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反派高启强,讨厌苦熬20年的安欣?
在《狂飙》接近尾声的某一刻,高启强终于走向了他的终点。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曾经的鱼贩子、如今的黑恶势力头目高启强,经过二十多年的权力角逐、暗中操控,最终被正义的利剑所斩断。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剧中的这一时刻并没有引发观众对正义的完全欢呼,相反,弹幕中充斥着观众们对高启强的惋惜。
“强哥再见,心疼你!”
“虽然不对,但他真的有魅力。”
与此同时,安欣,这位正义的化身,却遭到了不小的抨击:“安欣太轴了,没有一点人情味”、“心疼孟钰,安欣辜负了她!”
高启强的离开与安欣的坚持,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身价几十个亿的黑老大高启强,反而讨厌苦熬了20年的安欣?背后的真相,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20年前,那个在鱼摊上努力讨生活的高启强,面对的是父母亡故、弟弟妹妹无人照顾的困境。
剧中,观众见证了他从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一步步蜕变为京海市呼风唤雨的黑社会头目。
但高启强的成功并非只靠暴力和权谋。他懂得时机的把握、懂得人心的经营。在与权力的交锋中,他从不急功近利,而是一步步积累自己的力量。
这种积累让他不仅成为了黑恶势力的领袖,也成为了京海市经济中的一方巨擘。
观众对高启强的喜爱,某种程度上源于他身上那种“逆袭”式的成功。
他从最底层爬起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句话道出了许多观众的心声。高启强从一个小鱼贩子变成了身价几十亿的黑道大佬,这种从底层挣扎出来的奋斗,击中了许多人心底对逆袭的渴望和共鸣。
而在他成功的同时,高启强并没有完全抛弃情感线。无论是对弟弟高启盛的维护,还是对陈书婷的爱护,都让观众看到了他身上少有的温情。
高启强的复杂性、他在黑道之外的柔情,这些让他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反派角色,甚至让观众在他被绳之以法时,感到惋惜。
与高启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安欣,这位二十年来一直坚持正义、坚守底线的刑警。
无论面对何种诱惑或威胁,安欣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绝不与黑恶势力妥协。这样的坚持,在现实中是可贵的,但在电视剧中,却显得有些“轴”。
为什么观众不喜欢安欣?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他太“轴”、太“理想化”了。
安欣的性格中,充满了牺牲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他可以为了正义放弃个人的幸福,甚至在面对高启强的多次“示好”时,也毫不动摇。
安欣的信念固然伟大,但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他的坚持却显得过于理想化,甚至让人感到疏离。
安欣的“轴”,也让他在情感上显得孤独无助。20年来,他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个人生活,始终在与黑暗势力斗争。
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没有家庭、没有感情寄托的孤独英雄,而这种孤独,正是观众难以与他产生共鸣的原因之一。
然而,细细回味《狂飙》这部剧,我们不得不思考:高启强真的赢了吗?他所建立的帝国,最终在安欣的坚持下土崩瓦解。
他所珍视的家人,弟弟高启盛早已走向疯狂,妻子陈书婷被撞死。而安欣呢?虽然看似孤独,但他守护的正义,最终战胜了黑暗。
也许,观众对高启强的喜爱,更多的是对他那种逆袭式人生的羡慕,和他身上复杂人性的认同。
而对安欣的“讨厌”,则是对他那种不近人情的理想主义的反感。毕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习惯于看到那些懂得变通、懂得权衡的人,获得成功。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安欣的坚持,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正如官方对《狂飙》的评价中所提到的那样,这部剧揭示了现实中的黑暗与光明,而安欣,正是那个守护光明的象征。
在《狂飙》的结尾,我们不得不思考:如果高启强没有走上黑暗的道路,他是否还能成为那个受人尊敬的成功人士?这些问题,或许永远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