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告诫:最能加速脑出血的行为,不是喝酒!而是频繁去做这6事

健康 03-29 阅读:2148 评论: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参考文献:[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年)》.[2] 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卒中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3]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脑卒中流行病学报告》.

有些人一提起脑出血,就条件反射般地把“喝酒”拉出来鞭打一番,仿佛凡是脑子里出点事儿,都是酒惹的祸。可事实真不是这么简单!医生们一拍桌子:真正加速脑出血来的,不是酒,而是你天天在做、却毫无察觉的6个坏习惯!

一、脑出血到底是怎么回事?别等倒下了才明白!

脑出血,听起来就像脑子里“爆管”了,事实也差不多。它是脑血管破裂后血液渗入脑组织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归属于“脑卒中”家族中的“出血型卒中”。一旦发作,死亡率和致残率都极高,很多人甚至根本来不及送医!

脑出血的常见诱因包括:高血压、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血液病、脑部肿瘤、外伤等。但近年来,医生们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倒在了脑出血的魔掌之下,而他们并没有明显的基础病史。

究其原因,不是喝酒,不是熬夜,而是我们忽略的“日常行为”在悄悄伤害大脑的血管。

二、喝酒虽坏,但还不是“头号杀手”

别误会,喝酒确实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酗酒,会导致血压波动、血管弹性下降、脑部代谢紊乱,甚至诱发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但在临床统计中,更多的脑出血患者,并不是因为喝酒进了医院,而是因为那些不起眼的生活习惯反复作祟。

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谁?下面这6个行为,才是你该最警惕的!

三、频繁做这6件事,才是加速脑出血的“真凶”!1. 频繁憋尿——给血压“添把火”

很多人一忙起来就不爱上厕所,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常常憋到尿急得满脸通红才去解决。但你知道吗?憋尿时,交感神经被激活,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骤升!

血压上升本就是脑出血的诱因之一。有研究显示,憋尿时血压最高能飙升至正常状态的1.5倍,脑血管受到极大压力,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极易诱发脑出血!

一个真实案例:某社区退休干部,患高血压多年,某天清晨起床后突然头晕摔倒,送医后证实脑出血。追踪生活习惯发现,他每天早晨醒来都憋尿至少一小时,医生判断这正是诱发因素之一。

建议:别拿膀胱当水桶,想尿就去,特别是早晨和夜间,不要贪懒!

2. 用力排便——别让马桶成了“发射台”

很多中老年人便秘严重,每次上厕所仿佛上战场,面红耳赤地“奋战”十几分钟。殊不知,用力排便时,腹压上升,血压也随之剧烈波动,这对本就脆弱的脑血管是沉重一击!

医学上称之为“排便性卒中”。尤其是冬季早晨,气温低,血管收缩,再加上用力排便,极容易导致血管破裂。

建议:多吃蔬果、粗粮,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使用开塞露或甘油栓,千万别硬撑。

3. 情绪激动——怒火攻心,血管也会“爆炸”

“气得我脑袋都要炸了!”这话不是比喻,是真事。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飙升,脑血管承受不住,极易破裂。

特别是老人家,遇到家庭争执、邻里纠纷,一急一怒就是脑出血的导火索。每年春节期间,因家庭矛盾引发的脑卒中病例都有明显上升。

建议:学会情绪管理,遇事冷静三秒钟,深呼吸可缓解紧张情绪。多和家人沟通,别让“火气”烧到脑血管。

4. 突然起身——让血压“起飞”瞬间爆表

不少人早晨起床时猛地一跃,结果眼前发黑、头晕目眩,有的甚至倒地不起。这是因为体位性低血压或高血压反应,血压瞬间波动,脑血流量骤变,引发脑部供血紊乱甚至脑出血。

尤其高龄老人、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病人,这类“起立卒中”并不少见。

建议:起床前先在床上坐一会,再慢慢下地,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

5. 频繁熬夜——让血管“透支”生命力

熬夜不仅伤肝伤眼,更伤血管!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交感神经长期兴奋,血压昼夜节律紊乱,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加重。

很多年轻人熬夜打游戏、刷短视频,年纪轻轻就出现高血压、心慌、头晕等症状,甚至出现脑出血。

2023年,广东某地一位28岁程序员连续加班熬夜数日,某天凌晨猝倒在电脑前,经诊断为脑出血,虽抢救及时,但留下了偏瘫后遗症。

建议: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少熬夜,别拿健康换夜生活!

6. 乱吃止痛药——药不对症,伤人害己

很多人头痛、背痛、牙痛就随手抓一颗止痛药吃下去,尤其是含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成分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这些药物虽然缓解疼痛,却也抑制血小板聚集,导致出血倾向增加,特别是长期使用者,脑出血风险翻倍增长。

建议:不要长期自行吃止痛药,尤其是老年人,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出血风险。

四、脑出血的“蛛丝马迹”,身体早就偷偷报警

脑出血不是毫无预兆的“突然事件”,很多人早就有症状,只是没当回事。

以下这些信号要特别警惕:

突发剧烈头痛,不是普通的“紧绷感”,而是像被锤子砸了一下;

一侧身体麻木无力,尤其是突然出现的手脚不听使唤;

视力模糊或双影;

语言表达困难,口齿不清;

走路不稳,站立困难;

意识模糊,昏迷。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脑出血的黄金抢救时间是3小时内,越早治疗,存活率越高。

五、脑出血怎么治?治病如救火,越快越好!

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

保守治疗:适用于小面积出血,主要以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止血、改善循环为主;

外科手术:如血肿较大、压迫脑组织严重,需要开颅手术或微创血肿清除术;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训练、心理疏导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越早送医,效果越好。很多人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导致终身残疾,甚至死亡。

八、写在最后:保护脑血管,从“改掉坏习惯”开始!

脑出血,来得快,代价大。不是所有危险都像喝酒那样明显,真正伤人的,是日复一日的小错误。别等倒下了,才意识到这些行为有多可怕。

只要记住:别憋尿、别猛起、别急躁、别熬夜、别硬撑、别乱吃药,你就离脑出血远了一大步。

你是否也发现自己有这些“隐形危险行为”?快在评论区分享一下你准备如何改变,并告诉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守护脑血管的安全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