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办主任话锋直指万斯:美国“乡巴佬们”听好了

军事 04-19 阅读:38 评论:0

美国副总统的一番狂妄言论,终于迎来了我们官方的正面回击。

据联合早报消息,日前的一场活动上,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用一场演讲,打破了外交场合的沉默。他不仅对美国副总统万斯的失格言论,展开犀利反击,更对香港商界领袖李嘉诚发出意味深长的提醒。

夏宝龙在致辞中直接使用“乡巴佬”这个颇具文化意味的词汇回击万斯,看似突兀的表述实则暗藏深意。这位出身美国俄亥俄州乡间的副总统,此前曾用“向中国乡巴佬借钱买乡巴佬制造的商品”来嘲讽中美贸易关系,这种充满傲慢与偏见的言论,无疑触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敏感神经。

夏宝龙选择用对方文化语境中的符号进行反击,既是对等回应的战术选择,更是文明自信的战略彰显。这种突破常规的外交话语实践,背后有着扎实的事实支撑:美国对香港商品加征145%的惩罚性关税,却享受着香港作为自由港提供的零关税待遇;从“占中”到“修例风波”,美方持续培植政治代理人,将香港问题工具化;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对华关税战,更让中美贸易关系陷入囚徒困境。

此外,在谈到香港商人时,夏宝龙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言语间的忠告却意味深长。他回顾了庄世平、霍英东等爱国先贤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家国担当,也肯定了改革开放后港商北上的投资浪潮。这些香港企业家的命运,始终与民族兴衰紧密相连。

夏宝龙随后话锋一转,言辞犀利起来,称那些在关键时刻出卖国家利益,替敌人摇旗呐喊的,香港同胞不答应,全国人民不答应,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必将背负历史骂名!

这句话就不由让人联想起李嘉诚了。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将战略港口资产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这一商业决策,客观上为美方在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渗透提供了支点。

港澳办网站多次转发批评文章,折射出官方对关键领域资本流动的警惕。夏宝龙的警告绝非空穴来风,毕竟巴拿马港口交易中资被迫退出的先例,已显现出跨国资本博弈的残酷性。在全球化与国家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新时代香港企业家必须面对的战略课题。

夏宝龙的强硬表态,标志着中方在国家安全议题上开始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美国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安全化的趋势,中方不再局限于被动应对,而是通过话语重构、规则重塑展开战略反制。

这种转变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用对方熟悉的符号体系进行反击,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将经济安全、产业链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框架,建立全链条防御机制;强调战略定力,既是对美方的心理震慑,也是对国内社会的信心锚定。

对于香港商界来说,读懂夏宝龙讲话中的深层含义,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战略清醒,方能在历史变局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