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新锐:歼-36的豪赌与现实
朋友们,咱们今天不聊别的,就聊聊这南华早报上最近炸锅的消息——中国在研发舰载型歼-36战斗机!这消息一出,军迷圈直接沸腾了,各种猜测、分析满天飞。我呢,也琢磨了几天,索性跟大家掰扯掰扯这背后的故事,看看这歼-36,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首先,这歼-36啊,它可不是闹着玩的。这飞机采用的是无尾翼布局,这玩意儿看着是挺拉风,技术含量也高,但对于舰载机来说,这可是个不小的挑战。你想啊,在航母上降落,本来就技术含量高,这无尾翼的,操控难度可想而知,稍有不慎,那就是机毁人亡的大事。可偏偏,中航工业这帮家伙,愣是敢往这硬骨头上啃!为什么?因为这歼-36的价值摆在那儿,够硬!这技术一旦突破,那可是领先全球的水平。所以,技术难关再大,也得咬牙冲过去!
但这挑战可不仅仅是飞行操控这么简单。这年头,六代机啊,那重量可不是闹着玩的,普遍都比现役的航母舰载机重,这重量一上去,对航母的甲板运作就是个不小的考验。超重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甲板强度要升级,起降流程要调整,甚至可能要重新设计航母的整个运行体系。想想看,把一个巨无霸往航母有限的甲板上放,这风险,您掂量掂量!
那为什么不直接上歼-20呢?大家可能觉得这歼-20,技术先进,妥妥的王炸!但航母这地方,跟陆地可不一样,它有尺寸和重量的限制。歼-20那体型,说实话,有点大,有点重,对航母来说,有点不太灵活。所以,咱们现在用的歼-35,虽然没歼-20那么先进,但它的体型和重量,都比较适合现阶段的航母。这就像跳舞一样,选舞伴得看身高体重合不合适,强扭的瓜不甜,航母也是这个理。
再说说这歼-36的任务定位。海军短期内的主要任务,还是防空作战。可这歼-36呢,它设计成多用途的,这就导致了性能有些过剩。我个人觉得,与其弄个什么都能干,但样样都不精的“万金油”,不如设计一架专注于空战的飞机,比如咱们假设一下,一个专注于空中格斗的“歼-50”,这样更实用,更有效率。
说到底,这事情啊,还得看看美国海军A-12项目的下场。当年,这A-12号称是未来航母的尖兵,技术先进,但是!超重,成本高昂!最后怎么样?直接被砍了!美国海军最后老老实实用F/A-18E/F,这才是务实之举。
中国在六代机研发上,确实胆子够大,敢于打破传统,这精神可嘉!而且,咱们未来国产航母的吨位,也会超过11万吨,这空间大了,才能容纳更大型的战机。但是,要达到真正能顺利部署歼-36的程度,这还得等些时日。
所以说,这歼-36项目,说白了,就是一个豪赌。赌的是技术突破,赌的是未来发展。成功了,那绝对是领先全球的成就;失败了,那也是宝贵的经验教训。 但这豪赌,也反映出中国航母的野心勃勃,以及对未来海空霸权的坚定追求。
这其中的利弊得失,咱大家伙儿都可以七嘴八舌地讨论讨论。我呢,只是抛砖引玉,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希望大家能一起思考,一起探讨,一起见证中国航母的崛起!各位,您对歼-36的未来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