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杀害江姐的凶手,黄茂才被判处枪毙,行刑时,黄茂才大喊冤枉,他大声的呼喊:“我不是国民党特务,我是无辜的,我帮助江姐做过很多事。” 黄茂才出生在四川荣县,家境贫寒,读了几年私塾后就被迫辍学。时局动荡,他原本能在村里安安稳稳过一生,却因国民党大肆抓丁,被父母送去地主刘仲威家做杂工。后来机缘巧合,他被介绍进了国民党机关,当了个文书抄写员,靠写字糊口。 可别小瞧这个文书抄写员的差事,国民党反动机关里的笔杆子,从来都和刀枪沾着边。黄茂才进的不是普通机关,正是负责镇压革命力量的军统下属机构,后来更是被调往重庆渣滓洞看守所,依旧干着文书的活——但这时候的抄写,早不是糊口那么简单。 渣滓洞是什么地方?那是关押江姐(江竹筠)等革命志士的人间地狱,每一份经过黄茂才手的文件,不是审讯提纲,就是酷刑记录,要么就是关押人员的“罪状”汇总。他嘴上说自己“无辜”,可手里的笔,早就成了迫害革命者的帮凶。江姐在狱中遭受竹签钉指等酷刑时,黄茂才奉命抄写过审讯结果,甚至帮着传递过“加大审讯力度”的命令,这些都是铁打的事实。 他所谓的“帮助江姐”,不过是一次江姐请求他帮忙给狱外同志捎带一张写有“坚持斗争”的小纸条,他起初犹豫,后来见没什么风险才勉强答应——可就是这一件微不足道的事,竟成了他临刑前洗白自己的“救命稻草”。反观他在渣滓洞的日子,看着革命志士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他从没说过一句劝阻的话,反而一次次精准抄写着反动当局的迫害指令,生怕自己差事办不好丢了饭碗。 解放后,人民政府清查反革命分子,渣滓洞的幸存者一眼就指认了黄茂才。有人回忆,当年江姐因为拒绝透露党组织信息,被敌人折磨得站都站不稳,是黄茂才拿着纸笔,在一旁冷冷记录下敌人的逼供话术;还有人记得,有同志试图越狱时,是他第一时间抄写了封锁消息的通知,导致越狱计划提前暴露。这些证词相互印证,每一条都指向他的罪行。 审判时,黄茂才还在狡辩,说自己只是个“混口饭吃的小职员”,没亲手杀人。可法官当场驳斥:“你笔下的每一个字,都成了敌人迫害革命志士的尖刀,江姐等烈士的牺牲,你难辞其咎!” 是啊,刽子手不只有拿着刀枪的,那些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帮凶,手上同样沾满了鲜血。 行刑那天,他的哭喊没能换来同情,周围的百姓只觉得解气。那些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害的烈士,他们的家人还在盼着公道,黄茂才的“冤枉”,不过是穷途末路的狡辩。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有人选择坚守信仰、宁死不屈,有人却为了苟活、依附反动势力,这两种选择,早就注定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