是说土耳其至少向巴基斯坦派出了7架次的C130“大力神”运输机。

该网站明确指出,就是在向巴基斯坦运送武器装备,以帮助巴基斯坦应对此次危机。不过具体是些什么武器装备,并没有明确指出。

巴基斯坦目前已经得到外界的武器支持,这也是巴基斯坦的底气所在。

此时,伊朗又刚好跳出来释放出善意信号,表示与愿意充当巴印双方的“调解人”,缓解南亚的紧张局势。如今随着沙特、伊朗等国在中国调解下实现和解,中东 “去军事化” 趋势加强,巴基斯坦有望借助这一契机缓解西部边境压力,将更多资源投入经济建设。

然而,这与印度的 “南下战略” 形成了对冲。印度一直试图通过深化与美国、日本的军事合作,平衡中国在南亚的影响力,而巴基斯坦则依赖中国、沙特等国的经济援助与政治支持。这种阵营分化使得克什米尔问题超越双边范畴,成为大国角力的前沿阵地。

印控克什米尔发生这样的惨案,到底是巴基斯坦指使的,还是莫迪政府本身的问题,他们在治理这块地区时,有没有引起当地人的不满?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本就不是很稳定,当地还有分离独立主义,莫迪政府不能把自己没能有效治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锅,全都盖在巴基斯坦头上。

莫迪政府这样做,更像是在转移矛盾,借机生事,趁机打压巴基斯坦。中方一贯支持打击恐怖主义,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也会公正客观处置,莫迪政府别想乱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