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的代价,国企已暂停与李嘉诚相关联企业的合作,损失有多大
97岁的李嘉诚可能没有想到,他这辈子最大的一笔生意会引发这么大动静。原本定在4月2号要和美国贝莱德集团签字的港口买卖协议,现在遇到了大麻烦。根据彭博社的消息,中国国企已经接到通知,要暂时停止和李嘉诚旗下公司的新合作,这可是关系到43个国际码头的大买卖,总金额达到228亿美元。

这些港口里最要命的是巴拿马运河两头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有报告显示,这两个港口每年处理全球6%的海运贸易,中国货船占到其中的21%,差不多每天都有4艘万吨大船要通过这里。光是去年,中国货轮交的过路费就达到47亿美元,占整个运河收入的五分之一还多。
让人看不懂的是价格问题。早在2015年,招商局就出过320亿美元想买巴尔博亚港,去年中远海运也开价350亿美元要买长和港口四成股份,都被拒绝了。现在李嘉诚却愿意以228亿美元贱卖八成股权给美国人,价钱直接打了对折。更奇怪的是这次交易没走正规招标流程,完全不像他平时"价高者得"的做生意风格。

市场上大家看到的情况更吓人。从3月17号开始,李嘉诚名下的四家上市公司股价哗哗往下掉,两天就蒸发了323亿港元。长实集团一天就跌了7%,债券收益率也涨到八年来的最高点。有分析师算过,光是在深汕高速东段33.5%的股份,可能就要亏掉28%的价值。
现在最让人担心的是安全问题。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上个月公开说过,控制巴拿马港口是重建美国贸易霸权的第一步。贝莱德的收购合同里还写着要接收港口的智能调度系统,这意味着中国货船的航线、装了什么货,甚至有没有军用品运输,这些信息都可能被美国人掌握。有航运专家测算,要是美国每艘中国船多收150万美元过路费,咱们国家外贸每年要多花300亿美元,这钱都够全国医保开支了。

国企暂停合作可不是闹着玩的。李嘉诚在内地的生意,像屈臣氏4000家门店、吉电股份25亿的电力项目,还有深汕高速这些基建项目,哪个不是靠着国企支持才做起来的?现在有28个正在审批的新项目都被冻结了,涉及智慧港口、跨境物流这些重要领域。有经济专家说,这些暂停的合作每年会影响李家62.5亿港元的稳定收入,差不多占他在内地赚的钱的四成。
不过咱们国家也没闲着。中远海运已经在扩建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秘鲁的钱凯港建设也加快了,这都是为了绕开巴拿马运河做准备的。香港这边还动用了《反外国制裁法》,把贝莱德在港的120亿美元资产给冻住了。最绝的是查到了李家藏在维京群岛的英国天然气资产,足足有1.2万亿港元,这下子底裤都被看光了。

现在离4月2号签约只剩几天时间,事情起了新变化。听说李家小儿子李泽楷最近跑去北京参加高层论坛,但是根本没人搭理他。香港政府这边也在查他们公司的离岸架构,连开曼群岛的注册信息都被翻出来了。港交所放出风声说要按《反垄断法》来审查,要是认定交易危害国家安全,随时可以叫停签约。
有法律专家分析,现在李嘉诚真是进退两难。要是硬着头皮签约,以后在内地就别想做生意了;要是现在反悔,得赔给贝莱德28亿美元违约金,还得罪美国人。更麻烦的是他存在英国的那些天然气管道资产,价值1.2万亿港元,现在全被摆在台面上了。

97岁的李超人坚持说"生意就是生意",可是当生意碰到国家利益的时候,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再大的商业帝国也扛不住国家机器的反制,那些觉得可以两头通吃的想法,在关键时刻根本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