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还真是敢整活,凌晨5点乌军一路狂飙:又杀入别尔哥罗德州
2025年3月19日凌晨5时30分,乌克兰军队再次发起针对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的突袭行动。此次行动不仅规模庞大,而且采用了精心策划的战术手段,其目的可能是为解救在库尔斯克地区被围困的乌军部队,同时试图对俄罗斯军队施加更大压力。
据俄方报道,乌军首先在苏梅方向发起突袭,利用UR-77远程扫雷车开辟通道,迅速突破俄军设立的地雷区和龙牙防线。紧随其后,乌军的快速突击集群——包括200多名士兵、5辆坦克、16辆装甲运输车、1辆UR-77远程扫雷车、3辆装甲工程车及4辆保障车辆——迅速越境,直扑别尔哥罗德州的杰米多夫卡。
俄军的太平洋舰队第40海军陆战旅迅速组织防御,并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与乌军爆发了激烈战斗。乌军在一天之内连续发动五次进攻,显然意图在俄军完成增援之前扩大战果。
战场态势及俄军反击
在早晨7点,乌军完成扫雷,坦克部队继续向前推进。然而,在俄军北方集团军区的迅速反应下,战场态势发生了变化。俄军利用光纤无人机和密集炮火覆盖乌军突破口,在阻击战中摧毁了乌军至少3辆坦克、多辆装甲车和全地形车。
战斗持续到上午9点,乌军在格拉夫卡和普里列斯耶等地区再次与俄军交战,并尝试利用四轮摩托车发动机动进攻,但在俄军炮兵和空天军的精准打击下未能取得突破。到下午,乌军损失约60人、1辆坦克、7辆装甲战车、3辆工程车和1辆汽车。
面对乌军的突袭,俄军迅速调集1个师的兵力,并利用炮兵、火箭炮和FPV无人机支援,成功阻挡了乌军的下一步攻势。同时,俄空天军出动苏-34战斗轰炸机,对乌军后续预备队实施了多达30次FAB滑翔制导炸弹空袭。此外,俄军还动用了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和BM-30龙卷风-S重型火箭炮,封堵乌军突破口并打击其第二梯队。
乌军的战术目的及未来可能性
乌军此次突袭行动可能包含多个战术目的。首先,围魏救赵的策略意图明显——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被围,若能在别尔哥罗德州打开战线,可能迫使俄军调整部署,甚至有助于解围被困部队。
其次,乌军可能希望通过突袭俄罗斯本土,进一步激发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然而,从战场表现来看,乌军在炮兵和制空权的劣势下,无法在俄军重炮和空袭的压制下获得持续突破。尽管乌军展现出较高的战术机动能力,但在缺乏重装部队和后勤支援的情况下,长远来看,类似的突袭难以改变战场大局。
乌军战斗力的持续衰退
乌军当前的战斗力正处于持续衰退的过程中。经过三年多的消耗战,乌军在装备和人员上均面临极大困境。
首先,乌军的坦克和装甲战车损失严重,西方援助的挑战者2、M1A1艾布拉姆斯和豹2坦克已经损失大半,而乌克兰自身工业体系无法大规模补充这些重装备。甚至,新组建的143旅和144旅已完全没有坦克,大部分国土防御旅也缺乏火炮,仅能依赖120毫米迫击炮。
其次,乌军王牌部队的战斗力正在下降。第24机械化旅、第80空突旅、第92旅等精锐部队的老兵损失惨重,补充兵员大多为未经充分训练的动员兵。由于缺乏休整时间,这些精锐部队的战斗力逐渐被消耗殆尽。
此外,乌军的炮兵部队也面临严重问题。由于苏联标准弹药几乎耗尽,乌军炮兵的火力支援能力大幅削弱。即便是实力强劲的机步旅,在缺乏火炮掩护的情况下,也难以执行大规模攻势作战。
俄军的装备优势与战场控制
相较之下,俄罗斯军工体系正在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补充新装备。俄军的12家主要军工厂正加速生产坦克和装甲车辆,而朝鲜方面也在持续提供炮弹和火箭弹,进一步提升俄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在无人机战场方面,俄军光纤无人机在此次战斗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使得乌军在树林等掩体区域的藏兵策略难以奏效。这些无人机不仅可以实时侦察,还能引导炮火打击乌军隐蔽部队。
此次乌军突袭别尔哥罗德州,虽然展现了其仍具备一定的突袭作战能力,但在俄军的快速反应和强大火力面前,乌军难以维持战场主动权。战斗的结果表明,在缺乏重装部队、炮兵支援和空中掩护的情况下,乌军的突袭行动更像是一种孤注一掷的尝试,而非可持续的战略突破。
未来,随着俄军继续加强防御,并通过无人机、炮兵和导弹打击乌军后续部队,乌军要在别尔哥罗德州取得突破的可能性极低。可以预见,乌军可能会继续尝试类似的袭扰战术,但整体战局的主动权仍掌握在俄军手中。
乌克兰战场的长期态势仍然取决于西方国家是否会在装备和弹药补给上进行更大规模的援助,否则乌军的攻势将越来越难以维持。而俄军则可能在巩固防线后,伺机对乌军发起反攻,使得战局再次发生变化。
网友评论
-
2025-03-20 10:42:45
[大笑]确实衰退太厉害了,当年巴赫姆特方向的安德利夫卡,从巴赫姆特战役一直接着乌克兰大反攻到结束,前后历时近1年,来回拉锯抢夺,整个村子成焦土,现在库拉霍沃的安德利夫卡作为地区核心防御中心,直接被114旅出去从中间打穿,2个星期就完全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