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警惕“肿瘤界卷王”的早期信号

推荐 04-21 阅读:1 评论:0

在众多癌症中,肺癌无疑是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之一,江湖人称“肿瘤界卷王”。它以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一直占据着健康赛道的“内卷冠军”位置。然而,肺癌并非不可战胜。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早期捕捉到身体发出的微弱信号,并及时采取行动。

肺癌早期就像个“潜伏大师”,症状隐蔽但并非无迹可寻。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以下信号,别当“忍者”,赶紧去医院“对线”!

肺癌的早期症状:身体的“求救信号”

1.咳嗽:警惕持续的“警报声”

早期肺癌往往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普通的感冒咳嗽通常在1-2周内会逐渐缓解,但如果咳嗽持续2-3周以上,尤其是干咳或者痰中带有血丝,这就需要引起高度警惕了。这种咳嗽并非普通的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而是肿瘤生长位置靠近肺门,刺激支气管或肺段支气管可以出现顽固性咳嗽。当肿瘤刺激呼吸道黏膜时,会引起持续的咳嗽反应;而痰中带血则是由于肿瘤表面血管破裂所致。这绝不是在演电影中的“咳血风云”,而是身体在向你发出的严重警告信号。因此,当出现这种异常咳嗽时,切勿掉以轻心,应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2.胸痛与呼吸困难:肺部的“求救信号”

呼吸是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而当肺癌发生时,呼吸功能往往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自己爬楼梯时呼吸急促,仿佛刚跑完马拉松一样喘不过气,或者胸口某个部位出现固定疼痛,就像被人狠狠捶了一拳,这很可能是肺部出现了问题。肺癌可能导致气道狭窄或阻塞,使气体交换受阻,从而引起呼吸困难;胸痛是由于癌组织浸润胸膜所致。这种胸痛和呼吸困难并非简单的“年纪大了”或“体力不支”,而是肺部在向你发出的“救命”信号。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CT检查,以明确病因。

3.反复肺炎:同一部位的“异常感染”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但如果同一块肺叶反复出现感染,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核病、结节病、哮喘、尘肺、特发性肺纤维化等,它和肺癌都有着共同的病因——肺部慢性炎症。而肺部慢性炎症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联系,各种肺部炎症性疾病均存在向肺癌发生转变的可能,两者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抵御病原体的入侵,但当肺部存在肿瘤时,肿瘤可能会阻塞气道,导致局部引流不畅,从而容易引发反复感染。这种反复肺炎并非单纯的细菌或病毒感染,而是可能与肿瘤的存在有关。如果在治疗肺炎的过程中,反复出现同一部位的感染,应考虑是否存在肿瘤的可能。此时,仅靠吃消炎药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需要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肿瘤病变。

4.体重骤降与疲劳:身体的“能量危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三个月内体重突然下降10%(例如从150斤掉到135斤),并且整天感到极度疲劳,仿佛被生活“榨干”,这可能是肺癌的早期信号之一。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导致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和疲劳感。这种体重下降并非正常的生理现象,而是身体在与癌细胞“争夺”能量的过程中出现的“能量危机”。当出现这种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排查肺癌及其他可能的疾病。

肺癌的成因:复杂多样的“幕后黑手”

1.吸烟:肺癌的“头号元凶”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香烟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苯并芘等,这些物质会直接损伤呼吸道黏膜,导致细胞发生癌变。研究表明,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10-30倍。而且,吸烟的年限越长、吸烟量越大,患肺癌的风险越高。此外,二手烟的危害也不容忽视。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的人,同样会增加20%-30%患肺癌的风险。因此,戒烟是预防肺癌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2.环境污染:无形的“健康杀手”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肺部造成损伤。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此外,室内的空气污染也不容忽视。例如室内密闭环境中烹饪、碳等燃料取暖、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等有害物质,也会对肺部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3.职业暴露:高危人群的“隐形威胁”

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着致癌物质,如石棉、苯、砷等。长期接触这些物质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例如,石棉是一种常见的致癌物质,广泛应用于建筑、造船等行业。长期接触石棉的工人,患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数倍。因此,对于从事这些高危职业的人群,应加强职业防护,减少接触致癌物质的机会,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肺癌。

4.遗传因素:家族史的“潜在风险”

肺癌的发病还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或家庭中有两个及以上肺癌患者,其他成员患肺癌的风险相对增加。研究表明,肺癌患者的子女、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患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2-3倍。这可能与家族遗传易感性有关。因此,对于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定期进行肺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癌。

科学防癌:守护健康的关键措施

1.戒烟限酒:远离“健康杀手”

癌症是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预防肺癌最简单方法是尽早戒烟,避免长期暴露在烟草的危害中。吸烟量越大、吸烟时间越长的人罹患肺癌的风险越高,戒烟时间越久的人获益越大。同时,应尽量避免接触二手烟,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此外,限制饮酒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酒精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因此,应尽量减少饮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改善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每一天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肺癌的重要环节。首先,应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其次,应加强锻炼。运动形式方面,有氧锻炼如快走、慢跑、跳广场舞、打篮球、乒乓球等都可以,建议运动时间20-30min/天,一周3小时左右。再次,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肥胖是多种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肺癌。此外,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因此,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享受健康的生活。

3.减少职业暴露:保护高危人群

对于从事高危职业的人群,应加强职业防护,减少接触致癌物质的机会。例如,在石棉作业场所,应佩戴防护口罩,避免吸入石棉纤维;在化工企业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同时,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危害。对于已经接触过致癌物质的人群,应进行长期的医学观察,以便早期发现肺癌。

4.定期体检:早期筛查是关键

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肺癌的重要手段。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有肺癌家族史、长期吸烟史或职业暴露史的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低剂量螺旋CT是一种无创、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能够早期发现肺部的微小病变。与传统的X光检查相比,低剂量螺旋CT的分辨率更高,能够发现更小的肺部结节,从而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早期发现肺癌,治愈率可大大提高。因此,定期体检是预防肺癌、守护健康的重要保障。

提高警惕,守护健康

肺癌虽然凶残,但并非不可战胜。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提高警惕,关注身体的异常信号,并及时采取行动。通过了解肺癌的早期症状、成因及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守护自身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戒烟限酒,改善生活方式,减少职业暴露,并定期进行体检,共同抵御肺癌的威胁。

撰稿: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二病区 副主任护师 廖佳

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二病区 主管护师 张丽平

审稿: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中心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胡彬

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二病区护士长 副主任护师 刘晓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