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出生在罗马的董小姐,为什么非要去跨界去学医?
随着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被妻子举报出轨的事情不断发酵,网友们逐渐意识到,原来,“第四者”董小姐才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这里不得不说上一句,猛地看这位董小姐的白大褂官方照片,似乎有点蜡像的既视感,仿佛是尹锡悦老婆金建希同一个整形医生主刀给弄出的。
就个人审美而言,感觉还是肖飞原配谷潇雅大夫更好看。
至于肖飞、董袭莹还有石护士长(董小姐之前的肖飞出轨对象,曾经为肖医生两次堕胎)之间的狗血关系就不多赘述,网上的信息已经很丰富了。
这里重点还是说说咱们普通人眼中比较迷惑的一个问题——家里很有背景的董小姐,为什么非要去跨界学医?
医生,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对个人能力和身体、心理素质的要求都很高。
更何况,也并不是所有的医学生,最后都能顺利当上医生。
医学生不仅学制长,他们的学习压力、实习强度也都是极大的。
特别是进入规培生阶段,那个当牛做马的辛苦程度和时间跨度,远甚于其他专业的实习生。
他们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拿着一个月600块的国家补贴和20块一晚的夜班补助,努力的挣扎在温饱线上,还要小心翼翼的唯恐哪天被退培。
你稍微上网搜搜关键词就会发现,每年都会爆出一些熬不下去了的规培生绝望自杀的新闻。
远的不说,就看2024年的几个典型悲剧。
2024年2月2日,农历小年这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规培生小吉(化名)在租住房内烧炭自杀。
原因是,他把值班卖给了另外一个同资质的规培生,结果被举报了,然后学校找他进行了很严肃的谈话。
具体谈了什么,外界至今尚不得知。但很多人都推测,学校可能因为“卖班”一事强行让其退培。
小吉学医是八年制四证合一(“5+3”本硕连读),如果拿不到规培证,就相当于没有了学历证和学位证,也就意味着这8年白读了。
小吉死后的三个星期,2024年2月23日,像往常一样连夜加班的湖南省人民医院的规培生曹丽萍在电脑上提交了最后一份出院病历。
之后,她把自己反锁在休息室的卫生间,用割颈的方式刚烈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曹丽萍的手机相册里,保存了2月23日当天她的心率测量结果。早上8点21分到33分之间,她测量了6次心率,从139次/分升到了152次/分。
好不容易请了假后又被安排加班,或许是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同年3月14日,一名男性麻醉科规培生,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洗手间,用同样的方式割颈自杀,年仅27岁。
3月19日,南宁第一人民医院再次发生医学生自杀事件,一名22岁的规培生在出租屋烧炭自杀。
可以说,医学界的规培生,堪称为牛马中的牛马。
但凡事总有例外。
董小姐这位规培生,不但不会给老板当牛做马,而且还可以自行选择老板。
医学规培制度本是为保障医生临床能力而设,包括本硕博毕业生在内,都通常需要两三年时间轮转多个科室。
然而,董袭莹的规培期居然被缩短至一年。并且,当她本该轮转至脊柱外科时,却还赖在胸外科(肖飞所属科室)不走。最终,通过自己的博士生导师邱院士帮忙说情,得以违规留在胸外科。
更离谱的还在这点上——董袭莹的博士生导师邱贵兴院士就是脊柱外科的。一个医学博士跟着脊柱外科的导师,居然不愿意去脊柱外科轮转?
很多人都说,董小姐的背景或许没有咱们想象的那么强大。
我就得反问一下了,那么什么叫“强大”,天龙人啊?
经济学本科,零医学基础,居然能被协和4+4录取,而且还能找院士做导师。并让院士直接打电话到医院给自己开绿灯。
而且这个绿灯还是,不去自己导师专研领域的科室轮岗?
另外,她的博士论文加上综述和致谢才30页。居然也能过?
还有,当相关丑闻发酵后,董袭莹的论文一夜之间在知网上消失的无影无踪。
知网的论文说删就删,这得多大的能量?起码放在一般的大学领导层,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学医没几年,就能以火箭般的速度在各个医学领域取得累累硕果。什么神经外科、妇科影像学、泌尿外科、肿瘤外科等等都不在话下。
第一年主要上网课。
第二年就上手术了。
作为协和的优秀人才,官媒还专门宣传报道过。
这样的背景 ,你说不够强大,我实在无法想象,什么是真正的背景强大了。
那么,按照咱们朴素的理解,背景强大的人,通常是会选择政商领域,而非医学和理工类的专业。
毕竟,后两者还是很辛苦的,更适合小镇做题家或者中产家庭的孩子。
但注意了,董小姐可不是个走寻常路的人,她跨界学医,不见得就是为了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家里给她安排的目标,或许更远大。
到这儿,咱们就有必要简单捋顺一下董小姐的受教育经历。
虽然董小姐有着我们河北考生人人羡慕的北京户口,但她的父母却帮董小姐直接避开了高考的内卷,先是上了一段时间的美国社区大学,然后转入了巴纳德学院经济学专业。
这里多说一句,巴纳德学院也是个历史悠久的正经大学,属于美国七姐妹文理学院之一(女子学院),并非什么野鸡学校。
而且,早在20世纪初,巴纳德学院就被并入了哥伦比亚大学,算是附属于哥大的一个独立学院。
这么看,董小姐也就四舍五入成了哥大经济专业的名校毕业生了。
先申请个社区大学,再转到巴纳德学院,毕业后获得印有哥伦比亚大学名字的学位证书。
从中咱们也能品出来,董小姐家的眼界和资源可是非同寻常,无论是把握机会还是走捷径,全都十分精准,步步到位。
强大的家庭背景,加上名校学历,董小姐在国内找个好工作其实也不算难事。但很明显,她的人生目标,还要更高。
于是,她被北京协和的“4+4”项目录取了。
“4+4项目”是近年来借鉴美国学制的一大“创新引进”——第一个“4”指的是申请者的4年非医学类的专业;后一个“4”即4年专业医学教育。如果顺利毕业,就可以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相比之下,美国那边的第一个4,可不是啥阿猫阿狗都能行的,绝大多数都得是医学相关的理科专业。像董小姐这种经济学毕业的,连申请的资格都没有。
而且,美国的“4+4”毕业以后,你想要得到处方权和手术权,还要继续接受长期的规培。换言之,从时间跨度上看,也就跟咱们国内传统的“5+3+3”没有太多区别了,甚至可能比国内的“5+3+3”还要地狱一些。
好了,接着再说回中国的“4+4”。
虽然咱们的“4+4”是面向社会公开招生,但网上有关“4+4”的信息并不多。目前国内似乎只有3家大学开展了这种教育——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还有浙江大学巴德年医学班。
就看协和的“4+4”。他们对国内申请者门槛定的很高,仅限清北复交等校,录取率也极低。
像之前报道过的陈如月同学。她为了学医理想,北大毕业三年后再次高考,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
早在北大时,她就选修了许多生物学相关的课程。大学毕业后,她还加入北大生命科学院李沉简教授的实验室团队。
即便如此,陈如月同学申请协和“4+4”的时候,还是由于“竞争激烈”未被录取。
然而,同样是协和“4+4”,对海外院校毕业的申请者,条件则要宽松和抽象的多。从历届录取名单上看,除了本科经济学的董袭莹,甚至还有学西班牙语、园艺专业的、新闻专业的“留学归国人才”...
这显然不得不让人怀疑,协和“4+4”在执行过程中疑似沦为了某些特权阶层的“镀金通道”。
也不知道陈如月同学这几天有没有关注新闻,当她看到董小姐轻轻松松拿下协和4+4博士的经历后,心情会如何?
对于董小姐的这种“4+4”,有行业内的医生讲的很清楚:
某些人通过4+4拿到博士学位后,他们的发展方向很可能根本不是要去临床一线做手术,成为业内专家。而是靠着独有的资源,专门搞课题、发文章,刷好履历后,往科研处、行政管理岗上一提,后面就是一马平川的仕途之路了...
那么,咱们按照这个思路,去解释董小姐的“奋斗路线”,似乎就比较清晰了。
董小姐的家庭可能有着一定的权力和仕途需求。为了避开激烈竞争,先送她到国外去“镀金”,回来后安排进入协和“4+4”计划,混迹于院士级别的科研团队,靠着各种资源迅速完成科研成果、各种荣誉,不断积累资历,然后转至医院行政类岗位,最后平调进入部委机关实现身份转变...
可没成想,董小姐居然栽在了一个“情”字上...
按照目前的新闻报道,国家卫健委已经成立调查组,对事件涉及的肖飞、董袭莹及有关机构等进行调查核查。
期待最终能有一份守护正义、守护公平的详细通报。
毕竟,教育和医疗,这两个关乎民生的重大领域,某些人对规则的破坏,对弱者的践踏带来的刺痛,可能比手术刀更加冰冷锋利....
还有,做人做事,总要守住底线,否则的话,等待自己的,终将是难以承受的代价。
最后呢,大家轻松一下,看个漫画...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
网友评论
-
2025-05-03 10:23:20
医生工资高啊!!!
-
2025-05-04 07:28:52
[抠鼻]肯定是我们的啊,这看你怎么做,嘴巴说说么,肯定是他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