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可惜的四个人,只差一步就统一天下,却偏偏没走好最后一步

历史 02-28 阅读:11 评论:0

从古至今,能成就伟大事业的人不过数十个,多数人都成了历史尘埃。有四个人特别让人惋惜,他们几乎就要一统天下,却功亏一篑。他们的离世让无数人扼腕,究竟是哪四个人呢?

【项羽】

西楚霸王项羽堪称古代悲剧色彩最浓的英雄。反秦之际,他贡献极大,要是没他,十八路义军早被章邯一举消灭。可令人叹息的是,他最终的结局极为凄惨。

项羽堪称古代头号猛士,有说法称他“力拔山兮气盖世”。他力气极大,简直无穷无尽,作战时更是勇猛无比,没人能轻易阻挡他的锋芒。

起初,章邯把义军中最有实力的项梁给杀了,还将巨鹿城围困起来。宋义带着各路援军抵达巨鹿周边后就停住了,说穿了就是害怕章邯带领的秦军。

最终是项羽站了出来,杀掉宋义树立威信。随后他带领援军主动进攻,受他带动,义军作战时个个勇猛无畏、不惧死亡。居然以少胜多,打败了强大的秦军,彻底改变了双方攻与守的态势。

秦朝连最后扭转局势的机会都没抓住,就此失去了咸鱼翻身的可能,最终走向了灭亡的结局。

在这之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对诸侯进行了分封。他就此取代了楚怀王的地位,成为了事实上的天下共同尊奉的君主。

尽管有人因项羽暗害楚怀王的举动而对他颇为不齿,但换个角度看,在这事儿里楚怀王又做了啥实事呢?江山可全是项羽一刀一枪打下来的,他哪有道理屈居在楚怀王之下呢。

遗憾的是项羽这人,武力方面很厉害,但智谋欠佳。在鸿门宴上,他心一软放走了刘邦。之后,趁着他和齐国打仗的当口,刘邦毫不留情,直接把他的老巢彭城给攻占了。

即便如此,项羽依旧是那个霸气十足的西楚霸王。他亲自带领三万骑兵,一路风驰电掣赶回,眨眼间就把刘邦那五十六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

从那以后,刘邦只要和项羽交战,就会遭遇惨败。他心里明白,跟项羽正面交锋根本不是对手。于是,他开始耍起各种计谋、使些手段,逐步削弱项羽的力量,还不断拉拢盟友壮大自己。

项羽实力强劲,可终究寡不敌众,无奈与刘邦达成和解。谁料刘邦不讲武德,等项羽一折返,就立马毁约,带兵围攻。项羽没料到这一出,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最后只能在乌江边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曾经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最终落得失败下场,而究其原因,竟是败在了自身的天真上头。他或许是因这份天真而在诸多关键抉择上出现失误,最终导致了命运的转折。

【柴荣】

周世宗柴荣的遭遇,恰似现实中上演的农夫与蛇。他本可能怀着善意与期待前行,却如同农夫对蛇付出温暖,最后或许面临着类似蛇反咬一口般的结果,让人不禁为其经历感慨。

柴荣生活在五代十国,这是个纷争不断、战火频仍的时代。残酷的战争让柴荣失去了双亲,不过他还算幸运,被郭威收为了义子。

郭威创建后周后,因自己没有亲生儿子,就把柴荣立为储君。柴荣登上皇位后,心怀远大志向,打算改变当时诸侯割据的状况,终结战乱纷扰的局面,让天下重归太平。

柴荣贵为皇帝,打仗却极其勇猛,常冲在最前面,不惧生死。像高平之战时,他不顾北汉的箭雨,亲自指挥大军作战。将士们见皇帝如此英勇,士气瞬间高涨,个个作战勇猛。

最终,远处的辽军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北汉军队就已战败。辽国见状心生畏惧,自知难以应对,没办法只能选择退兵。

可惜啊,多年持续打仗让他身体严重透支,还没实现抱负就离世,抛下了孤儿寡母。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无比信任的亲信赵匡胤竟借机“黄袍加身”,夺取胜利果实,建立了宋朝,而这是历史上实力较弱的一个王朝。

倘若柴荣能再多活十年,后周极有可能发展成类似大唐那般强盛的王朝,在历史舞台上绽放出别样的辉煌,展现出与大唐媲美的繁荣昌盛之景。

【曹操】

曹操是三国时期公认的奸雄,大众印象深刻的是他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让天下人负我”,还有“曹贼”这个广为人知的称呼。他的这一形象和话语,成为其鲜明标签留存于人们记忆中。

实际上,曹操一直遭人误解。他本有心匡扶汉室,奈何被董卓那帮人把局势搅得一团糟,汉室已没了模样。起初他对汉献帝满怀期待,可到头来,汉献帝也就比阿斗稍强些,还是扶持不起来。

既然指望皇帝没啥用,他就只能靠自己打拼。这也不是他想玩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一套,实在是他手头没别的办法,就只有“天子”这一张能用的牌了。

他白手起家,从许昌起步开启征程,历经百余场战斗,多次身陷险境。凭借过人智慧,他战胜兵力远超自己的袁绍。然而在得意之时,遭遇张绣突袭,狼狈到割须弃袍,还痛失爱子与心腹爱将。

本已稳握胜券,却在赤壁之战中遭遇惨败,最终只能狼狈逃窜。后来在汉中之战,他又一次输给了刘备。

他肯定生气,但这又能怎样呢?曹操历经诸多困难,都一一挺过来了。他是怀揣信念之人,要是没信念,早就在困境中自我怀疑、自我放弃了。

他学精了,明白蜀汉和东吴都难对付,硬碰硬不是办法。所以他选择和对方耗着,可惜他年事已高。最后曹魏把蜀汉和东吴耗垮了,可他自己却没能熬过刘备与孙权。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离世之后,司马懿篡夺了曹魏的大权,他的子孙也像汉献帝一样,失去了权力。而最终获得胜利的,竟是他始终防备着的司马懿。

【刘裕】

有些人可能对他不太了解。他身处南北朝时代,成功建立了刘宋王朝。当时五胡乱华局势混乱,而他有很大机会结束这一混乱的局面,就差那么一点儿了。

刘裕出生于贫苦家庭,毫无背景依靠。待其成年,为了能维持生计、谋求发展,他选择投身军队开启新的生活。

机缘巧合之下,他获得东晋名士王谧的赏识。王谧评价他为“当世豪杰”,认为他将来必定能做出一番大事业,在世间留下自己的成就与声名。

公元399年,东晋境内孙卢之乱爆发,朝廷为应对这一乱局,从各地调集兵力参战。在这场战斗里,刘裕表现极为亮眼,多次立下战功,凭借出色表现得到提拔。

刘裕出身贫苦,深知百姓生活艰难。他对手下要求严格,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从不侵扰百姓,这在当时极为少见。正因如此,他在民众间威望颇高,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与尊重。

那时东晋局势混乱,内部争斗不停。刘裕瞅准机会快速扩充自身实力。待战乱平息,大家惊觉朝廷大权已被这个出身平凡的武将掌控。曾经威风的世家大族,也只能在他的威慑下胆战心惊。

在那之后,刘裕屡次亲自带领大军出征作战。他先把巴蜀、南燕灭掉,又平定了荆江地区,让南方的战乱得以终结。最终,他成功建立了南朝宋,这个朝代也被称作刘宋。

刘裕十分爱护百姓,减少徭役、免除赋税,积极推动生产发展。而且,他改变东晋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式,重用出身寒门的子弟,让底层民众有了向上发展的可能,朝廷因此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当他认为自身积累的实力已够,准备出兵讨伐北魏以终结南北朝局面时,却因长久劳累致使身体过度透支,最终抱憾离世。

他儿子刘义隆虽说还行,但军事能力和刘裕比差远了,刘裕的梦想没能达成。要是能多给刘裕5年时间,说不定情况就大不相同,很多事都会有不一样的走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