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一线城市房价连涨4个月,哪些城市房价要暴涨?
文/谢逸枫
4月16日,统计部门公布70城房价指数显示,3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房价指数环比下跌0.1%(1月下跌0.1%,2月下跌0.1%,实际0.07%)跌幅环比与上月持平(2024年10月下跌0.5%、11月下跌0.2%、12月下跌0.1%(0.08%),房价呈底部运行走势。
3月70城新房的房价连续5个月跌幅收窄后,连续3个月持平,表明房价总体处于止跌筑底转向底部拐点运行阶段,延续止跌、修复的态势,已经基本调整到位,呈现未来房价反弹迹象。这个房价走势,符合笔者提出的房价底部运行周期(6个月-12个月)。
按照3月70城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房价指数环比来看,其中一线城市房价连续4个月上涨,上涨幅度与上月持平;二线城市房价首次迎来上涨拐点后,连续2个月持平;三线城市房价,比上月跌幅收窄0.1%。
判断70城房价见底企稳、反弹上涨的结论为时过早,房价跌幅连续3个月持平,背后的真相是市场信心和预期、短期政策效应减弱、楼盘产品供应和成交结构性、限价限签政策的取消带来结构性的止跌效应减弱、二手房价的冲击,不排除网签滞后性的影响。
短期内要完成房价见底企稳、反弹上涨的基础不牢固、条件不具备。过去房价周期路径为成交量止跌上升-房价止跌见底-反弹上涨,现阶段还在成交、房价止跌筑底转向见底企稳阶段。一线城市和少部分城市房价结构性上涨,大部分城市房价正在筑底阶段。
按照历史楼市与政策周期、经验来看,政策效应、成交量和房价上涨的持续性能否保持6个月以上-9个月以上(即2024年9月-2025年9月)、一系列政策大招能否在2025年一二三季度前全面落地、还有新的政策加码,才是判断成交量、房价见底反弹上涨关键。
目前政策短期之内无法熨平供求关系波动,经济和房地产基本面、市场预期及信心、债务和交付层面的修复需要时间。现在成交量、房价呈现热点城市见底的结构性上涨。预计房价完成筑底之后,将会在底部运行6个月-9个月以上才有可能会企稳。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2024年9月-12月、2025年1月-3月70城房价、供求关系、产品供应和成交结构变化、政策调整、二手房市场、网签因素分析,目前房地产市场正在释放出房价新的变化、信号,呈现指标好转、市场积极改善、底部见底、上涨反弹迹象的趋势。
一是房价处于止跌筑底转向底部企稳阶段,暂时房价要反弹上涨有困难。
二是房价要实现真正全面反弹上涨的基础不牢固,城市结构性上涨占主导。
三是未来2年房价平稳,不存在大涨大跌,房价上涨比下跌预期概率大。
四是区域、城市内部、一二手房价两极分化,一线城市、二手房价率先上涨。
五是一线城市房价连续上涨4个月,二线城市房价持平呈现不稳定状态。
六是房价上涨的城市增加,呈现点状上涨趋势,片状上涨不稳定状态。
七是市场结构性带动房价上涨,一二线核心区域量对价的传导效应明显增强。
八是买房最好窗口期来临,现在一线、二线城市核心区买房,就是抄底。
3月70城一手商品住宅房价环比下跌0.1%,跌幅与上月持平
3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房价指数环比下跌0.1%(1月下跌0.1%,2月下跌0.1%,实际下跌0.07%),跌幅与上月持平(2024年12月下跌0.1%,实际下跌0.08%),连续3个月持平。说明房价已经基本调整到位,止跌筑底转向底部拐点阶段特征。
3月房价环比跌幅连续3个月持平主要原因,一是市场结构性的因素,大户型、高价楼盘供应和成交出现波动。二是限价、限签政策取消,带来价格上涨效应减弱。三是政策边际效应带来的短期效果减弱。四是不排除网签数据的滞后性。五是二手房对新房价的不稳定因素。
2024年8月环比下跌0.73%,是2014年12月以来单月第一大环比降幅,到12月下跌0.1%(0.08%),2025年1月环比下跌0.07%,2月环比下跌0.07%、3月环比下降0.7%,已经连续3个月持平,总体呈现房价逐步往止跌、触底上涨的预期方向发展。
自2021年9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房价环比下降0.1%(下跌0.08%),上涨76个月后首次下降,到2023年12月连续下跌28个月,一直到2025年3月连续下跌43个月,超过上轮房价下跌周期,说明房价基本上已经调整到位。
70城房价环比已经连续下跌43个月,是否短期内出现全面反弹上涨待观察,因为一系列的大招政策和新的大招有待落地,政策传导、效应持续性不佳,以价换量是市场主流,供大于求、收入和预期未全面逆转、信用违约与交房及信心影响房价。
中指数据显示,2025年3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为1674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7%,同比上涨2.63%,环比涨幅扩大0.06%,同比涨幅回落0.1%。2025年1月环比上涨0.23%,同比上涨2.76%、2月环比上涨0.11%,同比上涨2.73%。
2024年12月环比上涨0.37%,同比上涨2.68%;11月环比涨0.36%,同比涨2.40%、10月环比涨0.29%,同比涨2.08%;9月环比涨0.14%,同比涨1.85%,主要是热点城市的高价、优质项目入市,导致房价结构性上涨。
中指数据显示,一季度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0.52%,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下跌1.51%。深圳、广州新房销售面积同比分别增长72%、32%。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57%。北京、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幅分别为32%和45%,延续修复态势。
3月24个城市房价上涨,上海上涨0.5%,领涨全国
2025年3月70城新房的房价环比上涨数量来看,比上月18个(2月18个、1月24个)增加6个有。1月、3月24个城市房价上涨的数量,创下了自2023年7月(18个月)以来的新高,3月增加到24个城市。
3月70城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数量来看,上涨的城市为24个,比上月上涨18个城市增加6个。下跌的城市41城,比上月减少4个。持平的城市5个,与上月减少2个。其中上海房价环比上涨0.7%,领涨全国。
上海房价环比上涨0.7%,领涨全国。首先是上海房价上涨0.7%,杭州、成都上涨0.5%,宁波上涨0.4%,上涨幅度前3名。从房价指数的幅度来看,上海、杭州、成都、宁波,应该是属于暴涨了。
其次是天津、济南、长沙、宜昌分别上涨0.3%,再次是太原、合肥、南昌、青岛、南宁、重庆、泉州、湛江、桂林分别上涨0.2%,最后是南京、福州、武汉、深圳、银川、乌鲁木齐、遵义分别上涨0.1%,这20个城市是上涨。
能否保持6个月以上-9个月以上的上涨,是检验房价是否企稳、反弹上涨的标准,前提条件是成交量、政策效应保持6个月-9个月以上的扩大,并且稳定增长。基于政策效应,市场回温表现,预计2025年4月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可能会减少。
3月70城市新房价上涨中,上海环比上涨0.7%,比上月扩大0.5%,涨幅排在首位。自2022年6月份以来,上海新房价格已连续上涨34个月。此外,2025年前3个月,上海的新房价格均值领涨全国,同比上涨5.6%,堪称暴涨。
上海最抗跌,呈现房价上涨一枝独秀的行情,新房价环比格连续34个月上涨,堪称全国房价风向标。主要原因是高端新房豪宅、大户型、高单价楼盘供应、成交。其次是需求旺盛、购买力强劲。再次是购房者偏爱新房,“打新热”持续。
最后是限价等政策取消,住房限购等政策调整。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每年新企业的增长数量众多,就业的岗位相比其他城市更多,而且上海的经济一直比较稳定地增长,足以吸引外来的人口到上海工作生活,市场供求相对平衡。
上海的新房价格领涨全国,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5%。二手房房价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4%,涨幅排在第二,仅次于北京。除了房价上涨,3月上海楼市的成交量上升。量价齐升下,上海楼市小阳春可谓成色十足。
3月一线城市房价连续4个月上涨,二线城市房价持平,三线城市跌幅收窄
3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房价环比的城市能级来看,一线城市房价环比连续4个月上涨,二线城市房价持平,三线城市房价跌幅收窄,形成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二线城市持平、三线城市跌幅收窄的市场格局。
一系列房地产利好新政的加持下,2025年3月,从环比来看,全国70城房价底部拐点迹象已经显现,一线城市连续4个月上涨,二线城市持平,三线城市跌幅收窄,房价即将迎来底部拐点阶段,一线城市率先上涨。
3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1月上涨0.1%、2月上涨0.1%),涨幅与上月持平。这是一线城市房价自2023年6月以来连续4个月上涨。其北上深广州环比分别为下降0.2%、上涨0.7%、上涨0.1%、下跌0.1%。
3月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0.0%(1月上涨0.1%,1月0.0%),这是二线城市房价自2023年7月首次止跌上涨,连续2个月持平。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跌0.1%,比上月跌幅收窄0.1%。
3月一手商品住宅房价同比下跌5.0%,跌幅比上月收窄0.2%
3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房价指数同比下跌5.0%(1月下跌5.4%、2月下跌5.2%),跌幅上月收窄0.2%,房价连续4个月收窄,与政策效果传导到销售、价格端改善有关系,但跌幅依然大,离止跌见底还早,以价换量、供需关系未逆转。
房价同比已经连续下跌36个月,短期内出现见底、反弹的可能性非常低。过去3年房价同比下跌基数大,短期的下行筑底未完成。房地产出清周期还没有结束,供求和收入、预期及信心修复未结束,所以房价总体见底、反弹有待观察。
3月70城新房房价同比跌幅收窄,主要是环比累计的跌幅大幅度收窄,与城市大户型、高价楼盘集中上市供应和成交,带来的结构性房价上涨,及限价限签的政策期限带来的政策效应,不排除是上涨的城市数量变化、网签滞后性的原因。
3月70城新房房价同比下跌5.0%,一是新政效应衰减、持续性弱有关。二是新房需求不稳定,二手房持续火热。三是以价换量已经形成主流。四是与居民收入下降、信心未恢复有关。五是二手房价降价幅度加大,影响新房房价的上涨预期。
3月70城新建商品住房价同比下跌5.0%,比上月跌幅收窄0.2%。2024年10月下跌6.2%,11月下跌6.1%,12月下跌5.7%,其中10月下跌6.2%,创2024年房价最大跌幅。到2025年3月,房价同比已经连续下跌36个月,已经基本调整到位。
自2022年4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房价同比下降0.1%,房价上涨84个月后首次下降,到2022年12月连续下跌9个月,到2023年12月连续下跌21个月,一直到2025年3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房价同比连续下跌36个月,房价下跌周期超过上轮。
2025年3月70城房价同比上涨城市数量来看,上涨城市2个(分别为上海、太原),与上月持平。持平0座。下降的城市68座,与上月持平。其中上海上涨5.7%,比上月涨幅扩大0.1%,太原上涨1.0%,比上月涨幅收窄0.2%。
3月70城一手商品住宅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同比跌幅连续4个月收窄
2025年3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房价同比的城市能级来看,区域城市分化严重。其中一线城市房价下跌,跌幅收窄0.2%,二线城市跌幅收窄0.3%、三线城市房价跌幅收窄0.2%,形成连续4个月一二三线城市跌幅收窄的市场格局。
3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下跌2.8%,比2月下跌3.0%,收窄0.2%,1月下跌3.4%。其中上海上涨5.7%,涨幅扩大。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5.7%、7.2%和3.9%,降幅分别扩大0.2%、0.6%、0.5%。
3月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房价同比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同比下跌3.0%,跌幅比上月收窄0.4%。二线城市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三线城市同比下降5.7%,降幅比上月收窄0.2%。说明一二三线城市房价改善明显。
3月70城二手住宅房价环比下跌0.2%,跌幅连续4个月持平后收窄0.1%
2023年3月70城二手住宅房价指数环比下跌0.2%,比上月下跌0.3%收窄0.1%,1月下跌0.3%(2024年10月下跌0.5%、11月下跌0.3%、12月下跌0.3%、2025年1月下跌0.3%、2月下跌0.3%、3月下跌0.2%),房价连续4个月跌幅持平后收窄。
相比2024年9月70城二手住宅房价指数环比下跌1.2%的跌幅,2025年3月70城二手住宅房价指数环比下跌0.2%已大大收窄。说明目前二手房价已经基本调整到位,呈现房价止跌筑底阶段特征,未来上涨的可能性比下跌的概率大。
二手住宅房价跌幅收窄,重要原因就是二手房挂牌量下降,二手房高价房大量上市。总体表现为处于止跌筑底阶段,未见底。2024年9月70城二手住宅房价环比下跌1.2%,创下自2014年10月以来单月房价环比最大降幅。
自2021年8月70城二手商品住宅房价环比下跌0.02%,上涨75个月后首地次下降,到2021年12月连续下跌5个月,到2023年12月,连续下跌29个月,一直到2025年3月连续下跌44个月。政策端传导到市场端、价格端的效果减弱。
3月70城二手住宅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数量来看,上涨城市10个,比上月增加7个,其北京上涨0.5%、上海上涨0.4%、南昌、深圳、扬州均上涨0.3%。杭州上涨1.0%,宁波、成都、桂林、泸州均为0.1%。4城持平,增加2城,下跌城市56个,比上月减少9个。
说明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增加,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减少,释放出二手住宅房价止跌筑底预期增强,总体见底企稳上涨的基础不牢固,条件不具备。二手房市场的库存巨大,短期来看,要实现见底企稳、反弹上涨,需要市场观察。
中指数据显示,2025年3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3988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59%(2月环比下跌0.42%),跌幅较上月扩大0.17%,连续7个月收窄后扩大,已连跌33个月,同比下跌7.29%(2月同比下降7.27%)。
2024年10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下跌0.60%,同比下跌7.27%,11月环比下跌0.57%,同比下跌7.29%,12月环比下跌0.53%,同比下跌7.26%;2025年1月环比下跌0.51%,同比下跌7.22%。2月环比下跌0.42%,同比下降7.27%。
3月70城二手住宅一线城市房价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房价收窄
2025年3月70城二手住宅房价环比的城市能级来看,一线城市房价环比连续4月上涨后出现止涨转跌再上涨,呈现房价不稳定的趋势。形成一线城市止涨转跌再上涨,二线城市房价跌幅收窄和三线城市房价跌幅连续3个月持平的市场格局。
3月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1月上涨0.1%、2月下跌0.1%),连续4个月上涨后出现止涨转跌,呈现房价下降压力的趋势。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分别上涨0.5%、0.4%和0.3%,广州下降0.2%,跌幅收窄0.1%。
3月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连续4个月上涨后转跌再上涨,主要是高品质的楼盘大户型、高价房集中上市供应和成交增加,市场带来的结构性房价上涨,及限价、限签的政策取消带来单价上涨,政策效应的集中效果延续。
3月一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房价环比数据显示,城市分化,其中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连续4个月上涨后转跌再涨。二线城市二手住宅环比下跌0.2%,跌幅收窄0.2%。三线城市二手住宅环比下跌0.3%,降幅收窄0.1%。
3月70城二手住宅房价同比下跌7.3%,跌幅比上月收窄0.2%
2025年3月70城二手住宅房价指数同比下跌7.3%(1月下跌7.8%、2月下跌7.5%),跌幅较上月下跌收窄0.2%,连续6个月跌幅收窄,处于止跌筑底阶段。一方面是房价环比一线城市连续5个月上涨,二三线城市房价同比跌幅连续6个月收窄。因此,表明房价逐渐改善的趋势。
3月70城二手住宅房价同比下跌7.3%,比上月跌幅收窄0.2%,连续6个月跌幅收窄,说明房价止跌筑底加快。自2022年3月房价同比下跌0.3%,这是2015年12月以来首次出现房价同比下跌,到2025年3月房价下跌7.3%,已经连续下跌38个月。
2022年2月70城二手商品住宅房价同比下跌0.3%,上涨81个月后首次下降,到2022年12月连续下跌11个月,到2023年12月,连续下跌23个月,一直到2025年3月二手商品住宅房价同比连续下跌38个月,房价下跌周期超上轮。
2025年3月70城二手住宅房价同比上涨城市数量来看,为全面下跌,已经连续14个月70城房价全部下跌,跌幅均收窄。释放出房价下跌压力放缓,处于止跌筑底调整的形势不变。毫无疑问,与过去二年的房价同比下跌基数大有关系。
3月70城二手住宅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同比跌幅连续5个月收窄
3月70城二手住宅房价同比的城市能级来看,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同比连续5个月跌幅收窄,其中一线城市房价跌幅收窄0.8%,二线城市房价跌幅收窄0.4%、三线城市房价跌幅收窄0.2%,说明指标改善好转的格局。
3月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跌4.1%,比上月下跌4.9%收窄0.8%,1月下跌5.6%。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2.1%、1.4%、8.7%和4.1%,表现出北上深广房价同比跌幅连续5个月全面收窄。
3月一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4.1%,降幅收窄0.8%。二线同比下降7.0%,降幅收窄0.4%。三线城市同比下降7.8%,降幅收窄0.2%,意味着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处于止跌筑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