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乌天价矿产协议震动国际,乌克兰陷主权与生存双重困局

国际 03-31 阅读:32 评论:0

一纸涉及乌克兰自然资源开发的协议草案,正将美乌关系推向冰点。根据协议内容,美方要求乌克兰将所有国营及私营企业开发自然资源的未来利润汇入联合基金,用于优先偿还美国自2022年以来的援助本金及每年4%利息,剩余资金才能用于战后重建。更关键的是,该基金由美方主导的董事会掌控,五席中美国占三席,乌克兰仅有两票话语权。

这份被外界称为“资源换债务”的协议,立即引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激烈反弹。他在3月30日紧急声明中强调:“美国的援助不是贷款!”并明确表示若协议威胁乌克兰加入欧盟进程,将拒绝签字。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则发出死亡威胁:“若泽连斯基签署协议,等待他的将是基辅广场的绞刑架;若拒绝,美国会亲手推翻他的政权。”

据观察者网披露,乌克兰境内已探明的稀土矿藏量占全球总储量近一半,其中锂、钛等战略资源对美国新能源产业和军工复合体具有致命吸引力。美方提出的协议不仅要求利润立即兑换外汇汇出,更规定基金账户由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全权管理。这种“既要资源又要控制权”的条款,被分析人士视为对乌克兰经济主权的实质性剥夺。

战场上的形势加剧了基辅的困境。俄军近期在库尔斯克州势如破竹,截至3月底已收复超1100平方公里土地,包括苏贾市等战略要地。乌军在别尔哥罗德州的反攻遭遇重挫,俄国防部数据显示,其单日战损最高达1200人。俄军指挥官阿劳季诺夫更宣称,已对库尔斯克州乌军形成合围。

面对内外交困,泽连斯基政府试图以“特别行动”转移压力。3月29日,乌军对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发动突袭,造成24人伤亡。但此举未能扭转颓势,反而招致俄军更猛烈的导弹报复,同日俄军导弹袭击导致8人受伤,3人重伤住院。

国际斡旋同样陷入僵局。尽管美俄在沙特就黑海航行安全等议题达成技术性共识,但在停火条件上分歧巨大:俄方坚持要求北约停止东扩等“可验证的保障机制”,而乌方要求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安全承诺。更戏剧性的是,普京提出的“联合国托管乌克兰举行战时选举”方案,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断然否决。

当前乌克兰深陷三重困局:军事上俄军持续施压,经济上美国索要资源控制权,政治上2024年5月到期的总统任期合法性遭质疑。欧盟虽表态支持乌克兰入盟,但据SIPRI数据显示,美国2023年对乌军援达916亿美元,远超欧盟总额,这使得基辅在美欧之间难以平衡。

这场危机本质上是地缘政治与资源争夺的混合产物。美国试图通过债务捆绑加速冲突解决,俄罗斯借军事优势谋求战略缓冲,欧盟在安全依赖与经济负担间摇摆,而乌克兰民众正为每拖延一天支付2300万美元的战争成本。当大国博弈的齿轮转动时,真正承受碾轧的永远是棋盘上的棋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