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定调楼市企稳回升,未来房价走向迎来关键转折点
4 月 11 日,中国房地产报发布的评论文章《贸易战下推动楼市企稳回升不能 “摸鱼”》,在房地产行业引发广泛关注。作为住建部直属媒体,该文章将此前“止跌回稳”的官方表述调整为“企稳回升”。这一看似细微的变化,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政策意图与导向转变,预示着房地产行业发展路径的重大调整。
从政策目标来看,“止跌回稳” 主要聚焦于防止楼市过度下跌,维持市场基本稳定,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性策略。其核心目标在于避免房地产市场的大幅下滑引发系统性风险,重点在于实现新房销量和销售额的正增长。
而 “企稳回升” 则体现出更为积极的政策导向,不仅要求止住下跌趋势,更要推动房地产行业逐步走向温和复苏,实现市场指标的全面改善,涵盖房价的稳定与合理回升,以及重塑市场投资信心。房价的企稳回升将向房地产企业释放积极信号,促使其更有意愿和信心开展新项目投资与开发,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良性运转。
这一政策表述的转变,主要源于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压力。有专家预估,美国新一轮加税可能导致我国 2025 年 GDP 增速下降 0.3% 至 0.5%。在投资、出口、消费这 “三驾马车” 中,房地产消费作为最大的内需,被赋予了 “补缺口” 的重任,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与实现经济目标的重要支撑。在贸易战致使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对拉动内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政策手段1、金融手段
基于上述背景,国家有望从多个维度推动楼市 “企稳回升”。在金融政策方面,降息降准将成为重要手段。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增加,市场流动性得以增强,进而推动房贷利率下降。
据国联民生证券近期预测,随着未来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核心城市房贷利率有望进一步降至 2.4% 左右。较低的房贷利率能够降低购房者的贷款成本,减轻还款压力,有效激发购房需求。例如,在部分房贷利率下调的城市,住房成交量显著上升,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也将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打破银行 “不敢放贷” 的困境,确保企业拥有充足资金用于项目建设,缓解企业资金链紧张的局面,稳定市场供应。
2、财政政策
在财政政策方面,退税、补贴等措施将进一步落实。对于购房者,尤其是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群体,政府可通过个人所得税退税的方式降低购房成本。部分地区已开始实施购房补贴政策,如青岛市为二孩、三孩家庭分别发放 5 万元、10 万元购房补贴,义乌政府拿出 8000 万元补贴首次置业者和多孩家庭。这种精准补贴能够有效激发特定群体的购房热情,带动住房消费。在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中,财政资金也将加大投入,这不仅能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还能刺激相关建材、装修等行业的发展,间接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复苏。
3、土地政策
土地政策也将持续优化。自然资源部等相关部门将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土地供应结构与节奏。在住房需求旺盛的区域,适当增加土地供应,防止因土地稀缺导致房价过快上涨;在库存积压较多的地区,减少土地供应,缓解市场库存压力。同时,优化土地出让条件,降低开发商拿地门槛,如适当降低土地出让金首付比例、延长付款周期等,提高开发商参与土地竞拍的积极性,稳定市场预期。
4、限购政策
在需求端,除降低房贷利率和发放购房补贴外,还将进一步放宽购房限制条件。多地已开始取消限售政策,如南京全面取消限售,这有效增强了房产的流动性,使购房者无需担忧购买的房产长时间无法交易,从而提高了购房意愿。此外,深化 “以旧换新” 政策,鼓励居民出售旧房购买新房,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一些城市还针对青年群体推出优惠政策,支持青年购房,解决青年群体的住房问题,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5、棚改政策
以郑州为例,大力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居民拿到安置资金后进入房地产市场,增加了购房需求。在市场房源供应相对稳定时,需求增加会推动房价企稳回升。东胜区在棚户区改造后,与住房消费相关支出大幅增长,也从侧面反映出棚改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作用,进而影响房价。
针对中低收入家庭,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同时,支持收购主体扩大收购存量商品房规模,将其用作保障性住房或租赁住房。辽宁省计划收购 12 万套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房,这种做法既能消化市场存量,又能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缓解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压力,稳定房地产市场。同时,推动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建设高品质、绿色环保、智能化的住宅项目,满足消费者对 “好房子” 的需求,提升房地产产品的竞争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针对中高收入家庭,5 月 1 日起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对住宅建设标准全面升级,层高提升、电梯配置优化、隔音及智能化要求提高等,这使得开发商的建安成本增加约 8%。成本的上升必然会促使房价有所上涨。并且,新规下高品质住宅的推出,满足了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者需求,这类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低,愿意为高品质支付高价,进一步推动房价回升。
从市场供需角度看,尽管有政策刺激需求,但在一些库存积压严重的三四线城市,即便有需求增加,由于前期供给过剩,库存消化仍需时日。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增长率放缓,住房总体需求增长动力减弱。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外流的城市,住房需求可能进一步减少。
消费者的购房信心与预期也至关重要。若消费者对经济前景和自身收入增长缺乏信心,即便有政策优惠,也可能持观望态度,抑制购房需求。
在贸易战背景下,为推动楼市 “企稳回升”,国家将通过金融、财政、土地等多部门协同合作,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采取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当然,房地产市场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房价走势并非绝对,但从目前趋势来看,楼市具备了“企稳回升”上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