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X500: 硬控“续航”, 实力“拿捏”复杂地形

科技 04-14 阅读:0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地形测绘中的效率优势愈加凸显。然而,在深山密林、地势起伏剧烈的复杂地形区域,传统无人机方案往往因航时不足、数据获取难、成果处理慢等问题,难以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测绘任务。

为破解这一难题,华测团队将长航时、多载重的行者X500多旋翼无人机与AA10激光航测系统相结合,搭配CoPre智能三维数据解算软件与CoProcess成果生产软件,在贵州某山区成功实施了一次全流程的高精度地形测绘作业。此次作业以“一次起飞、全面采集、多成果输出”的方式,精准应对山区挑战,高效完成了1.7平方公里测区的数据获取与三维建模任务。

实战背景:高海拔、强起伏、全植被,测绘任务难度拉满

此次测区位于贵州某典型山区,地势起伏大、最高海拔达1200米,最大高差达324米。区域内植被密集,涵盖梯田、河流、密林等多种自然地貌形态,对飞行平台的稳定性、避障能力及激光系统的穿透力均提出了要求。项目目标是产出高精度的实景三维模型,并输出1:500地形图,为后续的旅游景区开发与运营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测区现场环境

硬件实力:一机一载,单架次43分钟“拿下”复杂测区

在实地踏勘后,华测团队选定了测区山腰一块平整空地作为无人机起降点。得益于AA10支持免基站飞行+PPK后处理,无需传统架设基站的繁琐流程,仅靠一个起降点就能覆盖整个测区,极大减少了转场时间成本。

无人机起飞并开始采集数据

面对4级风速、10℃低温环境,行者X500凭借轻量化机身结构与高效动力系统,稳定挂载AA10完成43分钟的航飞任务,单架次飞完1.7平方公里,落地时仍保有16%电量,续航能力表现出色。

三重技术亮点,助力高效作业不留死角

毫米波避障 + 智能飞控,复杂环境轻松应对

面对测区内的密集树木、电塔等障碍物,行者X500搭载的毫米波雷达避障系统表现稳定,可精准识别80米范围内的障碍物,避障成功率超98%,误检率低于0.1%,即便是树枝也能识别并灵活避让,极大保障了飞行作业的安全性。

20公里高清图传,飞控实时掌控

行者X500全新一代20公里高清图传系统,保障了飞行过程中图像传输的实时性与稳定性,即便地形复杂,也能实现不间断图像回传与远程操控。

AA10激光系统:高穿透力+高精度

AA10具备30万点/秒发射能力与最多8次回波记录,可精准穿透茂密植被,提取真实地面点数据,为高精度建模提供可靠基础。即使在不布设像控点的条件下,也能实现5cm级别测量精度,大幅降低人工作业负担。

软件自动化:从采集到建模,只需半天出成果

外业采集完成后,华测团队使用CoPre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仅5分钟即可拷贝12.2G数据。通过向导式操作,一键完成POS解算、点云拼接与建模参数配置,配合CoPre内置的2.0版建模引擎,仅用4分钟完成空三解算,11分钟生成正射影像图。整个1.7平方公里的三维模型重建过程,耗时仅3小时30分钟,真正实现快速、高效、自动化建模。

项目目标实景三维模型成果

多成果一键生成:全面满足地形测图需求

通过CoPre与CoProcess的软件处理,技术人员快速生成了彩色点云、TDOM、实景三维模型等成果,并进一步一键输出高精度DEM与等高线图。项目还特别设置了6个检查点用于精度验证,最终实测高程中误差为0.018米,成果精度满足1:500测图标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