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无牌可打!调停俄乌停战成泡影,美国要破罐破摔了?
俄乌冲突依旧复杂难解难分。美国的介入,从最初的信誓旦旦到如今的举步维艰,诸多承诺皆化为泡影。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宣称,若俄乌双方不在美国框架内迅速谈判并停止冲突,美国将停止所有的撮合工作。
美国先是将对乌克兰的 “无偿援助” 变为巨额贷款,又企图通过矿产协议榨干乌克兰。俄乌双方已然看清美国在冲突中并非真正的撮合者。
在谈判进程中,尽管历经多轮,但实质性进展寥寥。间接谈判、酒店走廊会谈等方式阻碍了双方直接交换意见。美国的意图很明确,协调冲突促使双方停火,前提是双方都要给予美国利益。
以乌克兰的矿产协议为例,美国要求将乌克兰国有资产一半的利润收入囊中,甚至想通过压迫性条约让乌克兰无偿提供其稀缺的稀土资源。
俄罗斯方面亦是如此。美国把解除制裁、关系降温当作筹码,可时至今日,解除制裁仍未落实,联合开发北极、互访等进展缓慢。
这表明美国政府在俄乌冲突中并没有所谓的“灵丹妙药”,此前所谓的快速解决冲突,不过是个口号,用来安抚美国选民。当下,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利益难以实现,在影响力和效率上,既无法说服乌克兰,也无法说服俄罗斯。
俄乌冲突历史经纬复杂,美国试图通过 “冷冻式” 手段平息冲突,如今看来已失去耐心。美国挥舞 “关税大棒”,在全球范围内名声变差,几乎得罪了所有国家。
在此情形下,美国的能力和影响力遭受质疑。若俄乌冲突持续,而美国此前承诺则未能兑现,其影响力大打折扣。
从俄乌冲突调解失败到 “关税大棒” 威胁全球,美国政府的真实面目逐渐清晰。所谓 “双方不谈,美国不管了”,不过是在甩包袱。若之前承诺都成了空话,未来在 “关税大棒” 压力下,各国也不会再轻信美国。连俄乌冲突都无法解决,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力和威信也将面临极大挑战。
据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4月18日公布的信息,乌总统泽连斯基已签署法令,将乌克兰战时状态和总动员令从2025年5月9日延长90天至8月6日。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为期 30 天的俄乌暂停打击能源基础设施约定期限已到期,但俄总统普京未就此作出新指示。佩斯科夫指出,俄罗斯遵守了相关约定,而乌克兰未能遵守。
俄方指责乌克兰军队自3月18日相关约定生效以来对俄罗斯多个地区的能源目标发动了 120 多次袭击,乌克兰也指责俄方同期30多次违反约定,打击其关键基础设施。
3月18日,美国提出俄乌双方 30 天内互不打击对方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议,普京积极响应并向军方下达命令,泽连斯基也表示支持该提议。
3月24日,俄美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商定为俄乌停止打击对方能源基础设施制定措施。
3月25日,克里姆林宫发布了相关清单,暂停打击自 3 月 18 日生效,有效期 30 天,可协商延长,若一方违反,另一方有权不遵守。如今协议到期,俄罗斯有可能退出该计划,俄乌冲突或继续升级。
白宫方面4月18日声称,如果围绕乌克兰问题的谈判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明确进展,美国将不再参与斡旋。此前一天,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法国巴黎与乌克兰、法国、英国、德国官员就乌克兰问题进行磋商后表示,乌克兰问题谈判不能一直停滞不前,若短期内看不到俄乌达成一致的信号,美方不会继续撮合。
对此,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回应称,鲁比奥声称谈判没有取得足够进展,但俄方认为谈判取得了一定进展,相关对话非常复杂,俄罗斯方面寻求解决俄乌冲突,同时要确保自身利益,对和谈持开放态度。
美国《华盛顿邮报》评论称,鲁比奥的言论反映出美国斡旋俄乌冲突的努力陷入停滞,路透社援引欧洲外交消息人士的话报道,鲁比奥的表态表明白宫对斡旋日益感到挫败。
在美乌矿产协议方面,4月17日,乌克兰第一副总理、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发文称,乌克兰和美国已签署与矿产资源协议相关的备忘录,白宫方面在同一天表示,与乌克兰的矿产协议将于4月24日签署。
然而,自今年美乌开展矿产协议谈判以来,双方就协议内容长期存在严重分歧。2月底泽连斯基访美时,外界本以为双方将签署协议,却在白宫爆发激烈争吵,美国斥责泽连斯基 “没美国,你没牌可打”,最终双方未能签署协议。
随后,美国对乌克兰展开极限施压。3月3日,美国暂停对乌克兰所有军事援助;
3月5日,暂停同乌克兰分享情报。紧接着,俄军3月8日左右在库尔斯克地区发起全线进攻,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暂停共享情报对在库尔斯克州作战的乌军影响严重。
3月11日,美乌双方代表团在沙特举行会谈,乌克兰表示愿意接受临时停火建议,两国总统同意尽快达成矿产协议,美国随后恢复对乌情报和军事支持。
3月28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表示仍没有矿产协议的最终草案。
4月11日和12日,乌方团队赴美就协议内容进行 “技术性” 磋商。4月16日,泽连斯基表示,乌美矿产协议的 “基本法律内容” 已基本敲定 。
据《纽约时报》报道,此次签署的备忘录未提及向乌克兰提供 “安全保障” 的内容,泽连斯基此前多次批评美方在矿产协议中未提及对乌安全保障,但为获得美方援助和情报支持,始终强调有意与美方达成协议。
此前,双方关键分歧在于美国坚持在矿产协议框架内成立的联合投资基金的未来收益应优先用于偿还美国援助而非对乌投资,且在未 “收回” 全部资金前不愿做出新的投资承诺。经乌美两国技术团队磋商,美国政府 “软化” 立场,将乌方偿还援助金额从 3000 亿美元降至 1000 亿美元。
对于俄罗斯,美国虽与其代表团进行会谈,也与普京也有过通话,但俄乌停火未能有效推进。
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强调,任何与俄特别军事行动相关的解决方案必须确保俄罗斯长期安全。北约六轮东扩、美西方无限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是冲突起因,这也是俄罗斯愿意与美国洽谈的出发点。但美国是否愿意放弃既得利益,欧洲国家是否准备与俄罗斯和平相处,仍是未知数。
在极限施压招数失效后,美国在这场俄乌 “牌局” 中,已近乎无牌可打,其斡旋俄乌冲突的努力,正走向失败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