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用男性思维经营婚姻,就像生活开了外挂
前几天,一位粉丝朋友跟我说,结婚后,感觉他老公越来越不爱她了。
我就问她,什么事情的改变让你觉得他的爱发生了改变。
她告诉我,生日前,她就很想要某个生日礼物,并放到了某宝购物车。老公问她想要什么生日礼物的时候,她没有说,因为她觉得老公细心的话可以发现。
事实是她老公没有发现,送了她别的生日礼物,于是,她很不开心。
当然,除了这件事,还有一些其他琐碎的事情。总的来说就是,她不说,以为老公会懂,但她老公没懂。
看完粉丝说的,只想到一句话:嘴不只是拿来吃饭的,也是拿来说话的,有需求,就得表达出来。而且重点是,对待男性,要用男性思维啊!
这里说用男性思维,不是说要变得冷漠或强势,而是学会像男性一样,在婚姻中“抓大放小”,减少内耗,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为什么这么说,往下看看您就明白了。
1、男人是“结果导向”,女人是“过程导向”
心理学家约翰·格雷在《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里提到,男性更注重解决问题,而女性更注重情感交流。
以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得事情,给大家举个例子:
丈夫加班晚归,妻子可能会想,“他是不是不在乎我了?为什么连个消息都不发?”然后情绪低落,等他回家后忍不住抱怨。
男性思维多半是,丈夫晚归,妻子直接问“今晚几点回来?需要留饭吗?”得到答案后,该干嘛干嘛,不会过度解读。
朋友们,想太多自己会很累的,你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宝贵,别用在这些事情上消耗自己。
男性思维的婚姻经营法,是减少情绪内耗,直接沟通需求。
很多女性在婚姻里累,是因为她们把大量精力花在“猜测对方想法”“等待对方主动”上。而男性更习惯“有问题就解决,没问题就不纠结”。
比如,如果你希望丈夫多陪孩子,与其生闷气“他怎么就不能自觉点?”,不如直接说:“周六你带儿子去踢球吧,他特别期待。”
身边有个朋友,以前总抱怨丈夫不做家务,后来她不再唠叨,而是直接分配任务,“你负责洗碗和倒垃圾,我负责做饭。”
丈夫反而更配合了,因为她给了明确的指令,而不是让他猜。
2、男人更“自我”,女人更“奉献”
社会文化常鼓励女性在婚姻里牺牲自我,照顾家庭、迁就丈夫、为孩子付出一切。
但过度牺牲往往换不来感激,反而可能让对方觉得理所当然。
而女性在这个过程中,多半是费力不讨好,若是抱怨半句,就容易被怼:“你就洗个衣服做个饭,累什么了?”
所以,要机智的用男性思维看待问题,摆脱以往所谓的规矩束缚在女性身上的枷锁。
男性思维的婚姻经营法,先爱自己,再爱别人。
男人通常不会因为结婚就放弃自己的爱好、社交圈或事业目标,而很多女性却容易在婚后逐渐失去自我。
但真正健康的婚姻,应该是两个独立个体的结合,而不是一方完全依附另一方。
《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li婚后终于明白:“婚姻里最可怕的不是出轨,而是你把自己弄丢了。”
明白了么朋友们,不要因为婚姻,放弃自己的喜好和工作。
3、男人更“现实”,女人更“理想化”
女性常常对婚姻抱有浪漫幻想,希望丈夫能懂自己的每一个情绪,满足所有情感需求。但现实是,没有人能完全满足另一个人。
男性思维更现实,他们知道婚姻是合作,不是童话。
男性思维的婚姻经营法,降低期待,用合作代替依赖。
通俗的来说就是,进入婚姻后,别再想情的爱的,让自己变得有价值,比一味的对对方好更能留得住对方。
心理学家埃里克·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爱不是被爱,而是去爱。”
婚姻不是找一个人来填补你的空缺,而是两个完整的人共同成长。
如果你总期待对方“应该”怎样,就容易失望。
但如果你把婚姻看作合伙开公司,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盈利,反而会更轻松。
4、拥有过去了就翻篇的能力
吵架时,女性容易把过去的委屈全倒出来:“你上次也这样!上个月也是!”而男性往往只想解决眼前的问题。
男性思维的婚姻经营法,矛盾不过夜,问题不累积。有委屈就表达,有不满就说不出来,别去翻旧账,就事论事。
《非暴力沟通》中提到,有效的沟通应该聚焦在“观察—感受—需求—请求”上,而不是攻击对方。
比如:
吵架的时候,别说:“你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这话容易让对方觉得你攻击他,从而反击,引起更大的矛盾。
正确的表达方式是:“今天你没提前说晚归,我有点担心,下次可以发个消息吗?”
直接表达需求,而不是让对方猜,婚姻里的摩擦会少很多。
婚姻不是牺牲,而是共赢。
用男性思维经营婚姻,不是变成“女汉子”,而是学会理性、直接、自我关怀。
当你不再过度付出、不再情绪内耗、不再期待对方完美,婚姻反而会变得更轻松。
就像开了外挂一样,你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如何得到它。
最后,希望你能在婚姻里,既温柔,又强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