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塔替中方,和特朗普要说法,关于中阿的谣言该适可而止了
华盛顿国会山穹顶下,特朗普的指控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这位总统在首次内阁会议上抛出惊人言论,将舆论焦点引向阿富汗腹地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拜登的失误让中国占领了这个战略要地。"此言一出,国际观察家的目光再次聚焦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
时间倒回2021年8月,美军撤离时遗留的直升机残骸仍静静躺在巴格拉姆基地的停机坪。这个曾经容纳上万美军的军事堡垒,如今由塔利班武装人员持枪驻守。BBC记者今年初的实地探访记录显示,基地内锈迹斑斑的军用设备间,随处可见塔利班标志性白旗飘扬,未见任何中国军事存在的痕迹。
"我们从未与任何国家签署军事基地协议。"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的声明斩钉截铁。这种直接反驳在美塔互动中实属罕见,凸显了喀布尔当局对不实指控的警惕。值得玩味的是,塔利班特别为中国发声,要求美方修正错误信息,这在中亚地缘棋局中投射出微妙的政治光谱。
审视地缘战略版图,巴格拉姆基地的坐标确实敏感——距离喀布尔仅50公里,距中国西部边境约700公里。若真如美方所言存在秘密军事部署,不仅塔利班的无人机巡逻队会第一时间察觉,莫斯科与德黑兰的情报网络更不可能保持沉默。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近期披露的经贸数据显示,艾娜克铜矿等34个中资项目正有序推进,这些需要稳定环境的投资恰恰与军事冒险主义背道而驰。
华盛顿的指控游戏背后,藏着更深层的战略考量。五角大楼最新部署图显示,美军印太司令部已集中60%海军力量,而在阿富汗的驻军预算较四年前缩水90%。这种战略收缩迫使美国转向"低成本搅局"模式,通过制造中国威胁论维系地区影响力。锂矿资源丰富的阿富汗恰处"中巴经济走廊"西大门,若能在此建立监控支点,既可干扰陆上丝绸之路,又能窥探中国西部军事动态。
塔利班执政三年来的选择颇具启示意义。当美国承诺的援助总附带政治条件,中国的工程车队已为瓦罕走廊打通新的贸易通道。喀布尔街头新增的太阳能路灯与正在修复的喀布尔大学教学楼,无声解释着为何这个昔日的反美力量开始学习与东方大国共舞。这种转变不仅关乎政权生存,更暗合中亚国家"向东看"的战略转向。
当前的美式指控犹如精心编排的地缘戏剧,但阿富汗高原的风向早已改变。当务实合作取代意识形态对抗,或许这片"帝国坟场"正孕育着新的区域秩序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