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不透析不换肾,这些人靠“保守治疗”一样可以长寿

健康 05-01 阅读:1 评论:0

“医生,我死也不透析!”在门诊中听过不少面临透析境地的尿毒症患者说这话。有些人可能是对尿毒症治疗抱有一丝希望,有些人可能是害怕透析,有些人就是还想试试保守治疗等等。不论什么原因,其实透析不可怕,而且也不是万能的。

最终一点是尿毒症并不一定完全和透析划等号,仍然有不少尿毒症患者在早期存有保守治疗的条件,而不进去透析的泥潭中。

尿毒症保守治疗如今已成现实!

我们把衰竭的肾脏想象成罢工的工厂,保守治疗不是强行复工,而是请外援接手关键岗位:

排毒组:中医药内服外治,疏通肾脏,提升自主排毒能力;

排水队:呋塞米化身水泵,帮残存肾单位排水;

造血外挂:每周一针促红素,把血红蛋白从深渊拉回;

电解质特工:碳酸镧嚼碎高磷,降钾树脂封印血钾。

30%的尿毒症患者通过药物组合拳,能延缓透析5年。

哪些人还保有持续保守治疗的条件?符合下面条件的都很幸运:

1、肾小球滤过率维持在15左右

2、双肾萎缩不小于8cm

3、尿量仍然正常,达到1500毫升以上

4、没有严重威胁性并发症比如心衰,高血钾症,贫血,神经系统损伤等等。

临床基本上我这里符合这四个条件的患者,肌酐即使超过了700+也是暂时不需要透析的。有些患者说了只是暂时不透,那不早晚还得透吗?

透析不仅仅是治疗的手段,透析后带来的“连锁反应”才是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的关键。典型的是尿量的减少,不少人原本尿量在1500以上完全症状,但因为透析后尿量逐渐减少直至发展到无尿,等到想透析的时候条件已经不存在了,非常可惜。

这是因为透析往往既排毒又排水,毒素存在于血液中,无法只排毒不排水,否则毒素就排不干净,透析的意义也就不大了,要不然就得频繁透析,但安全考虑一周三次其实是极限了。因此能透析肯定是晚透析,能不透析肯定不透析。如今这个观念早应该深入到众多尿毒症心中,不要再抱有老观念固步自封,对肾功能改善毫无益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