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队都安个“中方教练组”,足协难道不该改改?

推荐 04-11 阅读:117 评论:3

呼吁足协向亚足联学习积分计算在U17亚洲杯B组的最后一轮比赛中,出现了非常混乱的情况。连亚足联官网都搞错了排名,把澳大利亚排在了第二名。但实际上,澳大利亚和阿联酋的积分、净胜球和进球数都一样,最终是阿联酋因为对澳大利亚的交手成绩占优,成功晋级,而澳大利亚只能排第三,被淘汰出局。看到别的国家在计算积分的时候,再看看咱们中国的球迷和媒体也在帮忙分析,心里就想起我们自己的国少队更早就被淘汰了。最近还看到网上有不少争论,所以想跟足协提一下这个事情。

聚焦:国字号球队的“中外教练之争”很多年以前,甚至记不清具体是从哪年开始了,中国国家队请外籍教练时,总会配一个“中方教练组”,除了领队,还有中方教练。这其实是有好意的,就是想让本土教练跟着学,也让年轻有潜力的教练有个机会锻炼自己,将来能更好地执教国家队。不过在实际操作中,问题总是层出不穷,有些可能是事先想到的,可真的发生了又很难处理。国家队的情况不说也知道,最近U17国少队的事闹得挺大,尤其是关于中日足球文化的差异,引起了媒体和球迷的热烈讨论。据一些媒体报道,国少队教练组内部可能存在矛盾,甚至很激烈。比如中方教练对日本助教不服气;海外训练时,双方因为争吵还动了手,结果中方教练打了日本助教耳光;还有关于要不要多打高质量热身赛、高原训练对球员有没有影响之类的分歧;甚至有人质疑中方教练是否干预了主教练的战术安排。

揭秘国足为何“换风格”球迷们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中国队在预选赛时踢得那么漂亮,像日本队那样传控、配合默契,可到了正式比赛就变了样,变成老一套的防守反击、大脚长传,简直判若两队?这让很多球迷都不理解。就连中国足协的领导宋凯也在队内会议上公开表示疑惑。更有意思的是,执教中国队多年的日本教练上村健一,之前无论是在俱乐部带青训还是担任U17国家队主教练,从来没听说他要求球员踢长传球或直接找前锋。而且他在各种采访中也多次强调,自己更喜欢高压逼抢和快速进攻的打法,根本不是那种保守的防守反击。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有媒体报道说,队里的中方教练私下找球员谈话,让他们“收回去打”,也就是防守反击、长传冲吊。这明显跟上村健一的要求背道而驰。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就是要放弃上村的战术思路,转而采取更传统的中国式踢法。

对年轻球员的负面影响更坏这件事要是真的,那问题可不小,影响特别不好。首先,主教练上村健一定的比赛策略根本没法执行,甚至都没法尝试执行。不用多说,国少队前两场的表现就说明了问题,宋凯心里的疑问大概也清楚了吧。其次,这对年轻球员的影响特别不好。比输几场比赛、错过几次比赛机会还要严重得多。16、17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学技术的时候,思想品德和价值观也在慢慢形成。中方教练只是副手,应该全力支持主教练,让整个队伍团结一心,朝着共同目标努力。但如果你私下跟球员说别按主教练的要求踢,这不是带着他们走歪路吗?还说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这说得过去吗?

国字号球员被教坏?年轻的时候就爱跟主教练对着干,这种不好的事情,居然是队里的中方教练(相当于领导)让这么做的。要是一直这样下去,这些球员长大了还能成为好球员吗?他们在心里可能就会觉得,啥职业啊、啥道德啊,都不重要了。这样的球员又怎么能成为中国足球的好苗子呢?说得严重点,这不是在帮他们,而是在害他们,也是在害中国足球。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情况,不用太担心,也不用太惊讶。但是看看这些年来的中国足球,包括到18强赛的国家队,难道就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前阵子不是还传出过郑智砸墙板、陈涛质疑教练战术之类的故事吗?

足球青训真的只是请个洋教练就能搞好?关于中方教练被传扇耳光的事,到底是不是真的,管理部门查起来应该不难吧?如果是真的,教练之间都打起来了,这还能叫团结的队伍吗?这样的队伍还能正常运转吗?这对球员会有啥样的影响呢?当时为啥不处理或者调整一下,结果才闹到中方教练不让球员执行主教练战术这种荒唐事?有些球迷觉得,请了洋教练就该放手让他管,除了领队,教练组其他人选让主教练自己定就好。本土教练要成长,得靠自己努力;想进国家队也得凭实力,不能随便安排。这样做虽然看似好心,但常常会搞砸事情。从这次U17亚洲杯看,像日本、伊朗、沙特、澳大利亚、韩国这些传统强队依然很强,而像印尼、越南这些以前弱队也在快速进步。他们能进步,主要是因为管理体系做得好。如果我们还守着老办法,给洋教练套紧箍咒,只会让我们越来越落后,以后连小组出线都成问题了。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4-11 19:24:03

    中方教练组是个什么玩意儿?从来没起过好作用,从少年组到国家队。

  • 2025-04-15 22:37:18

    中国的教练组请不要插手主教练的排兵布阵、高压迫抢、短传配合进功的打法、在中国足球迷的心里应该没有错支持的、主要还是国产教练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