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新郎突逝在五一婚礼前夜
就在五一假期前,某写字楼飘着消毒水味道的临时休息室,保洁员张阿姨发现蜷缩在折叠床上的年轻人时,他左手还握着没来得及拆的喜糖盒。红底烫金的"囍"字在晨光里泛着微光,距婚礼请柬上的日期还剩168小时。
上午十点的打卡机吞下了他最后一张笑脸4月5日清晨,小李在茶水间冲第三杯美式咖啡时,未婚妻小敏刚发来婚纱店定位。监控画面里这个穿灰卫衣的28岁青年,用手机抵着发烫的额头核对课表——这是他连续加班的第13天。机构走廊贴满的"冲刺五一黄金招生周"横幅,在中央空调的风口下猎猎作响。
同事们最后一次见到活着的小李是4月21日22:47。监控显示他抱着教案从教室出来,腋下夹着印有"婚庆公司"字样的文件袋。次晨保洁员发现的遗体旁,散落着标注"加急"的回执单,收件人地址是他们刚装修好的婚房。
18天的工作日志翻开小李钉钉系统里的工作日志,4月3日至20日的工作时长定格在252小时。4月15日的备注栏写着:"凌晨1点回家吵醒小敏,明天开始睡公司"。最后一页的待办事项里,"婚礼座位表""新娘捧花材质"和"初三物理冲刺讲义"密密麻麻挤在一起。
悲剧发生的那个清晨,小李62岁的母亲秀兰正在老家院子里晾晒新弹的棉花被。大红缎面被套上的鸳鸯戏水图,是她用肿痛的膝盖抵着缝纫机踏板赶制的。"他说五一要带媳妇回来收被子",老人攥着死亡证明的手不停颤抖,床头柜里还躺着儿子大四时用第一笔工资买的护膝。
在机构存放私人物品的铁皮柜里,218封装好的喜帖保持着被突然中断的整齐。最上面那封收件人写着"父亲李建国",而这位早逝的父亲,此刻正躺在钟祥南山公墓。小敏红肿着眼睛说:"他总说等五一办完婚礼就给我放烟花,就像他爸走那年除夕答应他的那样。"
4月21日23:15,保安老周巡查时看见B207教室亮着灯。准备劝离时发现是小李在调试课件,屏幕上跳动着"欧姆定律"的动画演示。"李老师说要给周末试听课的孩子准备惊喜",老周指着窗台上干枯的百合,"那是他上周带来的,说婚礼现场也要摆这个"。
【结语】当殡仪馆车辆碾过满地鞭炮碎屑的婚庆用品店门口,小李的工位上还粘着褪色的便利贴:"5月1日调休,勿忘取西装"。机构走廊新贴的教师风采榜里,他的证件照笑容依旧,只是获奖栏"最受学生欢迎奖"的烫金字,在夕阳里泛着类似喜糖包装纸的光泽。手机天气软件仍在推送五一婚礼当天的晴朗预报,而那个说要骑着共享单车接新娘的年轻人,永远停在了28岁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