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的笑话与立场
1.说个关于梁实秋的离谱笑话
梁实秋认为文学应该写永恒的人性,这样的文学才是伟大的。他举例说英国历史上,有些作家没有写永恒的人性,所以作品没有流传下来,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了。
然后鲁迅笑了。他说,上海的教授越说我越糊涂了——那些作品既然已经消失了,你又从哪看到的?又怎能断定它是因为没有写永恒人性才没有流传下来?
——显然,梁实秋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纯属主观臆断,文章逻辑上有些拉胯。
鲁迅又说,流传下来的就是好文学?没有流传下来的就不好?成王败寇?
——成功的未必是好人,失败的不一定是坏蛋,票房高的未必就是好电影,票房惨淡的也不一定质量差。
鲁迅跟梁实秋战,有点欺负人了,实力差太多。好像鲁迅指着梁实秋鼻子:你就是个弟弟!
梁实秋文章里有不少想当然的经不起推敲的观点,比如:
“一切的文明,都是极少数的天才的创造”——显然人类的一切文明,并不都是极少数天才的创造,普通人也有参与,金字塔是谁建成的?大运河谁开凿的?很多发明创造是无数工作在一线的人积累和搞出来的。
“诗人,一切文人,是站在时代前面的人”——实际上有很多拖历史后腿、阻碍时代发展的诗人和文人。比如极力阻止白话文、极力诅咒陈独秀的林琴南,比如对朦胧诗咬牙切齿的臧克家。
“大多数就没有文学,文学就不是大多数的”——大众也有文学,比如民间传说,民歌,大众也看小说,听说书,看戏,所以大多数确实有文学,文学也确实是大多数的。
梁实秋这些立论就有些匪夷所思,连基本的正反双向思考都没有做到,完全是偏见,也敢发出来,也不怕人笑话。也是让人不理解的了。
2.鲁迅为什么骂梁实秋“资本家的乏走狗”?
鲁迅和梁实秋的骂战发生在1930年。
党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之后,梁实秋就跳出来,竭力否定左翼文学,认为大众没有文学,文学只能写人性,不能写阶级内容,而且说无产阶级就是A citizen of the lowest who served the state not with property, but only by having children,对底层充满蔑视。
梁实秋的立场非常明确,有钱人阵营,统治者立场。所以就有左翼的人骂他是资本家的走狗。
梁实秋大度地表示:我不生气。又委屈巴巴地说,你们说我是资本家的走狗,是哪个资本家?告诉我,我好去领英镑。又说我怎么知道你们去“某某党领卢布”的手段?
注意,这时梁实秋已经暗中给国民党政府递刀子了。因为当时正处于红军建立苏区,国共内战时期。梁实秋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凡是反对我的人,都是某某党的人,包括鲁迅。如果再联想到1927年清党事件,宁可错杀也不放过的恐怖,梁实秋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起了杀心了。
对于梁实秋这种卑劣的手段,鲁迅忍无可忍,直接骂他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因为梁实秋已经想借刀杀人,已经威胁到鲁迅的安全。骂他“丧家”,是因为他说我不知道我是哪个资本家养的狗,骂他“乏”,是因为他的文艺批评、文艺论战没有东西,只是拿一些无聊甚至卑劣的东西来充当。
当然,鲁迅确实也是左翼的人,为党做了很多工作。鲁迅是一直站在人民大从这一边,跟对面的帮手干了半辈子仗。
话说回来,梁实秋是个好散文家,但他也确实是反人民的。
长期写,认真写,请关注,多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