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宝爸自曝产后抑郁:全职带娃的崩溃,谁懂?》

社会 04-24 阅读:3 评论:0

“我一个男人,竟然得了产后抑郁!”33岁的“茉莉爸”在视频中哽咽道出这句话时,评论区瞬间涌入无数共鸣。这位放弃高薪工作的年轻父亲,用亲身经历撕开了育儿困境中男性群体的隐痛——原来,产后抑郁从不分性别,它只“偏爱”那个被琐碎压垮的人。

“月薪2万到收入归零,我的价值被否定了”

生孩子前,茉莉爸是宠物食品品牌的区域代理,月入2万,频繁出差,生活充实。但女儿的出生改变了一切。因妻子体制内工作不便离职,他主动扛起带娃重任,却没想到这场“角色互换”会彻底击垮他的自信。腱鞘炎、失眠、20斤的暴瘦……身体预警背后,是更深的精神焦虑:“不工作就没钱,空陪孩子最没意思。”当社会默认“男人养家”才是正途,全职爸爸的付出反而成了“无能”的标签。

“深夜的游戏时间,是我唯一的喘息”

带娃的日常像一场无限循环的马拉松:6点泡奶、8点陪玩、深夜补做家务。最煎熬的是无人理解的孤独——妻子周末回家,脱口而出的却是埋怨:“孩子衣服这么脏,你怎么带的?”长期压抑的委屈最终爆发成争吵,离婚成了无奈的选择。茉莉爸的经历戳中无数宝妈宝爸的痛点:育儿从来不是“妈妈的事”或“爸爸的事”,而是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若一方付出被视作理所当然,再坚固的感情也会溃败。

“男性抑郁被忽视,但痛苦真实存在”

令人唏嘘的是,茉莉爸的遭遇反而因性别获得关注。网友调侃:“男人带娃居然也能上热搜?”但正是这种“奇观化”折射出对男性育儿的刻板印象。事实上,心理学研究显示,约10%的新手爸爸会出现产后抑郁,却因“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偏见被长期忽视。

如今,茉莉爸通过短视频呼吁关注父母心理健康,甚至与前妻重新磨合关系。他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见当代育儿的真相:抑郁无关性别,只关乎那个在深夜抱娃独坐、渴望被看见的人。或许,家庭真正的课题从来不是“谁该牺牲”,而是学会对彼此说一句:“你辛苦了,我来陪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