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挖山意外发现山洞,陪葬武器装备齐全,规格庞大竟是千年陵墓

历史 08-20 阅读:20670 评论:5

1992年,河南省永城北部的芒砀山的保安山一带,几个村民正忙于开凿山体,没成想,却意外发现一个深不见底的山洞,村民不敢贸然往里走,便退了出来。可随之而来的两位专家却对此非常感兴趣,之后更是在洞中找到了大量动物尸骨,以及颇有年份的武器装备,经过对山洞的科学研究发现,这竟是一座千年陵墓,而墓穴也早已被盗一空,其中最著名的开山祖师曹操竟也来过此地,那么这座古墓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它的主人又是谁呢?

在得知保安山上有座深不见底的山洞后,永城市博物馆的馆长李俊山觉得很有意思,但他也有一个猜测,于是便带着同事陈钦源亲自前往保安山一探究竟,等到走进黑黝黝的狭长通道,他们发现了一座由人工打凿的石屋,通过手电筒的微光,能看出石屋大概只有10平方左右。

不过李馆长在石屋的地面上,发现了有一些木炭和一些看不出具体形态的骸骨,最终李馆长从一些遗留的比较完整的骸骨中发现,这些骸骨更贴向于马的头盖骨,所以这地上散落的动物骸骨,应该都是马的骨头,那么这间石屋中,为何会出现这么多的马的骸骨呢?难道这里会是一座古代墓葬的所在地吗?

要知道芒砀山在开始上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山,尤其还与大汉王朝的刘氏家族颇有渊源,当年刘邦斩白蛇起义,就是在芒砀山。

正因为如此,芒砀山对于汉朝刘氏家族意义非凡,自从刘邦的儿子,汉文帝刘恒继位之后,不仅仅在芒砀山建立了高祖庙,而且还将两个最喜爱的儿子先后分封于此。并且将芒砀山附近的八个郡县划分到一起,建立起来梁国。

从这也可说明芒砀山有作为汉代陵墓的可能,但仅从这一点来说,还是有些草率,不过李俊山接下来所提到的一个特性,倒是增加了一点可信度。

汉代王陵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凿山为陵。喜欢将山体挖空,然后将棺椁埋进山体里,最后再用封山石,将山门封死,达到无人打扰的地步。而也有史料记载,直至西汉末年,一共有九任梁王死后葬在了芒砀山。

里面有陶车轮,有盖弓帽,以及冥器的这些兵器,好像有箭,有矛一类的,当时就认为,这个第一个室可能是,陪葬冥器车马的地方

当然即便是有这样的特点也并不能够直接下结论,李峻山还找到了其他的证据,首先就是在这深山洞之中存在的一个石室,就决非平常人能够做到,必定是需要花费极大的资金支持,其次就是刚才发现的木炭,要知道木炭在古代,可绝非普通人能使用的。

第三就是因为这些存在的马骨,能够使用车马下葬的一般都是诸侯级别的人物。

正是基于这三点,李俊山这才推断这一不仅仅是一座墓,更是一座王陵。

原来就在李俊山往里走的时候,他们二人又接连发现了两座石室,并且在其中一间石室中,再次发现了有车马殉葬的痕迹,到这里,李俊山就进一步坐实了,这座古墓就是古代王陵的所在。

但是在激动的同时,李峻山等人也非常遗憾,因为他们发现这一座墓实际上已经被盗了。他们刚才走过来的路实际上是一个人为挖掘过的盗洞。

通过这一段甬道,大概将近二十米长的一段甬道,下到下面,就到一个大的空间,也就是后来被称作东宫的这个空间,这就非常宽大了,尽管里面有很多乱石,但是空间很大。

就在李馆长再往墓室的下面走时,竟发现这整座王陵可谓是十分的巨大,光是一条用来通信行的甬道,就有20多米长,尤其是走到后来被称作是东宫的地方,虽然有些被盗墓贼打下来的乱石,但也不影响整个墓室的庞大。

不过这间石室王陵,与早先在芒砀山附近发现的三座王陵,除了都是依山而建的一点以外,彼此间的距离还都不算太远,其中汉文帝之子刘武的梁孝王墓,在被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座空墓了,尤其事后有专家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早在宋朝时期,刘武的墓室中就已经被盗一空了,而目前发现的这座古墓,距离刘武的陵寝还不足一千米,那么会不会是同一时期被盗的呢?

结合在芒砀山附近所发现了几座汉代王陵,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几座王陵都是凿山而建,之后李俊山做完一整个墓葬的勘察之后发现,这一座墓葬的规划图,还跟梁孝王的墓葬非常相似,正是基于这点,李俊山最终确定这就是一位梁王陵。

只不过在梁国历任的九位梁王里面,除了已经发现的三位梁王,这一个墓葬到底是哪一位梁王的?

但是很快,一个新的发现竟然让他们将之前的推断,全都否定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东宫的西壁下面,又发现了一堵用大封石修砌的墙,上面也就容纳一个人通过,勉强能够钻过去的盗洞。

等到他们钻过去的时候发现,这其中存在两个耳室,而且还被朱砂填满,如同被装修了一番。

但是更让他们惊讶的是,这个地方的空间竟然足足有东宫的四倍大,而且其装饰格局跟刘武的墓葬格式非常相似,故此这一个地方被李俊山他们称之为西宫。

根据李俊山他们的推算,这样的一个超级墓葬,绝对算得上是整个全中国,甚至是全亚洲最大规模的崖壁墓室。其规模甚至超过了之前的梁孝王刘武的墓葬了。要知道刘武本身就是汉文帝最喜爱的一个儿子之一了。

那么还能有谁的墓葬能比刘武的规格还要高呢?两间石屋的车马殉葬,还有大量武器残骸,整个墓室的规格还如此浩大,光是挖掘石屋,就是不小的人力物力了,一时间,李馆长对这位古墓的主人更加好奇了。

因为人手原因,仅仅凭借李俊山等人,想要彻底探查完整个崖壁王陵显然非常困难。于是李俊山当即决定找人帮忙,只有找来更加权威的专家协同探查这座古墓。于是在省研究所的组织下,由张志清带队的考古队迅速赶到了芒砀山。

但张志清在到达这座石室古墓后,经过一番考察,竟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要将这座古墓与之前发现的梁孝王刘武的古墓合并在一起考察,但很多人一听是这么个结果,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就因为墓葬规制想象,离得又不远,才放在一起考察吗?这其中难道还有什么隐含的深意吗?

“我自己个人有一点想法,我说这个是不是,有可能这个大墓是梁孝王墓”

在后续的发掘中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在墓室中出现了“孝园”这样的文字。有了这样的文字,至少说明一点,梁孝王刘武的墓穴,确实就在这附近,那么到底是之前发现的梁孝王墓,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知的“梁王避暑洞”,还是李馆长等人发现的石屋所在的古墓呢?

但也正是因此,张志清再次发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那就是“梁王避暑洞”和后来发现的石屋古墓,在墓室规格上其实是一样的,而这一情况恰恰符合了汉朝的另外的一种下葬方式——同穴异葬。

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地方,但是要建造两个陵墓不在同一个墓葬里面。

也正是如此,让张志清对于石屋古墓的墓主人身份有了一定的猜测,难不成石屋古墓的墓主人实际上就是梁孝王的王后?毕竟同在一个陵园,决计不可能是父子,只有夫妻才会如此。因此专家认为,新发现的石屋古墓就是梁孝王陵,而之前的梁王避暑洞实际上是其王后的墓。

这样的推断较为合理,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但是就当所有人都认为是这样的推测时,在不久之后一个新的发现,又直接将张志清的所有推断全部推翻。

其中有一个是一个小小的铜印,上面当时是篆书刻着“梁后园”几个字。

这样的发现无疑是再次说明一件事情,新发现的石屋古墓有可能是梁王后的,并非是梁王刘武的。但是这样的发现让专家觉得匪夷所思,王后的墓葬竟然超过了诸侯王,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为了能够揭开其中的原因,在1992年专家开始对石屋古墓进行细致的清理,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整个石屋古墓除了出土一些残留的陶器车马坑之外,其他的宝物早就被各路盗墓贼洗劫一空。

但是同时,专家也在对“梁王避暑洞”进行的重新勘探,也正是这一次的勘探,终于让专家找到了一些眉目。经过他们勘探发现,“梁王避暑洞”存在一些紧急处置的痕迹,根据专家推测,这极有可能是跟当年梁王突然暴毙有关。

根据专家的推测,当年梁王在世的时候,其王陵以及王后陵是同时修建,但是因为梁王的突然暴毙这才导致,其王陵小于王后陵。

但是到底是谁将梁王避暑洞里面的宝物给洗劫一空?专家终于在一本书上找到了答案,而这个将其墓葬宝物洗劫一空的,不是别人正是摸金校尉的开门祖师——曹操!

根据《水经注疏》记载: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再者就是其他的各路盗墓贼的光顾,最终导致梁孝王墓,成了如今供人们避暑的地方了。

好了本期故事就到此结束,不知道各位看官有何看法?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2-11-12 13:46:12

    [得瑟]哈哈,主要现在的专家太坑人

  • 2022-09-03 21:02:49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见有人盗过的墓就莫名的开心,就是不让现在的专家挂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