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爆燃舆论事件后:我开始有些佩服特斯拉了!

科技 04-04 阅读:36 评论:2

2025年3月29日,一辆搭载NOA导航辅助驾驶的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铜陵德上高速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三人遇难。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质疑,多地高速公路提示牌紧急更新从"慎用智驾"到“勿用智驾”,车企营销话术与用户教育问题被推至台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舆论风暴的烈度远超同类事故,甚至让人联想到十年前特斯拉Autopilot功能初入市场时的争议——作为技术拓荒者,特斯拉也曾因用户操作习惯差异导致事故频发,舆论拉满,网上风评可谓是人人喊打,但还是单车型每月销量稳居榜首,现在再看特斯拉通过持续技术迭代和用户教育,最终推动行业建立新标准。

小米与特斯拉的共性不仅在于“破局者”的市场角色,更在于其承担的技术普及使命。特斯拉以电动化颠覆传统汽车工业,而小米则以智能驾驶平权加速新能源渗透,两者均以“全民级产品”打破圈层壁垒。

数据显示,小米SU7上市一年交付量突破20万辆,用户中超60%为首次购车群体,与特斯拉Model 3早期用户结构高度重合。这种“技术普惠”策略虽加速市场教育,但也放大了个案事故的传播声量。

此次事故暴露的并非单一车企的缺陷,而是整个行业长期存在的认知错位。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标,L2级辅助驾驶需驾驶员全程监控,但车企普遍以“L2.999”“零接管”等话术模糊技术边界,甚至将高配车型的激光雷达方案与低配纯视觉方案混为一谈。

例如涉事SU7标准版未搭载激光雷达,其感知能力与高配版存在显著差异,但消费者在营销传播中难以察觉这一关键信息。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技术能力与用户期待的落差。从系统发出障碍物预警到碰撞发生仅2秒,远低于L3级自动驾驶10秒接管标准。

这揭示行业共性难题:视觉方案在夜间逆光、异形障碍物识别上存在局限,而成本控制导致安全冗余无法全系标配。正如卓驭科技CTO陈晓智所言,低成本方案虽能满足常规场景,但在极端工况下响应速度与高成本方案存在差距。

面对舆论风暴,小米展现出了新势力车企少有的透明度与担当:

数据公开与快速响应: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成立专项组赶赴现场,72小时向警方提交完整行车数据,并主动公布事故时间轴细节。这种“用数据说话”的态度,较之部分车企的回避策略更具建设性。

用户教育体系升级:推出三大改进措施:

全系车型增加智驾功能边界弹窗提示(如“夜间慎用”“施工路段需人工介入”);

强制用户完成安全培训视频及模拟测试方可激活NOA功能;

官网宣传页增设风险警示专区,明确不同配置车型的智驾能力差异。

超越法定义务的担当:尽管法律未强制要求,小米已启动人道主义救助程序,传闻计划设立智能驾驶安全基金,用于受害者家属援助与技术改进。

此次事件暴露出三大行业痼疾:

营销话术的“灰度陷阱”:车企将“辅助驾驶”包装成“准自动驾驶”,试驾环节片面强调功能便利性,却弱化安全边界教育。数据显示,41%消费者购车时未接受任何智驾培训,74%用户购车决策受智驾功能影响,但多数人无法区分L2与L3的本质差异。

技术路线与成本博弈:激光雷达被视为“安全冗余”核心,但其高成本导致无法全系标配。速腾聚创CEO邱纯潮直言:“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时代的安全气囊”,但市场竞争迫使车企在20万元级车型上作出取舍。

速腾聚创CEO邱纯潮

法规滞后与责任真空: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仍以驾驶员为责任主体,L3以上自动驾驶的责任划分尚无明确法律框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凌寒指出,亟需立法明确智能驾驶系统伦理规则与责任分配机制。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凌寒

从法律层面看,此次事故责任明确指向驾驶员:L2级辅助驾驶要求全程监控,系统报警后驾驶员接管操作是否合规成为关键。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分析,涉事车辆从预警到碰撞仅2秒,虽低于理想安全阈值,但符合现行L2标准。值得关注的是,小米超越法定义务启动人道赔偿,这种“技术普惠者”的伦理自觉,或将成为行业责任进化的起点。

结语:

这波小米SU7车祸简直成了新能源圈的"照妖镜"!家属删博被全网解读成"封口费到账",实际上可能只是司法程序要求。但吃瓜群众更爱看"资本暗箱操作"的剧本,毕竟这比枯燥的法律条文刺激多了。

最精彩的是行业暗战——#小米#热搜挂三天,同期其他车企的致死事故却"查无此词"。某新势力高管小号带节奏秒删,车评人集体开团小米,这波"定点爆破"不要太明显。看来小米这一年来的销量和定价是真捅了马蜂窝,让某些友商急得跳脚。

现在最期待的是友商们的表演:以后发布会爱“自动驾驶”的还敢吹"自动驾驶"吗?销售话术是不是要改成"本车会犯错"?要是小米真赔钱了,是不是以后所有智驾事故都能找车企要说法?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整理,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

事故责任认定以司法机关调查结果为准。

提及企业行为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责任认定。

技术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购买或使用建议。

图源来自网络,侵权删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4-05 15:15:18

    这下真成米粉了,成粉粉的了。雷军有没有来一句,哈喽,啊呦欧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