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陪了乾隆65年,78岁高龄还被翻牌子,儿子差点成为乾隆的接班人

历史 04-28 阅读:1 评论:0

【前言】

乾隆,作为大清朝的第六位皇帝,长久以来,他都是一个让人难以确切去描述的人物。

他当皇帝的时间长达六十年,之后自己主动把皇位让了出去,可还是接着插手政务,真正掌权的时间长达六十三载。在封建帝制存续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能拥有这么长时间的统治权,实在是不多见啊。

乾隆皇帝创造了两项最长纪录,一是成为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控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久的皇帝,二是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长寿的皇帝。

在乾隆皇帝当政期间,清朝步入了康乾盛世的鼎盛阶段。他五次对天下钱粮予以普遍免除,三次为八省漕粮实施减免,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居乐业之感,使得社会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安稳状态。正因如此,乾隆皇帝在百姓心中成了一位好皇帝。

【一、平民百姓家的小闺女】

海氏降生于康熙五十三年,其家乃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家,只是家中并不富裕。她在京城的一个普通百姓家中成长,父亲是个憨厚的小官,母亲是位吃苦耐劳的主妇,一家四口的日子过得简单却又温暖。海氏打小性子温顺乖巧,对父母极为孝顺,每天都会帮母亲操持些家务,还会照看才几岁的小弟弟。

她时常和邻里的孩子们一块儿开心地玩耍,在后院树荫处玩捉迷藏,在小河畔钓小鱼。夏天的时候,她会和大家一块儿钻进芦苇丛,数着天空中飘过的朵朵白云;冬天的时候,她会跟着大人们一起擀面团,做出一个个饺子。

海氏的童年那叫一个无忧无虑,她的笑声极具感染力,整条街坊邻里的孩子都能被她逗得乐开怀,就连大人见了,脸上也会不由自主地泛起慈祥的笑意。

十岁的时候,海氏被选中进了宫,成为了格格。这本来是特别荣耀的事儿,代表着海氏不再是普通老百姓了,有了能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然而,对于还是个孩子的海氏来讲,要离开熟悉的家,这让她心里既害怕又舍不得。她只能跟父母道别,以后也没法再像以前那样一起玩耍了。海氏虽然年纪小,可她也清楚这是老天给她的一个好机会。她抹掉眼泪,下定了决心要好好学宫廷里的规矩礼仪,不能让父母对自己失望。

【二、青涩羞怯的小格格】

海氏进了宫后,心里特别害怕。那些个格格可都是官宦人家的闺女,打小就在家学里受着优质教育,言行举止那叫一个有修养。她们啥才艺都会,弹琴、唱曲、写字、画画,样样精通。可海氏呢,就跟个没打磨过的小村姑似的,对宫廷的规矩那是一点儿都不晓得,透着股子孩子气,懵懵懂懂的。她不会讲官话,就只会那纯正的京腔。别的格格都穿着漂亮华丽的衣裳,唯独海氏还穿着她出生时那身朴素的衣服。刚开始的时候,她因为害臊,不敢去跟其他姑娘一块儿玩儿,就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走廊下面。

好就好在海氏被安排去伺候当时身为弘历皇子的乾隆帝。弘历这人呢,性子温和,举止儒雅,对人很是亲切,一点儿架子都没有。他瞧着海氏有些害羞胆怯,便亲自给她传授宫廷礼仪,还帮她起了个挺好听的宫名,叫“兰贵”。海氏那可是又惊喜又惶恐,当即发誓一定要做个合格的格格,绝不让皇子失望。在弘历的耐心教导之下,海氏慢慢敞开了心扉,不再那么害怕了,甚至还跟其他姑娘交上了朋友。

【三、顺成为贵人】

雍正帝离世后,弘历登上皇位,便是乾隆帝。依着惯例,弘历府中的女子皆会晋升,海氏也由格格升为贵人。其他女子要么凭借美貌,要么靠着讨人喜欢而获得恩宠,没多久便被封为嫔妃。然而,唯独海氏一直平平淡淡,乾隆也并未对她格外宠爱。海氏不晓得去谄媚逢迎,只是每日默默地且认真地照料乾隆的日常生活。也许正是因为她不刻意强求恩宠,乾隆反倒察觉到了她的真诚与温顺。

乾隆每日都需处置朝政及军国要事,应对利益纷争更是让他心力交瘁。然而,唯有与海氏相处时,他方能感受到轻松与惬意。海氏从不喧闹多言,他俩能够静静地对弈、品味香茶,尽情享受那短暂的安宁时光。乾隆也慢慢发觉,海氏的心底善良且纯粹,毫无半点心计。也许正是由于她并非出自名门世家,才使得乾隆倍感亲切。

【四、生下宠子】

过了好些年,海氏给乾隆诞下一个儿子,乾隆给他取名叫永琪。这永琪聪慧机灵,很是得乾隆的喜爱,而且这永琪那俊俏的模样跟海氏特别像。乾隆满心欢喜地跟大臣们讲,这是老天爷送给他的好儿子。海氏也因为儿子的荣耀,先是被晋升为愉嫔,接着又成了愉妃。

宫里的其他女人都对海氏的荣华富贵羡慕嫉妒恨,在背后说她是靠着儿子才得了这风光。可海氏呢,并不把这荣耀和宠爱当回事,别人的闲言碎语她也根本不放在心上。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看儿子,陪着儿子学习读书认字,教他怎么说话怎么走路。海氏打心眼里感激上苍,能让她有这么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她对永琪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满溢着。

永琪对海氏那是相当依恋。每天海氏要去伺候乾隆的时候,永琪就会紧紧扒着门,不让她走,还一个劲儿地撒娇,非要她陪着自己玩儿。海氏没办法,只好哄着他说稍微等一下,自己很快就回来。而且,为了能让永琪高兴,她还会给他带上好多零食和玩具呢。每次海氏一回来,永琪就兴高采烈地扑到她怀里。这母子俩的感情那叫一个深啊,就跟鱼和水似的,谁也离不开谁。

【五、母子共渡难关】

有一天,乾隆在圆明园意外遭遇火灾,别的皇子都只顾着自己逃命,唯有十岁的永琪拼死把乾隆救了下来,这让乾隆对他格外宠爱。海氏知晓儿子的这番功绩后,心里满是自豪,她的儿子这般英勇聪慧,还救了皇上,着实值得赞扬和庆贺。她立马备好永琪最爱的点心与玩具,等着他安然回来,也想好了该怎样夸赞激励他。

没过多长时间,永琪患上了附骨疽之病,海氏心疼得不行,成天守在他的床边,眼巴巴地瞧着儿子被病痛折磨。太医不敢使用药性猛烈的药,只能开一些药性平和的药物。

永琪的状况愈发糟糕,海氏那叫一个心疼啊,心里想着要是能替儿子遭这罪就好了。她所能做的,也就只是轻声地哄着儿子睡觉,跟他讲些小时候的好玩事儿,盼着能让他的注意力分散一些。

永琪到底没能扛过这场病,年仅 26 岁就走了。海氏悲痛万分,感觉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有快乐了。宫女们劝她别太难过了,可海氏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她就想每天守在儿子的墓旁,跟他讲讲心里话。要不是乾隆常常过来看望她,没准她早就因为伤心过度而病倒了。

【六、暖暖陪伴】

永琪早早离世后,海氏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侍奉乾隆这件事上,她那温暖的陪伴,成了乾隆内心最大的慰藉。乾隆对海氏也越发关怀备至,晓得她整日整夜地惦念着儿子,于是常常和她一边下棋,一边愉快地聊天,以此来帮她调整心情。而且,他还吩咐人把永琪的墓园打扫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好让海氏能够没有顾虑地去探望儿子。

每次一说起永琪,海氏的眼里就会泛起泪光。她会跟乾隆讲,永琪小时候的那些好玩事儿,像怎么玩捉迷藏,怎么去钓小鱼,怎么跟她撒娇要她陪着。乾隆会轻声地宽慰她,说儿子如今已经去了天堂,不会再遭受这世间的苦痛折磨了。海氏尽管心里还是很难过,但也慢慢试着去放下。她明白永琪肯定希望她能快快乐乐地过下去。

虽说海氏年事已高,可乾隆仍旧时常去探望她,跟她讲讲朝廷里的新鲜事儿,也乐意听她述说小时候的趣闻。他们之间并非男女间的情爱,而是拥有着一般朋友难以企及的浓厚情谊。乾隆心里也清楚,在这世上,再也没有谁能像她这样给予自己这般诚挚的相伴了。

海氏活到七十九岁时与世长辞,乾隆竟破例将她追封为愉贵妃。这位出身平民的女子,整整陪伴了高高在上的天子六十五年,由此足见,她那恬淡温和的性子赢得了乾隆的信任与喜爱。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给乾隆漫长的一生带来了温暖。

【结语】

愉妃海氏,以自己的一生彰显了知足常乐的处世之道。她对权势毫无觊觎之心,对荣华富贵也不刻意强求,只是静静地在乾隆身旁奉献,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守护着他。平凡之人照样能够成就非凡人生,这全然得益于她那纯净良善的内心。海氏通过实际行动表明,地位与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唯有成为一个出色且善良的人,才是这世上最令人自豪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