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中国可真要杀鸡给猴看了。中国实在忍无可忍,终于要杀鸡给猴看了,谁是这只鸡?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不是德国丶法国丶英国丶澳大利亚和菲律宾,而是荷兰。 为啥不选美国日本,偏偏是它?说白了,荷兰手里的ASML光刻机确实是张好牌,但它错把这张牌当成了拿捏中国的底气,硬生生把自己玩成了出头鸟。 荷兰敢这么跳,核心还是靠ASML的技术垄断,这家扎根在荷兰小镇的企业,手里攥着全球独一份的EUV光刻机技术,7纳米以下的高端芯片离了这玩意儿根本造不出来。 之前美国就盯着它搞限制,2023年借着《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卡住了EUV对中国的出口,连中芯国际早订好的两台设备都给扣下了。本来以为这就够了,没想到今年3月美国又加码施压,逼着荷兰把DUV光刻机也纳入管制范围。 DUV可不是什么冷门设备,虽说主要造14到28纳米的成熟制程芯片,但改进工艺后连7纳米芯片都能做,是国内晶圆厂眼下最依赖的家伙。ASML自己都清楚中国市场的分量,2023年中国大陆贡献了它29%的销售额,到2024年第一季度更是冲到了49%,直接超过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总和。 海关数据更直观,2023年中国光刻设备进口里83%都来自荷兰,全年花了87.4亿美元在这上面。荷兰大概是瞅着这组数据飘了,觉得攥着光刻机就攥住了中国半导体的命脉,跟着美国的节奏越走越远。 可它压根没算明白两件事,一是中国早就不是只能被动挨打的样子了,二是这步棋对它自己的伤害有多大。ASML的CEO富凯之前就喊过冤,说限制出口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糊涂账,前任CEO温宁克更直接警告,不分享技术中国就会自己搞出来。 这些话现在全成了现实,2025年10月深圳那场半导体博览会上,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亮出的成果能把人惊着,全球首个8吋先进功率半导体科研中试平台直接落地,碳化硅激光剥离技术把切割时间压到20分钟以内,成本降了26%,200微米超厚膜的良品率都冲到92%了。 更关键的是产业链的突破,14家企业联手搞战略合作,123台国产设备完成验证,连北方华创这样的装备巨头都深度参与,关键材料的国产化率已经摸到96%。以前被卡脖子的EDA设计平台也正式启用,从材料到制造的完整链条都快打通了。 反映到数据上更明显,2023年中国芯片进口额比2021年少了近20%,今年上半年芯片产量直接涨了28.9%,除了极少数高端领域,中低端芯片早就实现国产替代了。荷兰还想着靠光刻机拿捏人,殊不知自己手里的王牌已经在贬值。 荷兰政府9月底干的那件事彻底把路走死了,居然依据冷战时期的老法律,以“经济安全”为由强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把闻泰科技的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连CEO都给撤了。 这操作简直是明火执仗,可他们忘了安世70%的成品都靠东莞的工厂出货,全球40%的汽车芯片都出自这里。中方的反制来得又快又准,10月4号就宣布对安世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它的中国子公司出货。 这一下欧洲车企先炸了锅,汽车制造商协会直接警告,再断供几周工厂就得停产,德国、意大利这些汽车大国把怨气全撒到荷兰头上,欧盟内部先乱了阵脚。紧接着中国又加码稀土管制,这玩意儿可是制造光刻机的关键材料,ASML生产线离了中国稀土根本转不起来。 两层压力一叠加,荷兰彻底扛不住了,ASML的股价从7月到9月跌了近30%,瑞银直接把评级从“买入”下调到“中性”,预估2025年它在中国的收入得降24%。 等到荷兰11月说要归还安世的时候,中方早就不吃口头承诺那一套了,商务部直接点明,荷兰还没停止侵害中国企业权益,想谈可以,但得拿实际行动来。这话里的意思很明确,想恢复芯片出口?先把该还的东西还回来,把管制措施撤了再说。这态度不光是给荷兰看的,更是给那些跟着美国起哄的国家敲警钟。 美国逼荷兰出头,自己却躲在后面,可荷兰的遭遇让日本、韩国这些国家看得清清楚楚:跟着搞技术封锁,先受伤的可能是自己。ASML的例子摆着呢,放着全球最大的市场不做,非要去趟政治浑水,结果利润预期暴跌,技术垄断的优势还在被中国一点点瓦解。 中国这回选荷兰“杀鸡”,就是要让所有想卡脖子的国家明白,技术封锁挡不住发展,反而会把自己的路堵死。 现在深圳的半导体平台已经在布局第四代半导体了,GaN/SiC混合器件和20kV高压IGBT的研发都提上了日程,还用AI优化工艺提升良率。荷兰大概也看清了局势,再耗下去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这场博弈里,中国用技术突破站稳了脚跟,用精准反制拿回了主动,所谓的“命脉”从来不在别人手里。荷兰这只“鸡”被教训之后,那些等着看笑话的“猴子”们,怕是得重新掂量掂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