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时有这5个表现,说明你的肝脏可能出问题了,很多人没注意

健康 03-23 阅读:684 评论:0

“医生,我最近上厕所的时候总感觉尿液颜色很深,而且还经常便秘,吃东西也没啥胃口,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患者李叔叔最近的烦恼。

李叔叔今年52岁,平时身体还不错,但最近却发现上厕所时总有些异常。刚开始,他以为是饮水不足,便增加了饮水量,但尿液颜色依然偏黄、偏深。此外,他还经常感到便秘,虽然试了不少改善便秘的办法,但效果都不明显,而且食欲也比以前差了很多。

为了弄清楚具体原因,李叔叔决定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医生听完李叔叔的描述后,建议他进行肝功能及腹部B超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发现他的肝功能指标异常,转氨酶明显升高,经过进一步检查,李叔叔被确诊为脂肪肝。

医生提醒: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如果肝脏出现问题,排毒功能下降,身体会出现一些明显表现,尤其是在上厕所时,若有这5个表现,可能就是肝脏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千万别大意。

尿液颜色变深

尿液颜色变深可能提示肝脏出现异常。正常情况下,尿液呈淡黄色或无色透明,如果肝功能受损,胆红素在血液中增加,就容易进入尿液,导致尿色明显变深,如茶色或啤酒色。

尤其是长期尿液颜色发黄、变深,应及时进行肝功能检查,以排查肝病。

大便颜色变浅

肝脏问题会导致胆汁分泌减少或胆汁淤积,大便颜色会逐渐变浅,甚至呈现灰白色或陶土色。因为正常的大便颜色来自胆汁中的胆红素,如果肝胆功能异常,就会导致胆红素不能正常进入肠道,使大便失去正常颜色。

如果长期出现灰白色或颜色异常偏浅的大便,最好立即到医院检查。

大便黏腻、不易冲净

当肝功能受损,脂肪消化出现问题时,大便往往会变得黏腻,容易粘在马桶壁上,不易冲干净,这是脂肪消化不良导致的脂肪便。

肝脏分泌的胆汁对脂肪的消化至关重要,若胆汁分泌不足,大便中就会含有未被消化的脂肪,从而导致排便时异常黏腻。

经常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

肝脏受损时会影响肠道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或腹泻交替发生的情况。肝功能异常时,肝肠循环功能紊乱,肠道蠕动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排便不规律,长期下去还可能诱发肠道炎症或加重肝损伤。

如果频繁出现便秘或腹泻交替的情况,应尽早就诊。

粪便带血

肝脏疾病严重时,如肝硬化患者,由于门静脉高压会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容易破裂出血,从而导致排便时粪便带血,甚至呕血。

若出现排便带血或黑色柏油样便的情况,很可能提示病情严重,应立即就医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肝脏问题如何调理?

合理饮食

肝脏不好的人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减少高脂、高糖、油炸食品摄入,避免过量饮酒,多吃新鲜蔬果、粗粮,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鸡蛋、豆制品等。

规律作息

肝脏的修复主要发生在夜间,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规律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能促进肝细胞修复,保护肝功能。

坚持运动

适当的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肝脏代谢,降低脂肪在肝脏的堆积,从而减轻肝脏负担。

慎重用药

避免随意服用药物,尤其是一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因为这些药物都需要肝脏代谢,长期或大量服用容易造成肝损伤。

肝脏健康关系到整个人体的代谢和排毒,平时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尽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干预,以防病情恶化。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肝脏问题,保障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