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惊现“服从性测试”:是谁在逼退一线教师?

教育 03-30 阅读:0 评论:0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身疲惫无人知。

如果你以为教师的工作只是教书,那这可能是教育行业最大的误解。

今天,我们揭开那些藏在“管理制度”背后的真相——教师,正悄然沦为这场“服从游戏”的牺牲品。

教师困境:当“奉献”成了“服从”的枷锁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现实中,这束光却被层层制度压得喘不过气。

“学生跑出教室,教师必须管;被辱骂挑衅,教师必须忍;领导突击检查,教师必须改。”这些看似“职责所在”的要求,实则是步步紧逼的服从性测试。

教育不是冰冷的制度,而是温暖人心的艺术。

当教案被从未站过讲台的领导批得一文不值,当弹性工作变成“全天待命”,当陪餐成了自费加班——教师的专业性被践踏,教育的初心被消磨。一位老师坦言:“我们不是怕累,而是怕无意义的消耗。”

管理乱象:外行指导内行,形式大于内核

教育心理学中有个词叫“权威投射”,讽刺的是,如今的教育管理正上演着现实版——

“早六点护岗,晚八点送学;教案三天一查,整改必须当天;陪餐自掏腰包,加班分文不给。”这些规定背后,是管理者对教育本质的漠视。

用工厂流水线的思维办教育,只会生产出麻木的“工具人”。

更荒诞的是,某些决策者一边高喊“减负”,一边用会议、表格、巡查填满教师的时间。一位班主任苦笑:“我每天处理20张表格,却只有10分钟能和我的学生说说话。”

让教育回归“人”的本质

教育的核心是人,而不是服从。若想挽救这场“雪崩”,必须做到三件事:

尊重专业:少一些外行的指手画脚,多一些对教学规律的敬畏;

精简形式:砍掉无意义的会议、检查和台账,把时间还给课堂;

保障权益:弹性工作不能是口号,加班应有补偿,尊严不容践踏。

没有幸福的教师,何来有温度的教育?

当教师不再疲于应付制度,当管理真正服务于教学,教育才能焕发它应有的生命力。就像一位老教师呼吁的:“请让我们安心教书,而不是跪着生存。”

教育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教师更不是服从的棋子。

“若把园丁困于牢笼,又如何期待满园花开?”改变,从正视教师的困境开始;未来,需用尊重与智慧共同书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