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翔:高水平市场经济呼唤高水平国资国企改革
3月17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座谈会上,安徽省投资集团、安徽省能源集团原董事长陈翔围绕国资国企改革这一重点议题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为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
陈翔表示,国资国企改革任务繁重,且国资国企改革是系统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任务均为重大牵引性工作。
陈翔认为,应从三中全会视角审视国资国企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以改革为主题,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等重要内容,其中将增强核心功能置于提高核心竞争力之前,这是理解新时期国资国企改革目标导向和功能任务的关键。
陈翔还提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呈现四个导向:从发展性改革转向治理性改革;从体制性改革转向功能性改革,更注重国资国企功能作用发挥;强调管资本为主,两类公司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更加强调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功能支撑。需从宏观视角理解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功能和使命。
陈翔分析了当前国资国企改革的困境和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应该理顺三个关系:
一是方向、逻辑和顺序的关系。中央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方针政策正确,但在推进落地过程中,逻辑和顺序存在问题。例如国资国企对标华为,华为的价值创造、评估、分配逻辑清晰有效,而国资国企评价体系在这方面逻辑不太清晰。国有企业负责人进入退出机制也存在问题,退出成本过高,且难以区分正常经营失误与违规违纪问题。
二是监管与企业定位问题。国有企业需分清有现金流保障的“养猪”业务、产业控制的“养儿子”业务以及成长性资产的“养闺女”业务,对这三类业务,监管方式应该不同,目前存在定位混乱的情况。
三是做强做优做大以及做对做活的关系。当前要全面准确理解做强做优做大的关系,但对标中央方针,同时要做到做对,承担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等功能性任务,还要做到做活,搞活企业。
针对高水平市场经济建设与国资国企改革的关系,陈翔说,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本质是构建高水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核心在于系统性解决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问题。为此,需从多方面发力。
一是重新认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功能定位,从传统资本转变为创新资本、耐心资本、摆渡资本。国有资本应在培育市场、建设市场中发挥作用,成熟后适时退出。
二是创新国有资本投资体系和资本形成机制。创新型经济资本形成机制与传统资本不同,它是未来成长性资产的预期收益折现。合肥、杭州等地在资本形成机制上有成功的改革经验,如合肥国有资本在市场不成熟时敢于下场且以退出为前提就是很好的做法。
三是完善委托代理关系,建设国有资本经营市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投资于人”,其中包括培育企业家队伍,当前委托代理关系的遴选程序和评价等环节需改进。实践表明,经营机制比所有制更关键,芜湖的海螺和奇瑞就是委托代理关系良好运作的典型。
四是推进国有资本评价体系和机制改革。最难的是对标华为,解决利益、管理、评价的一致性问题。目前各部门评价难以统一,容错机制在落实中存在困惑,创新者常承担责任,因此评价体系改革至关重要。
企观国资是企业观察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观察报》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全媒体平台,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国资国企自有舆论平台”,致力于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视角关注报道中国企业改革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240005
微信公众号:cneoguo(企观国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号
电话:010-68719177 13911965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