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后,袁绍仍拥有强大的实力,为何还是被曹操消灭?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另外两场战役分别是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此战的结果,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也即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曹操以少胜多,击败了袁绍。但是,在官渡之战后,坐拥四州之地的袁绍,依然在整体实力上强于曹操。那么,问题来了,袁绍势力为什么还是被曹操消灭呢?
一
首先,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拥有10万大军,而曹操只有2万多人。放在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这都是一场兵力悬殊的战役。不过,此战的结果却是袁绍仓惶带领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更为关键的事,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8万余人,也即消灭了袁绍集团的有生力量。
当然,不可否认的事,在这场战役后,袁绍势力依然占据了冀州、幽州、青州、并州这四州之地,也即只需要休养生息,完全可以弥补官渡之战中的损失。与此相对应的是,曹操则只有兖州、徐州等地,其背后还是虎视眈眈的江东孙氏和荆州刘表,也即曹操集团的外部环境要更加恶劣。
不过,在曹操势力和袁绍势力的较量中,最终还是以曹操平定河北,一统北方中原地区而告终。对此,在笔者看来,袁绍的去世,是袁绍势力覆灭的重要原因。
二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官渡之战后,袁绍回到冀州。面对各地的叛乱,袁绍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平定了各地的叛乱,并开始休养生息,准备再次和曹操展开较量。可以这么说,袁绍并非平庸之辈,假以时日,他完全可以卷土重来。但是,公元202年,袁绍就病逝了。因为实行了仁政,所以袁绍去世的时候,冀州等地的百姓都非常悲痛,如同失去亲人一般。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汉末年,袁绍虽然势力最大,不过,其内部的派系和阵营也比较复杂。袁绍在世的时候,还能够居中调节和平衡,确保集团整体上保持向心力。而在他去世后,这些谋士武将之间立即陷入到激烈地内斗中了。
更为关键的是,袁绍在临终前没有确立自己的继承人。所以,袁绍去世后,袁谭和袁尚之间立即兵戎相见。具体来说,在袁绍病逝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惯例,众人打算推举长子袁谭为继承人,但是,袁绍手下的逢纪、审配一派与辛评、郭图、袁谭一派不和。
在此基础上,审配等人因为惧怕袁谭即位后加害自己,所以联合起来改立相对年幼的袁尚继位。当然,对于袁尚来说,因为得位不正,所以也无法有效整合冀州、幽州、青州、并州等地的力量。而这,自然是袁绍集团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三
最后,虽然袁绍留下的四州之地,在疆域和人口上要强于曹操,但是,不管是袁尚还是袁谭,单独对抗曹操,几乎都不占据优势。在袁绍病逝后,袁谭、袁尚互相进攻,结果被曹操各个击破。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攻破南皮,袁谭被发奔走,堕马而被追兵所杀。
袁谭被杀后,曹操自然不会放过袁绍的其他儿子,于是,在曹操大军的进攻下,袁尚与袁熙逃亡到辽西乌桓。到了公元207年,在郭嘉等谋士的建议下,曹操北定乌桓,袁尚、袁熙败走辽东,被公孙康所杀。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虽然袁绍的几个儿子陷入到内斗中,但是,曹操依然花费了5年左右的时间,这才彻底平定了河北之地。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袁绍集团的强大。只是,袁绍自己就和兄弟袁术反目,甚至坐视袁术在公元199年被曹操消灭,所以,等到袁绍去世后,他的几个儿子自然没有做到一致对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