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朝鲜、巴基斯坦、柬埔寨集体对中国变脸?这些曾受中国照顾的国家,如今要么亲俄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14 22:02:55

为什么朝鲜、巴基斯坦、柬埔寨集体对中国变脸?这些曾受中国照顾的国家,如今要么亲俄,要么对美摇尾,态度骤变! 最近几年,国际局势有点热闹,老朋友朝鲜、巴基斯坦、柬埔寨这仨国家突然集体“变调”,一个比一个会算账,朝鲜亲俄亲得快能穿一条裤子,巴基斯坦和美国眉来眼去,柬埔寨更是左右逢源,在东盟和西方间游刃有余。   很多人说这叫“翻脸”,但真要说白了,其实就是“活路优先”,小国没资格浪漫,想生存就得学会走钢丝。 就说朝鲜,被西方制裁卡了这么多年脖子,家里的日子确实紧巴,粮食缺口常年悬在两百万吨上下,电力短缺到工厂经常停工,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这时候俄罗斯递来的橄榄枝,简直就是雪中送炭。2024年普京访朝签了战略伙伴条约,没过多久朝鲜就派兵去了乌克兰战场,前后加起来差不多一万一千人。 这笔买卖的回报相当实在,士兵每月能拿2000美元薪水,算下来一年能给朝鲜赚回5亿多美元,更别提还有武器贸易的大头,光是2023年起给俄罗斯运的炮弹、导弹就值98亿美元,换回来近10亿美元的粮食和石油。 这些物资一到,北部港口的油罐车和集装箱立马忙了起来,工厂有了燃料重新开工,市场上的粮食价格都稳了不少。 军事上朝鲜更是赚了经验值,士兵在战场上接触了无人机侦察、电子战这些实战技能,俄罗斯还帮着改装战机、给舰艇图纸,等于免费上了趟军事进修班。 但这可不叫疏远中国,毕竟中国一直是朝鲜的重要贸易伙伴,只是俄罗斯给的“现货”刚好解了燃眉之急,就像人饿极了先吃口馒头,不代表忘了家里的米饭。 还有巴基斯坦,跟美国眉来眼去纯属无奈的“开源”操作。这些年巴基斯坦的经济一直不太景气,外债压力山大,光靠一个合作伙伴根本扛不住。 美国那边虽然不靠谱,但毕竟是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上话的主,偶尔递点小恩小惠比如贸易优惠,巴基斯坦自然得接着。 可真要论实打实的支持,还得看中国。中巴经济走廊摆那儿呢,中资企业建的电站、公路早就成了巴基斯坦的经济命脉,就说能源领域,中资建的电站占了巴基斯坦发电总量的三分之一还多。 2024年的数据显示,中巴贸易额比五年前涨了近40%,中国还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投资国。 巴基斯坦心里跟明镜似的,美国给的是“零花钱”,中国给的是“摇钱树”,跟美国虚与委蛇不过是为了多挣点外快,真到关键时候,还得靠中国撑场子。 柬埔寨的左右逢源更是把“走钢丝”玩明白了,毕竟它的经济命脉一半捏在西方市场,一半靠中国输血。 柬埔寨的服装出口占总出口的一半以上,而美国和欧洲是最大买家,为了保住这些市场,只能跟着欧美制定的规则走,比如把工人最低工资从61美元涨到204美元,还得完善环保标准。 但这些服装厂80%都是中资企业,西哈努克港的工业走廊里200多家中国企业贡献了柬埔寨30%的工业产值,“鱼米走廊”让柬埔寨大米对华出口涨了45%。 2025年美国给光伏产业加了3521%的高关税,柬埔寨立马找中国企业帮忙建纺织产业园,搞废料再生利用,既符合欧美环保标准,又保住了订单。 并且洪森卸任后还以党主席身份访华,新首相洪玛奈上任首访也是中国,联合国里柬埔寨常年支持中国立场,这都是“铁杆”的证明。 说白了,柬埔寨跟西方打交道是为了卖货挣钱,跟中国合作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就像开店的既要讨好顾客,更得靠房东给场地。 这三国的操作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小国没资本讲情怀,只能算清每一笔账。 朝鲜靠俄罗斯解了燃眉之急,但中国的边境贸易和人道主义援助从没断过; 巴基斯坦跟美国套近乎,却不敢动中巴经济走廊的一根手指头; 柬埔寨在东盟和西方间游走,中资建的机场、公路早把两国绑在了一起。 国际社会从来都是这样,没有永远的跟班,只有永远的利益。 但中国的底牌硬就硬在,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临时的援助,而是能造血的工厂、能通财的公路、能保命的医院。 这三国绕来绕去也会发现,俄罗斯给的是短期回报,美国给的是附带条件的好处,只有中国给的是长期饭票。 所以说,所谓的“变脸”不过是生意场上的逢场作戏,真到算账的时候,中国这张底牌永远是最靠谱的。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0 阅读:0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