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回自己的国家!”一乌克兰难民本想来到中国避难,结果发现在中国不工作就没有钱拿,便发视频吐槽称:“在中国凭什么工作才有钱拿?我在德国什么都不用干就有钱拿!”网友:我们不接收难民,他是怎么么跑来的? 卡佳(化名)的家乡在乌克兰中部的第聂伯罗,2022年战火蔓延到家乡时,她跟着难民潮逃离了祖国,一路辗转波兰、捷克,最后听说德国的难民福利最好,便费尽周折抵达了柏林。 刚到德国时,卡佳的生活堪称“躺赢”——政府给她安排了免费的过渡性收容所,单人房间虽然不大,但水电暖气齐全,还配备了基本家具,作为乌克兰难民,她无需申请庇护就能享受福利,每月能领到441欧元的补助,其中196欧元是零用钱,245欧元专门用于食物等基本开销。 那时德国对乌克兰难民特别宽松,不用申请庇护就能享福利,卡佳几乎不用干活。 但到了2025年,一切都变了。卡佳在收容所里听到消息,德国经济下行,政府要“为国家省钱”。 执政党已经决定,4月后新入境的乌克兰难民不能再领原来的公民津贴,只能拿更低的避难申请者补助。 最让她心慌的是,联邦移民局(BAMF)正在全面审核所有难民的居留资格,一旦不符合条件就可能被遣返。 卡佳没找到工作,眼看补助可能降,居留也没着落,就动了换地方的念头。 听说中国生活成本不高,卡佳办了旅游签就来了。可刚落地没几天她就傻了眼:中国没有“不干活发钱”的规矩,想吃饭住宿都得自己挣钱。这和在德国的日子差太远,她越想越气,就拍了吐槽视频。 视频火了之后,网友的疑问让卡佳躲不过去。其实她心里清楚,自己根本不是中国认可的“难民”。 按中国的规定,合法难民得满足四个条件:在原籍国受迫害、非自愿离开、已经入境、获得合法居留资格。 她拿着旅游签进来,早过了签证到期日,既没提交过庇护申请,也拿不出受迫害的证明,完全不符合条件。 评论里有人说“滚回自己的国家”,卡佳又气又怕。 回乌克兰吧,家乡的仗还没停;回德国吧,福利少了还可能被赶走。 可在中国待着,逾期滞留本来就不合规矩,又没有收入来源,日子根本过不下去。 就这样熬了几天,卡佳还是买了回德国的机票。虽然知道回去后可能领不到以前那么多钱,居留审核也还悬着,但她实在找不到别的地方能像德国那样给补助。 至于在中国的这段插曲,随着她的离开渐渐平息,只留下网友对“难民政策”和“签证管理”的讨论。 而德国的难民福利争议还在继续。有数据说,2024年德国花在公民津贴上的钱快到380亿欧元,其中乌克兰难民就占了63亿欧元。 就算补助降了,地方政府还得承担住房和取暖费,卡佳能不能再回到“坐吃山空”的日子,谁也说不准。 你觉得卡佳应该怎么做才能摆脱现在的困境?她是否应该为自己的言论向中国网友道歉?评论区聊聊呗!


